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17-12-08 浏览次数:247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栏(shān )   高(jù)      见(piē)    忍俊不(jīn) B . (yǎn)     贬(bāo)     执(niù)    磕磕绊(pàn) C . 取(jié)     作(gĕng)    丽(qǐ)     万俱寂(lài) D . (jìn)     陶(yě)      聚(cuán)   销声迹(nì)
  • 2.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扬州市中学生诗词大赛”前夕,语文老师津津乐道地给同学们讲解着诗词的魅力。 B . 我们永远支持中国足球队,无论输赢,既然爱了,永远不离不弃,相敬如宾 C . 歌手李健被誉为“音乐诗人”,他深情细腻的演唱与画面感十足的背景音乐相得益彰 D . 节假日期间,扬州科技馆免费开放,家长带着孩子趋之若鹜 , 享受着新科技带来的愉悦。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机器人、运动机器人等许多大量内容。 B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C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D .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 4. (2017七下·江都月考)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解说:“思想感情奔流”是这个句子的主干。 B . 高雅的人,看背影就知道;奋进的人,听脚步就知道;和善的人,看笑容就知道。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 . 笔墨纸砚    说学逗唱    阴晴圆缺    亭台轩榭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D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解说: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 5. 下列对文学常识和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作品305篇,按体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中最富有思想性的部分是“风”。 B .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采用第一人称,运用对比、烘托等表现手法,真实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人际关系。 C . 《社戏》《孔乙己》《故乡》都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品中塑造的阿发、孔乙己、阿长等人物形象个个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D . 老舍的语言生动、平易、富有“京味”。比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作者巧用叠词“干巴巴”“毒花花”“白亮亮”,语言“俗白”生动,既写出了天气的酷热,又“京味”十足。
二、<b >书写</b>
  • 6.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春天是土地自我的chéng现,是太阳的光辉bǔ育,是雨露的滋养浸润。积累了能量,万物的生命膨胀起来了。亦如写字、画画、做文章,是生命内在的追求,不可或缺的天资,经过jí取外在的养分,千锤百liàn,一朝始成,繁花似锦。

三、<b >默写</b>
  • 7.     默写。
    1. (1) 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 (2)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3. (3) ,君子好逑。《诗经》
    4. (4) 蒌蒿满地芦芽短,。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 (5) 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六首》
    6. (6) 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
    7. (7) 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
    8. (8)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早春莺歌燕舞的景象的句子是
四、<b >综合性学习</b>
  • 8. 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的“网瘾”
    1. (1) 根据短文内容,请在 A、B 处填上恰当的词语。青少年为什么会染上网瘾?中科院心理所高文斌博士认为:中国孩子在成长中,不同程度上存在三个缺失:

      A 的缺失。孩子自控能力的形成与父亲的作用有很大关系。比如一些离异家庭和留守家庭,孩子沉迷网络的概率就大,尤其是男孩。

      游戏的缺失。当然不是指电脑游戏。孩子需要游戏去释放剩余的精力。需要在游戏中有肢体接触。当现实无法满足时,他们就去找替代品,很容易迷上网络游戏。

      B的缺失。本来上学路上可以和伙伴玩耍,但家长早晚接送,现在已经不可能了。在校作业负担也重,无空闲时间,网络便提供了机会。

    2. (2) 甲、乙两幅漫画是家长对孩子上网不同的做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3. (3) 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的“网瘾”。一时间成了家长、老师、社会非常关心的话题。网民在网上纷纷跟帖参与讨论,你也来参加吧。

      @落雪就梅酒一壶:如果一个青少年每天打游戏三四五个小时,他的学习、身体、精神状态、人际交往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容易产生偏执、孤僻,甚至暴力倾向。

      @米呦呦 TFBoy:如果网游是一种病,那每天刷微博,玩朋友圈,聊微信,淘宝购物是不是也是一种病?

