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物理第三次模拟测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23 浏览次数:8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世界上首个第四代核能技术的钍基熔盐堆在我国甘肃并网发电,该反应堆以放射性较低的Th为核燃料。已知的半衰期为24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β衰变的电子来自于钍原子的核外电子 B . 通过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都能改变的半衰期 C . 4个经过48天后一定还剩余1个 D . 经过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可变成
  • 2.  筷子夹球游戏深受人们的喜爱,选手用筷子夹起乒乓球从一个容器放到另一个容器,在规定时间内搬运多者胜。某同学水平持筷(两根筷子及球心在同一水平面内)夹着乒乓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乒乓球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 . 如果乒乓球静止,则乒乓球受到筷子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 . 如果乒乓球静止,减小筷子间夹角θ , 筷子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小不变 D . 如果乒乓球加速运动,筷子对乒乓球的弹力大于乒乓球对筷子的弹力
  • 3.  一简谐横波沿x轴方向传播,已知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 . 经过1s,处质点向前传播10m C . 时,处的质点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D . 经过任意0.5s的时间,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一定为25cm
  • 4.  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大圆环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套一小环,ab为圆环上关于竖直直径对称的两点,将a点下方圆环拆走,若小环从大圆环的最高点c由静止开始下滑,当小环滑到b点时,恰好对大圆环无作用力。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让小环从最高点c由静止下滑从a点滑离,小环滑离a点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5.  三峡大坝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达2250万千瓦,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发电机发电的原理可作如图简化:KLMN是一个放在匀强磁场中的矩形导线框,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固定轴以角速度沿逆时针方向(俯视)匀速转动。当MN边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时开始计时(图示位置),此时导线框中产生的电动势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时刻,电流沿KLMNK方向 B . 时刻,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C . 该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D . 该交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 6.  如图所示,光垂直照射倾斜木板,把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从倾斜木板顶端水平弹射出来做平抛运动,小球刚好落在倾斜木板底端。然后使用手机连续拍照功能,拍出多张照片记录小球此运动过程。通过分析照片可以得到小球的飞行时间为0.6s,小球与其影子距离最大时,影子A距木板顶端和底端的距离之比为 , 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飞行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3.6J B . 小球与影子距离最大时,刚好是飞行的中间时刻 C . 木板的斜面倾角 D . 木板的长度为3.6m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7.  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提高光伏发电效率,需要在光伏玻璃的上表面涂一层增透膜,而增透膜材料的折射率对透光率有明显影响。我国某厂家发明了空心纳米粒子增透膜(内部呈蜂窝状结构),改变了材料的折射率,显著提高了透光率。若增透膜使用折射率为的实心纳米粒子材料制成,其最小厚度为;若增透膜使用折射率为的空心纳米粒子材料制成,其最小厚度为。则(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等多个部分组成。探测器完成对月球表面的取样任务后,样品将由上升器携带升空进入环月轨道,与环月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简称“组合体”)对接。为了安全,上升器与组合体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已知上升器(含样品)的质量为m , 月球的半径为R ,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组合体到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取上升器与月球相距无穷远时引力势能为零,上升器与月球球心距离r时,引力势能为G为引力常量,月球的质量为M(未知),不计月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月球的质量 B . 组合体在环月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为 C . 上升器与组合体成功对接时上升器的能量为 D . 上升器从月球表面升空并与组合体成功对接至少需要的能量为
  • 9.  如图所示,古代起重的一个辘轳由两个直径不同,固定在同一轴上的圆柱体组成,一根轻绳绕在两圆柱上,摇把匀速转动时,小圆柱体上绳子下降,大圆柱体上绳子上升,从而提起重物,不计摩擦、滑轮和摇把重力的影响,已知重物重力大小为G , 小圆柱和大圆柱体的半径分别是rR , 摇把的半径为L , 摇把匀速转动的角速度为ω , 则(    )

    A . 摇把匀速转动时,重物上升的速度为 B . 摇把匀速转动时,重物上升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C . 摇把匀速转动时,作用在摇把上的力最小为 D . 摇把上的力对摇把做的功等于重物动能的增加量
  • 10.  如图所示,两平行光滑长直金属导轨水平放置,间距为Labcd区域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方向竖直向上。初始时刻,磁场外的细金属杆M以初速度向右运动。磁场内的细金属杆N处于静止状态,且到cd的距离为。两杆在磁场内未相撞且N出磁场时的速度为 , 两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且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金属杆M质量为2m , 金属杆N质量为m , 两杆在导轨间的电阻均为R ,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及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刚进入磁场时M两端的电势差 B . N在磁场内运动过程中N上产生的热量 C . N在磁场内运动过程中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 D . N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 11.  某款多功能转动平台能显示转速,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该平台测量一螺母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螺母宽度如图所示,则螺母宽度mm。

