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拱墅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在口述文化时代,它以诗性思维的形象,诠释早期希腊文明观念,实现文明传统的延存与激活。“它”最有可能是( )
    A . 《摩诃婆罗多》 B . 《荷马史诗》 C . 《天方夜谭》 D . 《复活》
  • 2.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为“西欧封建国家特点”的探究性学习。下列摘要中与主题无关的是( )

    摘要1:政治——形成了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等级制度

    摘要2:经济——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摘要3:文化——大学的兴起促进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

    摘要4:法律——编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A . 摘要1 B . 摘要2 C . 摘要3 D . 摘要4
  • 3. 历史事件总有前因后果,下列事件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 斯巴达克起义→罗马帝国衰亡 B . 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爆发 C . 德国突袭波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 . 杜鲁门主义出台→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4. 14世纪,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毛纺织业的生产集中在一个地方,在工场主的运营下,生产以分工和协作为主,走向专业化。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被称为( )
    A . 手工作坊 B . 手工工场 C . 现代工厂 D . 垄断组织
  • 5. 1871年5月,巴黎公社战士同敌人展开激烈战斗,三万多名公社战士牺牲。下列语句中最能体现公社战士革命信念的是( )
    A .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B . “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 C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D . “和平、土地和面包”
  • 6. 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相继进行改革。从下面材料可见,其共同结果是(   )

    材料

    废除农奴制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但贵族地主继续掌握国家政权, 照旧控制大量土地,农民承担着赎金、贷款利息和赎买手续费的盘剥。

    材料

    明治维新“把电信、电话、铁路、报纸、军舰等最新的西方文明和古代东方典型的

    神圣不可侵犯的君主权威结合起来”,日本天皇的权力大大增强,不断强化忠君意识。

    A . 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B .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C .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D . 开启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 7. 下面资料取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际会议通过的条约,由此可见,该条约旨在( )

    资料卡片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A . 承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 . 调整战胜国在欧洲的秩序 C . 打击英国独霸中国的企图 D . 维护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 8. 列宁说:“至于人类社会经过哪些阶段,通过哪些实际办法达到这个最高目的(共产主义),我们不知道……”,为此,列宁探索的“实际办法”是( )
    A . 实施新经济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 B . 开展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建设 C . 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D . 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 9. 毛泽东在二战期间的一篇社论中评价道:“斯大林的英明战略指挥,完全站在主动的地位……希特勒只好把整个方针转入战略防御。”该评价指向的军事行动是( )
    A . 莫斯科保卫战 B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 . 诺曼底登陆 D . 攻占柏林
  • 10. 邮票被誉为“微型百科全书”,研究邮票可以丰富文化知识。下图邮票为纪念发生于1990年的某一重要历史事件而发行,该事件的发生标志着( )

    A . 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B . 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重要力量 C .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了高潮 D .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 11. 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 ▲ 。( )
    A . 57项 B . 56项 C . 55项 D . 54项
  • 12.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 ▲ 组成。( )
    A . 汤洪波、唐胜杰和景海鹏 B . 汤洪波、景海鹏和江新林 C . 景海鹏、唐胜杰和江新林 D . 汤洪波、唐胜杰和江新林
  • 13. 高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见证。作为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的项目,印尼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在10月2日正式启用,中国方案助力印尼奔向现代化发展。这说明( )

    ①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②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为世界注入强劲的动力

    ③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领导力量 
    ④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伟大历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2023年,贵州“村超”(乡村足球超级联赛)火爆全网。当地政府始终坚持“人民体育人民办、人民体育为人民”的原则,满足老百姓的体育文化需求,并利用乡村体育赛事, 把握文旅融合的新契机,打开乡村振兴新思路。“村超”的爆火说明了我国(   )

    ①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不断促进乡村的高质量发展 
    ④乡村振兴重点在精神文明建设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5. 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尽显“科技范儿”,云控平台、AR服务、机器人战队、数字火炬人“弄潮儿”等等众多创新科技融入亚运,不仅极大提升了办会质量,也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亚运会观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 
    ②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

    ③我国已建成科技强国 
    ④科技为社会发展赋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及时防止和纠正行政机关不当和违法的行政行为,该法新增多项便民举措,打造行政复议便捷高效的制度“名片”。该法的出台可以( )

    ①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②杜绝行政权力的滥用

    ③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④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7. 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他们在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学奥秘、热心公益活动等方面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作为青少年,我们要( )

    ①凝心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 
    ②把脉时代,把个人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③艰苦奋斗,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 
    ④讲究回报,用求真务实换取个人荣誉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18. “一字千言、众望所归。”由两岸有关机构共同主办的2023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结果日前在台北揭晓,“融”字以最高票当选。一个“融”字代表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①符合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望 
    ②唯一方式是“和平统一”

    ③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④需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全力实施“民族齐富”工程,通过打造师徒结对、山海结盟、乡贤结亲、茶旅结合、民族结心等“五结”新模式,汇聚合力推动各民族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民族齐富”工程的实施,体现了仙居县( )

    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②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0.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有利于( )

    ①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②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③打破自然规律谋求发展 
    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11分、13分、12分、12分、12分,共60分)
  • 21. 某校九年级师生开展历史项目化学习,开设西方近代重要历史人物宣传展。

    材料一:项目准备阶段——搜集人物肖像

       拿破仑             但丁              瓦特            林肯

    达·芬奇自画像       贝多芬             乔治·华盛顿       爱迪生

    材料二:项目启动阶段——撰写人物解说词

    历史人物——但丁

    历史地位: ① 

    主要成就:他的长篇诗作 ②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处处闪耀着 ③ 思想的光辉。

    1. (1) 请将人物解说词中数字所代表的内容填写完整。
    2. (2) 材料三:项目实施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单