      我的跟帖:

五、<b >诗歌鉴赏</b>
  • 9.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夜归丁卯桥①村舍

    许浑②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③低水槛④,红叶半江船。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注释】①丁卯桥:地名。②许浑:字用晦,润州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睦郢二州刺史。③紫蒲:紫色的蒲草。④水槛:临水的栏杆。

    1. (1) 诗人夜归看到了明月、岩石、木桥、、水槛、红叶、江船等景物。
    2. (2) “桥响犬遥吠”表现了月下村舍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
    3. (3)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b >文言文阅读</b>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富人一子

      ②孝基与治后事

      ③孝基

      ④不复有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 其子丐于途           其虫旧曾有(《以虫治虫》) B . 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C . 其子丐途                 苛政猛虎(《捕蛇者说》) D . 况管库                   颓然其间(《醉翁亭记》)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

    4. (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张孝基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b >现代文阅读</b>
  • 11. (2017九上·沈阳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间需要厚道人

    赵畅

        ①厚道之人,就是待人诚恳、做事诚实、能宽容、不刻薄之人。要让世界成为充满爱心与和谐的世界,就少不了厚道人。

        ②刘翠霞是评剧“四大流派”之一的刘派创始人,上个世纪30年代名噪津门。一次,她在后台刚化好妆,正要去穿戏衣,被一位美工搬布景时不小心给撞倒。她二话没说,赶忙去补妆。散戏后,她到处找那个美工,有人告诉她那个美工吓跑了。她听了非常着急,立马吩咐人去找。找回后,她扶起跪在自己面前的美工,和颜悦色地说:“我找你回来,是向你道歉,是我未留心,碍了你搬景的道。”美工听了十分感动,当天刘翠霞还掏钱陪美工吃了一顿饭为他压惊。在世俗眼里,名角被普通的美工给撞倒了,这还了得?然而,刘翠霞宽容、不刻薄,她非但没出口伤人,反而诚恳地给人赔礼道歉。因为她的厚道,避免了尴尬场面的出现,避免了难以预料的后果发生。

        ③厚道,好似一帖润滑剂,让人与人之间平添一份可贵的温馨。厚道,也是打造理性社会、秩序社会、诚信社会的道德基础,有时更需要人们的奉献,甚至是必要的牺牲。厚道之人,往往是低调内敛之人。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其实,如此低调厚道,绝对不会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厚道何以为人们称颂,何以成为人们存世立身的要义的答案。

        ④苏东坡赞美西湖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如此,西子如此,厚道的人也是如此,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淡相宜。该浓时,就浓个轰轰烈烈,全身心地干事业,闯天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淡时,就淡个心如止水,沉稳恬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啊,厚道人,或许没有靠一点滑头、使用一些噱头得意于一时的幸运,但他们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一如山中的清泉,以其清纯的本色而为人称道。

        ⑤对于厚道人,鲁迅先生真切地愿“引以为朋友”。陶行之先生对老实人之“傻”堂堂正正地吟道:“唯有傻瓜,能救中国!”然而,曾几何时,厚道被一些人讥为过时,并与“无能”“傻”画上了等号。更有甚者,靠投机钻营,尔虞我诈取得利益。或许,刁钻之人、油滑之人,一时可以得计,但决不可能长久,这是历史的必然,自古其然

        ⑥“处世无奇但率直,传家有道惟存真”。厚道不是软弱畏缩,而是一种默默的克制,一种无声的等待,一种严格的自律;厚道是向善的通道,它来源于人类理性和博爱的情感,来源于知识的充实和道德的修养。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 (1)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 (2) 选文第③段除了道理论证外,还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3. (3) 简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4. (4) 阅读材料,你对第⑤节划线句子是如何理解的,谈谈自己的观点。

      材料:经典著作《周易》中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中云“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红楼梦》又云“大凡做个人,原要厚道些。”

