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

更新时间:2024-05-15 浏览次数: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全国两会开辟“委员通道”“部长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展示“好形象”、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在我国全体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 . 我国的人权主体和内容非常广泛 C . 人民能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2. (2022八下·蚌埠月考)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全面建设稳步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这一切说明(    )

    ①我国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②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③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非常广泛   

    ④我国是世界上最有人权的国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3. (2021·阳信模拟)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这些规定体现了(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③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2八上·射阳月考) 习近平强调:“要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执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上述材料没有说明的观点是(    )
    A . 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B .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C . 只要限制国家权力的运行,就能保障公民权利 D .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
  • 5. 习近平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说明( )
    A .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B . 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C .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 . 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呵护
  • 6. (2023八下·汕头期中) 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下列能够体现国家加强宪法监督的举措是(   )
    A . 设立国家宪法日,积极宣传宪法精神       B . 尊重和保障人权 C . 开展中小学生宪法诵读活动               D . 健全宪法实施和宪法监督制度
  • 7. 作为公民,我们要自觉在生活中践行宪法精神。下列行为属于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的是( )

    ①八年级学生小李积极要求参加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

    ②小强放学回家时,路口没有车辆却依然等到绿灯才通行

    ③外出旅游时,小丽同学不踩踏草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

    ④地铁上一乘客手机被偷,为证清白,一青年主动要求搜身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8. 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干部”。这句话表明我国村民委员会实行____制度。( )
    A . 间接选举 B . 直接选举 C . 等额选举 D . 差额选举
  • 9. 2022年3月15日,西安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发布消息称,该局查处一起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经查,丁某在网络社交平台散布西安市公交运营线路暂时停运的虚假信息,该虚假信息经网络扩散后,对西安市公共秩序造成干扰。该局依据相关规定,对丁某处五日拘留。该案例启示我们(   )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行政处罚

    ③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④遵守公共秩序必然要牺牲个人的利益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矛盾纠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其方式有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B . 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C . 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诉讼方式主要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D . 仲裁和人民法院一样通过公开审理解决矛盾纠纷,如果不服仲裁可以提请上诉
  • 11. 张先生购买了某知名品牌汽车后,发现存在发动机自动熄火、刹车失灵等现象。与商家多次协商无果后,他应该( )
    A . 采取行动丑化该品牌汽车 B . 到劳动仲裁机构提起诉讼 C . 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合法权益 D . 忍气吞声,伺机报复
  • 12. 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及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   )

    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②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我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④是爱国的表现,不具有强制性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13. 学完权利和义务相关知识后,老师布置了一次“权利义务知多少”的社会调查作业。以下是班级同学的调查,其中属于公民履行了基本义务的是

    ①初中生小小在家孝敬父母

    ②中学生李明在领取稿费后,积极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

    ③年满十八岁的小高参加了区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④刘辉的妈妈在单位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4. 农民张某以自己生活拮据为由不赡养年迈的父母,被父母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判处他每月向父母支付200元生活费。可见( )
    A . 不赡养父母只不道德行为 B . 不履行赡养父母义务,要受刑罚处罚 C . 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 . 法律约束人们的一切行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 15. 在一次“权利与义务”的讨论会上,小玉说:“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请结合材料,运用教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杨所在学校组织了一次以“关注家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让我们跟着小杨的脚步进行一次思想的“旅行”,

    小杨一行走进村里,发现村里的马路平坦宽阔,院墙都画满了涂鸦作品,有路灯、有修好的公厕……村民老李家大门上张贴着这样一副对联:“脱贫感恩共产党,幸福不忘习主席。”老李介绍,党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关注公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村里有很多家渔家乐,村里的旅游业发展迅速,这对村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增收,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的幸福感,满足感。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小杨的所见所闻中你感悟到那些道理?

  • 17.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着“行使权利”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1. (1) 对话的内容反映了小桐和小鼎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这一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2. (2) 什么要保护这一权利?
    3. (3) 请将小宁的做法补充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