      项目名称

      西方近代重要历史人物宣传展

      驱动性问题

      介绍西方近代重要历史人物,分析推动近代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项目任务

      布置展馆1:艺术家馆

      布置展馆2:                                                            

      布置展馆3:                                                            

      你发现达·芬奇的自画像既可以放进展馆1,也可以放进展馆2。根据材料一的历史人物,请你为其余2个展馆分别命名。并从展馆2和展馆3分别选取一位你认为适合的历史人物(除但丁、达·芬奇外),谈谈他们的事迹及影响。

    3. (3) 材料四:项目总结阶段——分享思考成果

      经过项目化学习,同学们围绕驱动性问题梳理了以上思维导图。请将A、B处补充完整。

  • 22. “市场”是一个具有多重涵义的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市场——物种交换的场所】

    材料一: ▲ 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新世界与旧世界之间作物与物种的传播与交流,这样的交流是建立在欧洲人所开辟的贸易据点以及航线基础上的。西班牙人将可可粉带回欧洲后,加了糖和奶成为美味的巧克力饮品,通过马尼拉与澳门的贸易传到东方。16世纪中叶,葡萄牙人经大西洋将玉米、番薯、花生带入非洲和东方推广种植,后从印度和缅甸进入中国。玉米、花生与番薯适合在贫瘠的土地上生长,有效地补充了当时作为中国人主食的稻米生产的不足,到18世纪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主食之一。

    ——改编自顾卫明《大航海时代的航线、贸易港以及物种和作物的世界性交流》

    1. (1) 请在 ▲ 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物种交流所产生的影响。
    2. (2) 【市场——资源配置的手段】

      材料二:美国西部资源依赖型经济在大萧条期间遭到沉重打击。罗斯福新政的救济政策向西部倾斜:联邦政府的农业政策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遏制了恶化的生态环境;联邦政府的公共工程投资为西部经济崛起奠定了基础,使西部经济面貌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邱建群《论罗斯福新政与美国西部经济的崛起》

      结合材料二,指出新政中“向西部倾斜”的具体措施,并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3. (3) 【市场——国际贸易的平台】

      材料三: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已经成为共识。综合现有的主要改革方案,大体而言,在谈判机制方面主张增加谈判机制灵活性,打破"协商一致"造成的多边谈判僵局;在实体规则方面主张制定贸易新规,强化贸易公平,消除投资障碍;在争端解决方面主张尽快修改相关协定,打破上诉机构法官遴选僵局,确保正常运转。

      ——廖凡《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全球方案与中国立场》

      联系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能,并谈谈该组织的成立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产生了什么影响。

  • 23.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溯西方文明之源】

    材料一: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从罗马王国到共和国、再到帝国的政体演进过程中,罗马人始终以兼容并蓄的胸襟和智慧,吸收和借鉴了先前发展的各个古代文明的成就,推动着罗马文化的发展。

    ——《古罗马文明》

    1. (1) 运用所学知识,从古罗马的建筑和历法两个方面列举史实印证材料中的观点。
    2. (2) 【探延续文明之路】

      材料二: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大批拜占庭学者携带大量古代希腊、罗马手稿和拜占庭作家的作品流向西方尤其是意大利。希腊古典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推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并且对后来建立在这块土地上的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拜占庭帝国文明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自己的生命。

      ——杨晓柳《14—15世纪拜占庭知识阶层的活动及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贡献》

      依据材料二,归纳拜占庭文明“以另外一种形式延续生命”的表现。

    3. (3) 【守中华文明家园】

      材料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在中华文明史上,灿若星辰的文化巨匠,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激发文化自信的活力。

      根据材料,概括中华文化的特点。在文明的交流中,如何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 24. 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必修课。九年级同学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小组活动,请你来参与。

    新闻报道组

    时事述评组

    活动策划组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党的指导思想列为重要内容,并涵盖历史文化、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

    有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规范,不需要专门立法;也有人认为,立法有必要,但良法需要善治,需要各方合力,不要让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我认为……

    为了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同学结合杭州本土资源,策划了一次校外实践活动。

    活动时间:12月16日

    活动地点:____

    活动目的:深入学习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意义:____

    1. (1) 解读新闻报道组的岗容,说一说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2. (2) 如果你是时事述评组的成员,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 (3) 请你化身为活动策划组的成员,补充实践活动的地点,并从凝聚价值追求的角度谈谈本次活动的意义。
  • 25. 2023年是浙江省“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某校九年级同学聚焦三个乡村,开展“‘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议题式学习。
    1. (1) 透过数据,解密浙江“千万工程”助推乡村共富的成功经验。

      总议题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子议题一:数据探共富乡村

      二十年来,浙江各级政府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2000亿元;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3降至1.90;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0511家,乡村文化设施实现了100%覆盖;农村的5G、光纤资源基本实现全覆盖,“乡村大脑”等应用实现全省贯通。

    2. (2) 小古城村的“四议六步”民主议事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和真谛分别是什么?该议事法对于构建美丽乡村有何积极作用?

      总议题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子议题二:制度见善治乡村

      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杭州余杭区的小古城村以“樟树下议事”为最初形态,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以“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为基础,以“提、议、决、干、督、评”为关键步骤的“四议六步”民主议事法,探索全主体参与、全领域覆盖、全过程规范的“三全”协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

    3. (3) 请你设想并描述浙江未来乡村的一个图景,并谈一谈青年该如何共圆“未来乡村梦”?

      总议题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

      子议题三:行动创未来乡村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千万工程”持续推进迭代,久久为功。未来乡村的建设需要一代代的接力蓄力,如今已有4.7万名大学毕业生加入农创客队伍回乡创业,青年共圆“千万工程”的未来乡村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