  • 1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皮箱与柿子

    尤今

        从义乌搭乘火车到上海,历时三个小时。从来不把购物当作旅游重点活动的我,来到义乌后,却抵制不了诱惑,一头扎进商品海洋里,大买特买,原本携带的两只皮箱装不下,只好另外买了一只超大的箱子。上了火车后,才知道“累赘”两个字怎么写。把两只较小的箱子放到头顶上的行李架上,那只超大的皮箱,只好硬塞在座位旁边的空间里--那个空间,原本是让乘客伸展双腿的。

        刚把一切安顿好,上来了一对日本夫妻,手拿着车票找座位,来到我们面前,对了对号码,他们的座位正是对着我们的。一看到挤在座位旁的大行李,他们便露出了极端不满意的神情。

        他们指着那件行李,叽叽咕咕地说了一大堆话,我清楚地知道,他们是嫌那件行李占据了应该属于他们的空间。语言不通,我只好通过手势“说出”困境--头顶上的行李架实在承受不了这件行李的体积和重量呀!他們虽然明白了,可是,脸却像一块铁,沉沉地坠着。

        对着眼前这两张好像被火烤焦了的脸,可真辛苦啊!我心想:三个小时的行程呢!不过,理亏的是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呀。

        火车在奔驰,我们为了避免四目相对的尴尬,都极不自然地把脸扭向一边,假装看窗外的风景。我的脖子因为长时间扭向一个方向,变得有点酸痛了。

        就在这时,我想起了前一天在义乌市场购买的四个柿子。这柿子,皮极薄,红似火,饱满亮滑。我把它们从手提袋里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将其中两个特大、特圆、特饱满的,递给他们。

        他们惊了一下,原本紧紧绷着的脸,出其不意地松懈了,还慢慢地注入了一点笑意,然后,两个人齐齐伸出双手来接,以日语说道:“谢谢啊,谢谢!”

        僵持的气氛,全然扭转了。两张硬硬的脸,变成了两团软软的棉花糖。他们一边吃一边竖起拇指称赞,甜甜的汁液自嘴角淌出。过了不久,有服务员前来兜售橘子,他们一买便是四包,投桃报李,送了两包给我们。大家高高兴兴地剥着橘子吃,金黄色的橘子皮,化成了浮动在空气里一圈圈美丽的光晕,

        我们在氤氲的橘子香里对视、微笑。少顷,他们从皮包里掏出了一本袖珍字典--是日语和中文对照的--翻开来,指着一些日常用语,虚心地向我讨教汉语的发音。我起劲地教,他们开心地学,有些卷舌音,他们怎么也无法发出准确的音,边学边笑,大家笑得几乎岔气。

        火车抵达上海后,夫妻俩见我们行李超多,自告奋勇地帮我们将那个累赘的大皮箱一步一步地拖下火车去。

        站在绚丽的阳光下,他们用蹩脚的汉语喊道:“再见,再见!”那声音,蕴含着甜甜的笑意。

    (选自2017年第8期《读者》)

    1. (1) 细读全文,梳理脉络,补全表格中的内容。

      “我”的行为

      日本夫妻的神态变化

      “我”把超大的皮箱塞在座位旁的空间里

      A

      “我”通过手势“说出”困境

      B

      C

      他们紧绷的脸上注入了一点笑意

      D

      他们开心地学,边学边笑

    2. (2) 请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写作意图。
    3. (3) 品读下面两句话,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把它们从手提袋里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将其中两个特大、特圆、特饱满的,递给他们。

      ①从“小心翼翼”这个成语中,你读出了“我”怎样的心理活动?

      ②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两张硬硬的脸,变成了两团软软的棉花糖。

    4. (4) 古人云:以爱予人,必获厚爱;以物予人,必有厚报。文中的“我”主动用小小的柿子化解了皮箱给对方带来的尴尬,并得到了甜美的回报。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在公共场所如何与陌生人相处。(80-100字)
八、<b >命题作文</b>
  • 13. 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作文。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

    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