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4 浏览次数: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 (21分)
  • 1. 央视纪录片一向以文字走心著称,有不少作品的解说词更是堪称“行走的催泪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解说词,感受其中的文辞之美,并完成小题。

    (一)抒爱国之情——《厉害了,我的国》

    我啊,最喜欢中国了。即便他一度跌落谷底,被战火灼得遍体鳞伤,被贫穷饿得瘦骨嶙峋 , 但我也依然喜欢他。他曾经是一片大陆的霸主,曾经在最高处俯kàn一切,曾经是这个世界最为强大的国家。他曾经被周围的所有国家尊敬爱戴,被臣民拥护守卫。他守护着数不清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地生存。他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未曾放弃过自己的尊严。被人蔑视也好,弃也罢,他始终是我最爱的国家。我将誓死守护,荣辱与共。

    (二)品百味人生——《百家讲坛》

    跋涉的人生,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无欲者则刚,有志者竟成。求索的人生,忧中有喜,喜中有忧;____,淡薄者无愁。____,哭中有歌 ,歌中有哭;作恶者召祸,____。多彩的人生,荣中有枯,枯中有荣;卑鄙者速朽,____。燃烧的人生,苦中有甜,甜中有苦;奉献者必荣,____。

    (三)绘自然景观——《航拍中国》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水面最宽时上千米,落差50米。奔腾澎湃的河水如同天河倒泻,壶口成为天险,许多慷慨激昂的故事在这里演绎。黄河的势不可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没有什么能阻挡一条长河奔流入海,万川归一的大海就在前方。

    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往日起伏的海面风平浪静。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我们可以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

    1. (1) 阅读解说词(一),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俯kàn ②

    2. (2) 解释解说词 (一)中画横线的词语。

      ①瘦骨嶙峋

      ②蔑视

    3. (3) 解说词(三)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3个。
    4. (4) 下列是解说词(二)横线处的句子,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奋斗者常舒 ②高尚者永存 ③自强者常乐 ④为善者得福 ⑤多变的人生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③①②⑤④ C . ③⑤④②① D . ⑤①③②④
    5. (5) 下列是从三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守护着数不清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地生存。 B . 跋涉的人生,明中有暗,暗中有明;无欲者则刚,有志者竟成。 C .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水面最宽时上千米,落差50米。 D . 黄河的势不可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 2. 学习古诗,我们常常通过各种意象体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请按照提示,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意象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刘禹锡借酒振作精神, 与友人共勉的句子是“今日听君歌一曲, ①”; 范仲淹借酒遥寄乡思, 书写矛盾心绪的句子是“②”。

    《酬乐天扬州初

    逢席上见赠〉

    《渔家傲·秋思》

    李商隐遥想对方的月下之寒的句子是“③”;李白借“④, 影入平羌江水流”衬托出自己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无题》

    《峨眉山月歌》

    王安石不惧怕保守势力的勇气和决心的句子是“⑤,自缘身在最高层”;⑥(人名) 借云感叹物是人非句子是“黄鹤一去不复返, ⑦”; 杜甫用景物描写烘托自己黯淡愁惨心境的句子是“⑧,秋天漠漠向昏黑”。

    《登飞来峰》

    《黄鹤楼》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阅读(39 分)
  • 3.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和分析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俗话说: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但说客家人居住的海岛,人们或许闻之甚少。而在广西北海,便有一个客家人聚居的美丽海岛——涠洲岛。

    ②涠洲岛位于北部湾海域,南望海南岛,北靠北海港码头,东邻雷州半岛,西近越南.涠洲即水围之洲,意为海水包围的陆地。它是一万多年前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面积26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79米.有环岛公路直通景点、村庄、港口。岛上住有20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大部分是客家人。据说是四五百年前与新会、四会①当地人发生械斗,后迁徙上岛。客家乡音浓厚,似广东惠州一带的客家话。

