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物理预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17 浏览次数: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2,在原线圈电路的ab端输入电压一定的正弦交变电流,电阻R1R2消耗的功率相等,则为( )

    A . B . 4 C . D . 2
  • 2. 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子由于带正电,质子间的核力表现为斥力 B . 原子核衰变放出的三种射线中,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强 C . 铀核发生链式反应后能自动延续下去,维持该反应不需要其他条件 D . 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结合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一定放出核能
  • 3. 如图甲所示,线圈ab中通有如图乙所示的电流,电流从ab为正方向,那么在0~t0这段时间内,用丝线悬挂的铝环M中产生感应电流,则(  )

    A . 从左向右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 . 从左向石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C . 感应电流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加 D . 铝环与线圈之间一直有磁场力的作用,作用力先向左后向右
  • 4. 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 . 改用红光照射 B . 改用X射线照射 C . 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 . 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 5. (2020·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用轻质导线悬吊,线框一半处在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给导线通以如图的恒定电流,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F。保持电流不变,将金属线框向下平移刚好完全进入磁场中,静止时每根导线的拉力为2F。ab边始终保持水平,导线始终竖直,则金属框的重力为( )

    A . B . C . F D .
  • 6. (2022·宣城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它的穿透能力比射线和射线都弱 B . 在核反应中,比结合能小的原子核变成比结合能大的原子核时,会释放核能 C .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 D . 当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当改为红光照射时,也能发生光电效应,但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7. (2020·太原模拟) 如图,光滑平行导轨MN和PQ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两导轨间距为L,MP间接有阻值为 的定值电阻。两导轨间有一边长为 的正方形区域abcd,该区域内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ad平行MN。一粗细均匀、质量为m的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并静止于ab处,金属杆接入两导轨间的电阻为R。现用一恒力F平行MN向右拉杆,已知杆出磁场前已开始做匀速运动,不计导轨及其他电阻,忽略空气阻力,则(   )

    A . 金属杆匀速运动时的速率为 B . 出磁场时,dc间金属杆两端的电势差 C . 从b到c的过程中,金属杆产生的电热为 D . 从b到c的过程中,通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为
  • 8. 如图所示,AB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荷量的绝对值为q , 两点电荷的连线水平且间距为LOP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点是垂足,P点到两点电荷的距离也为L。整个系统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重力不计的电子恰好能静止在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电荷A一定带正电 B .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C . 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D . O点和P点电势相同
  • 9. 如图所示,倾角为α=37°的足够长的粗糙斜面AB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从距B点10m的A点由静止释放后,下滑到B点与弹性挡板碰撞后无能量损失反弹,恰能冲上斜面的Q点(图中未画出)。设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以B点为零势能面(sl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Q点到B点距离为2m B . 物块沿斜面下滑时机械能减少,沿斜面上滑时机械能增加 C . 物块下滑时,动能与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B中点上方 D . 物块从开始释放到最终静止经过的总路程为15m
  • 10. 下列关于温度及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B .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即使温度不变,内能也可能发生变化 D . 内能不相同的物体,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E . 温度见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分子温度高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 11. 把较粗的铜丝和铁丝相隔约几毫米插入苹果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水果电池的电动势较小(约为),而内阻较大(约为)。用下列提供的器材设计电路,实现准确测量电动势和内阻

    A.苹果一个 B.较粗的铜丝和铁丝各一根

    C.电流表(量程 , 内阻约) D.电流表(量程 , 内阻

    E.定值电阻(阻值为) F.滑动变阻器

    G.开关、导线若干

    1. (1) 根据上述的器材设计测量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进行实物连线
    2. (2) 实验中测量出多组数据,电流表的示数记为 , 电流表的示数记为 , 画出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得,该水果电池的电动势V,内阻
    3. (3) 要内阻减小,可采取____。
      A . 铜丝和铁丝距离近一些 B . 铜丝和铁丝插入深一些 C . 铜丝和铁丝更细一些
  • 12. (2020·武汉模拟) 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学过的理论设计了如下装置(如图甲):水平桌面上放置了气垫导轨,装有挡光片的滑块放在气垫导轨的某处(档光片左端与滑块左端齐平)。实验中测出了滑块释放点到光电门(固定)的距离为s,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速度为v,钩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摩擦可忽略)

    1. (1) 本实验中钩码的质量要满足的条件是
    2. (2) 该同学作出了v2—m的关系图象(如图乙),发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间接验证了“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依据图象,每次小车的释放点有无改变 (选填“有”或“无”),从该图象还可以求得的物理量是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
  • 13. 如图所示,有两个不计质量的活塞M,N将两部分理想气体封闭在绝热气缸内,温度均是270C.M活塞是导热的,N活塞是绝热的,均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均为S=2cm2 , 初始时M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27cm,N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18cm.现将一质量为m=400g的小物体放在M活塞的上表面上,活塞下降.已知大气压强为p0=1.0×105Pa,

    1. (1) 求下部分气体的压强多大;
    2. (2) 现通过加热丝对下部分气体进行缓慢加热,使下部分气体的温度变为1270C,求稳定后活塞M,N距离底部的高度.
  • 14. 某透明材料做成的梯形棱镜如图甲所示,AB//CD , ∠B=∠C=90°,∠D=60°,把该棱镜沿AC连线分割成两个三棱镜,并把三楼镜A’BC向右平移一定的距离,如图乙所示。一光线与AD边夹角=30°,从E点射入棱镜,最终垂直于BC边从F点(图中未画出)射出,EF在垂直于D的方向上相距为d。求:

    1. (1) 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2. (2) 三棱镜A’BC向右平移的距离。
  • 15. 如图所示,竖直光滑的半圆轨道ABC固定在粗糙水平面上,直径AC竖直。小物块P和Q之间有一个被压缩后锁定的轻质弹簧,P、Q和弹簧作为一个系统可视为质点。开始时,系统位于4处,某时刻弹簧解锁(时间极短)使P、Q分离,Q沿水平面运动至D点静止,P沿半圆轨道运动并恰能通过最高点C , 最终也落在D点。已知P的质量为m1=0.4kg,Q的质量为m2=0.8kg,半圆轨道半径R=0.4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 (1) AD之间的距离;
    2. (2) 弹簧锁定时的弹性势能;
    3. (3) Q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