    2. (2) 将螺母置于转盘上,测量出螺母做圆周运动半径为R
    3. (3) 缓慢调节转动平台转速至螺母恰好滑动,读出此时平台转速n。则。(用题中所给字母表达)改变螺母位置多次测量求出的平均值。
    4. (4) 有同学认为很难准确判断螺母恰好运动时的状态,于是他们提出了另一个探究方案。在螺母上固定一个无线力传感器(螺母和传感器总质量)并用轻绳连接传感器与转轴。调节平台转速,测出五组数据如下表所示:他们在坐标纸中已经描出四个实验点,请将剩余一个点在坐标纸中描出,并画出图像。

      组数

      物理量

      1

      2

      3

      4

      5

      绳子拉力

      0.40

      0.45

      1.00

      1.71

      2.58

      转速

      60

      90

      120

      150

      180

      转速平方

      1.0

      2.3

      4.0

      6.3

      9.0

      根据绘制图像可测定螺母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2.  如图所示,电学实验室的“黑盒子”表面有ABC三个接线柱,盒内总共有两个电学元件(一只定值电阻和一只半导体二极管),为了探明盒内元件的连接方式,小华同学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如下探测:用多用电表欧姆挡进行测量,把红黑表笔分别与接线柱ABC连接,测量结果如下表,

    红表笔

    A

    B

    B

    C

    A

    C

    黑表笔

    B

    A

    C

    B

    C

    A

    阻值

    有阻值

    阻值同AB测量值

    很大

    很小

    很大

    略大于AB间电阻

    1. (1) 在虚线框中画出黑箱内的电路结构图

    2. (2) 小华为了精确测量黑箱内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和定值电阻阻值,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电源(电动势未知,内阻不计)、电阻箱、开关连接如图,将ef按照正确方式与AB相连,并在AB之间再接入一个电压表,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R的大小,读出多组对应的电压表读数,记录为

    3. (3) 将ef按照正确方式与AC相连,电压表改接入AC间,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R的大小,读出对应的电压表读数,记录为
    4. (4) 分别作出图像,发现两图像均直线,若直线纵截距分别为;斜率分别为 , 则电源电动势为,黑箱内定值电阻阻值为,二极管正向电阻值为

  • 13.  2023年12月21日,神舟十七号航天组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任务。如图所示,气闸舱有两个气闸门,内闸门A与核心舱连接,外闸门B与外太空连接。气闸舱容积 , 核心舱容积 , 开始气闸舱和核心舱的气压都为p0(标准大气压)。航天员要到舱外太空行走,需先进入气闸舱。为节省气体,用抽气机缓慢将气闸舱内的气体抽到核心舱内,当气闸舱气压降到和外太空气压相同时才能打开外闸门B,该过程中两舱温度不变,不考虑漏气、新气体产生、航天员进出舱对气体的影响。求:

    1. (1) 内闸门A的表面积是S , 每次抽气的体积为 , 缓慢抽气过程中,抽气机内气体压强与气闸舱内剩余气体压强始终相等。第1次抽气到核心舱后,两舱气体对内闸门A的压力差ΔF大小;
    2. (2) 每次抽气的体积还是 , 抽气几次后气闸舱内压强小于
  • 14.  在如图所示的三维空间中,的区域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区域内存在半圆柱体空间区域,半圆柱沿y轴方向足够高,该区域内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 , 平面yOz平面内,D点(0,0,0)为半圆柱体底面圆心,半圆柱体的半径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带电粒子,从A点(-L , 0,0)以初速度大小 , 方向沿着x轴正方向射入匀强电场,经过C点(0,L , 0)后进入半圆柱体磁场区域,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 (1) 电场强度E的大小;
    2. (2) 带电粒子在半圆柱体内运动的时间;
    3. (3) 带电粒子从半圆柱体射出时的位置坐标。
  •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A静止于光滑水平面MN上,水平面与MN右端与倾斜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长 , 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 传送带以8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物体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倾斜传送带上端与光滑水平面PQ平滑连接,上方加有光滑曲面转向装置,使物体在倾斜传送带上端速度方向变为水平方向而大小不变,足够长的薄板C静止在PQ下方光滑水平面EF上,薄板C的质量为3kg,薄板C的上表面与水平面PQ的高度差 , 物体A与薄板C的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取 , 质量为1kg的物体B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撞向A,与A发生弹性碰撞,求:

    1. (1) 若使物体A到达传倾斜传送带上端速度大小为5m/s,B的初速度多大;
    2. (2) 若使物体A从水平面上Q点平抛轨迹相同,B的初速度取值范围;
    3. (3) 当B的初速度大小为12m/s时,若物体A与薄板C每次碰后竖直方向速度与碰前等大反向,则A与C碰撞几次后,A在C上碰撞位置将会相同(每次碰撞时间极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