    ③涠洲岛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雨量1863毫米,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曾游于此,写下“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的名句。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④踏上这座火山岛,撞入眼帘的是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以及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像刚刚喷发过……岛上绿荫掩映,陡壁幽洞,怪礁奇岩,黄沙碧浪,景物奇美。岛上景点众多,有滴水屏、仙人洞、珊瑚滩、天主教堂等。岛上还建有各种娱乐设施,是海岛探幽、海上垂钓、浴海拾贝、潜水探奇的极好去处。

    ⑤岛上菠萝、香蕉、荔枝、龙眼树遍地都是。游客走过村头树下,岛民会主动热情招呼你,请你过来尝一尝,坐一坐。如果你是客家人,会讲客家话,他们会更高兴,更热情,几句乡音,几声问候,大家便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了。游客购买旅游特产,和买笑卖,物美价廉,毋需太多的讨价还价。

    ⑥山水洞礁美景和淳朴的民风,令人流连忘返。连那看似平常的家鸡、山羊这些动物身上都具有独特的奇趣。

    ⑦涠洲岛上居民家养的鸡绝少进鸡舍,一般都栖息在树上。平时,每当夜幕降临,任凭风吹雨打,无论如何驱赶,家鸡都不肯挪位。但是如果哪一天你发现没有一只鸡栖息在树上了、那肯定是台风要来了、探岛民介绍、家鸡的预报一向都是准确无误的、岛上的居民都把家鸡当作可靠的台风“预报员”、

    ⑧润洲岛上的灌木丛中常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山羊、它们不时会凑过来与人亲热、或用尖角给你“搔”、或与小孩“顶牛”、可是一旦有危险信号、山羊们将立则逃得无影无踪、据说、20多年前、岛上一位老人从陆上带来几只小羊羔、放养在山上、之后、几只小羊羔便再也没回来、一两年唇、岛上的山羊奇迹般地多了起来、数都处不过来。

    ⑨涸洲岛风光关、人情好、四周烟波浩渺、金岛眼树茂密、气候宜人、动物奇趣、堪称海上明珠。

    [注释]①新会、四会:为为广东省地名。

    【材料二】 涠洲岛旅游形象就标

    【材料三】 消息一则

    6月8日上午、 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汕头联合举办全国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活动现场, 自然资源部公布“和美海岛”名单,对全国获得“和美海岛”称号33个海岛统一授予证书、颁发牌匾。北海市泅洲岛成功入选、是广

    1. (1) 下列表述与以上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 . 涠洲岛是我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岛屿,形成于一万多年前的火山喷发。 B . 涠洲岛属于北海市辖区,居民主要悬几百年前从广东迁来的客家人的后裔。 C . 涠洲岛气候宜入,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堪称“蓬莱仙境”和“海上明珠”。 D . 材料二中“水火交融”是指涠洲岛集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于一岛。
    2. (2) 下列对材料一的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文字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涠洲岛的面积、地形特点以及人口状况。 B . 第④段中画横线语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涠洲岛旅游资源优良。 C . 第⑦和第⑧段中加点的“肯定” “搔痒”分别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D . 本文对美丽海岛—涠洲岛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全文说明结构是“总一分一总”。
    3. (3) 请把材料三的内容改写成一则关于广西涠洲岛的“一句话新闻”。
  • 4.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于当如孙仲谋。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 .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作者的思绪无穷无尽。 C . “年少万兜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年少的孙权统率着千军万马,更显其英姿飒爽、勇猛无敌、智勇双全。 D . 该词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2. (2) “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5.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壶。

    【乙】冰泉铭 元结

    苍梧郡城东二三里,有泉焉。出于郭中,清而甘,寒若冰。在盛暑之候,苍梧之人得救渴。泉与火山相对,故命之曰冰泉,以变旧俗。铭曰:火山无火,冰井无冰。惟彼泉源,甘寒可微① 铸金磨石, 篆刻此铭。置之泉上, 彰厥②后生。

    [注释]①微 (zhǐ):表示迹象、现象,引申指证明。②厥:代词,其。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之 不知太守之其乐也 B . 潭中鱼百许头 二者不得兼 C . 岸势犬牙差互  其如土石何 D . 之泉上 乃取一葫芦于地
    2. (2)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两文都是山水游记,都交代了潭(泉)的地点,以及周边环境和游人的观景感受。 B . 两文都写出了水的特点,其中甲文的水是清澈透明,乙文的水是清寒甘甜。 C . 在甲文中,作者的观感有一个先乐后凄的变化,表现出官场失意后的落寞之情。 D . 在乙文中,作者十分赞赏冰泉,专门为之作铭刻碑,让其声名远扬,传到后世。
    3. (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出于郭中,清而甘,寒若冰。

    4. (4) 甲文中“水尤清冽”的“冽”是否可以换成“洌”?为什么?
    5. (5) 甲乙两文中都用到侧面描写,请结合文意,具体分析其作用。
  • 6.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生树下

    ①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 “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 “桑梓”便成了“故里” “家乡”的代称。

    ②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关德,承载光阴与家世。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看儿孙绕膝。所谓“荫泽” “荫蔽” “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树荫。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③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 “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⑤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⑥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就像民谣里所唱,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

    ⑦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作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仿音“两箱丝绸”)。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宇闰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⑧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⑨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事物越来越少, “不动产”越来越少, “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 “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⑩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的最大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实用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⑪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⑫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摘自《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文/王开岭,有删改)

    1. (1) 围绕着文中画线句“这样的树,犹若亲属”,请细读⑤~⑦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写了哪些具体事件?
    2. (2) 文章以《诗经》中的“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开篇,请分析这句话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3. (3) 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①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②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从修辞和句式特点的角度)

    4. (4) 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请探究“我们成了路人”所蕴含的情感。
三、综合(10分)
  • 7. 近日传来消息,即将执行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班里同学对这两个名字很是好奇,议论纷纷。请你也参与其中。
    1. (1) 【解说名称】对于“梦舟”和“揽月”的寓意,同学们作了以下探究。请你把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语:都说“梦舟” “揽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谁能解释一下名字背后的蕴涵吗?

      小文: “梦舟”寓意载人月球探测承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了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也体现对神舟、天舟一系列飞船命名的传承。

      小语: ①?

      小文:至于“揽月”,则典出于毛泽东词句“可上九天摸月”,而且作为月面着陆器,是要接触到月亮的,所以特别用了“揽”这个动词,非常形象和主动,就像是②.

      小语:我晓得了!“梦舟”和“揽月”的命名意义不凡,彰显了③

    2. (2) 【扩大认知】从“梦舟”“揽月”的文化创意谈及科学与文学的联系,同学们继续探究。请你把对话内容补充完整。

      小语:看来文学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例如①(人名)写的《昆虫记》就是两者结合的典范,被誉为“昆虫的史诗”。

      小文:而科学也实现了文学的想象,你看《海底两万里》所写的潜水艇,在成书不久就变成了现实:鲁迅在②《》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人面的兽、生着翅膀的人、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等怪物,也类似于今天的无人机、机械手、机器人等人工智能。

      小语:是不是可这么说,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也贯穿着冶炼钢铁的科技?

      小文:你搞错了, “钢铁”只是一个比喻,形容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历经磨炼而形成了钢铁一般的、③的意志。

    3. (3) 【发表见解】思考中国在探月航天领域上的探索,小语同学感慨地说: “仰望星空者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者关注现实。”请你就“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关系,写一段80字以内的议论性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四、写作(50分)
  • 8. 央视纪录片《百家讲坛》的解说词中提到好多不一样的人生,有跋涉的人生,有求索的人生,有多彩的人生,也有燃烧的人生……

    请以“别样人生,同样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③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