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

更新时间:2024-04-25 浏览次数: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学者约翰塞尔蒙说:“当一个熟悉《罗马民法大全》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这一现象说明《罗马民法大全》( )
    A .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 . 是世界法律 C . 开启了罗马制定成文法的传统 D . 是罗马法治建设的第一步
  • 2. 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③选拔官吏的需要 ④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3. (2023九上·南海月考) 一位生活在12世纪的英国伦敦市民曾赞叹:“我爱伦敦,我可以在此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女人含蓄有礼,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的市长。”据此推知,西欧国家( )
    A . 城市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 B . 封君封臣制度趋于瓦解 C . 基督教会的地位得以提高 D . 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约束
  • 4. 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 好的花朵” 的是( )
    A . 西欧城市的复苏 B .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 . 城市绿化面积大 D . 大学的兴起
  • 5. (2023九下·电白开学考) 中世纪的欧洲庄园有公共牧场、草场、林地或池塘,供全体佃户使用,还拥有绝大多数的农具和牲畜,很少需要对外交换。这体现欧洲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
    A . 流通自由 B . 精耕细作 C . 自给自足 D . 商业发达
  • 6. (2023九上·伊犁哈萨克期末) 11世纪时,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封臣不能做危害封君的事,包括不得损伤封君的肢体,不得泄漏他的秘密、出卖他的城堡等等。封君不得伤害封臣的荣誉、财产和生命,封臣若受到他人攻打,封君须不惜以武力保护。这表明,当时的封君封臣关系( )
    A . 建立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B . 具有双向义务的特点 C . 淡化了不同等级间的界限 D . 易导致西欧王权衰落
  • 7. 伦敦剪绒匠行会1452年针对不同折叠方式的呢绒规定不同的加工费。诺里奇手工业行会的执事们也曾发誓,一定要控告那些要价过高的手工业行会成员,以保持一个“公平的价格”标准。由此可知,行会的主要功能是( )
    A . 防止恶性竞争 B . 反对王权专制 C . 进行生产活动 D . 追求自由贸易
  • 8. 领主不准国王的官员来到他们的领地,或者即使允许,官员也不得不直接去找领主本人,请其帮助履行政治当局交托的使命,例如征收封建赋税与招募士兵等。材料反映了西欧庄园( )
    A . 实行封君封臣制 B . 是自己自足的经济单位 C . 权利与义务交织 D . 是相对独立的政治单位
  • 9. (2023九上·南海期末) 庄园法庭要制定并执行有关村庄农业生活的规定,任命村官,批准新的成员加入共同体,也要在村民发生纠纷时扮演仲裁者的角色。由此可见,庄园法庭( )
    A . 维护领主利益 B . 具有较大独立性 C . 职能比较广泛 D . 是国家权力中心
  • 10. 到16世纪中期时,英国99%的庄园已被出租出去;1568年佩姆布鲁克伯爵的32个庄园中有29个庄园的自营地已被出租。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庄园经济得到确立 B . 国际贸易得到发展 C . 租地农场普遍建立 D . 手工工场发展迅速
  • 11. 某同学在整理读书笔记时列出如下知识点,他研究的可能是( )

    基督教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兴衰

    大学的兴起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A . 古代亚非文明 B . 雅典民主政治 C . 西罗马帝国的发展 D . 封建时代的欧洲
  • 12. 学生们在历史课上模拟庄园法庭的审判。审判内容:某佃户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审判地点:庄园大树下。审判结果:佃户被罚款6便士。你能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
    A . 庄园法庭做到了公平、公正 B . 庄园法庭有严格的审理形式 C . 庄园法庭不能维护公共秩序 D . 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
  • 13. 从理论上来看,封臣只有土地的使用权,且死后必须将土地归还给封君。但现实是封君很少能够真正收回土地,否则很容易形成战争关系。封土实际上变为可继承、可转让、可买卖的私人财产。这表明,封君封臣制(   )
    A . 根本不具有实际的意义 B . 有利于社会政局的稳定 C . 奠定了封建制度的基础 D . 并没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 14. 历史归纳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下图是老师课前给出的一组图片,安排学生归纳出学习的主题是(    )

    A . 亚非文明的多样性 B . 大学的发展演变 C . 欧洲文明的一体化 D . 欧洲的封建时代
  • 15. 799年,教皇利奥三世被罗马贵族废黜,只身逃离罗马。800年,查理把利奥三世迎回罗马,助其复位。这一年,利奥三世为查理加冕,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由此可见( )
    A . 国王权力大于教皇权力 B . 教皇权力大于国王权力 C . 教皇必须听命服从国王 D . 教皇与国王相互扶持利用
  • 16. 观察下图,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点是(    )

    西欧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

    A . 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 . 完全受控于基督教会 C . 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治地位 D . 反映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17. 下图为《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据此可知,中世纪欧洲大学( )

    A . 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B . 得到教皇大力支持 C . 推动教师行会成立 D . 广泛分布于西欧国家
  • 18. (2023九上·期末)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主要是由于(    )
    A . 逐渐兴起的大学教育 B .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C . 凌驾一切的教会势力 D . 日益增强的城市自治权
  • 19. (2023九上·期末) 11世纪,意大利以博洛尼亚为代表的城市出现了法律学校,主要为市民阶级培养知识分子,教学内容以法律、数学为主,使用本地的民族语言教授,很受人民的欢迎。据此可知,法律学校的出现(    )
    A .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B . 改变了中世纪教育模式 C . 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D . 继承了古罗马法律精神
  • 20. (2023九上·平南期末)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材料旨在说明拜占庭文化的( )
    A . 性质 B . 局限 C . 特点 D . 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典型的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农民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各户农民的小块份地则由农民用自己的农具耕作,其收获用以维持农民一家的生活。

    材料三: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东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1. (1) 图一是哪一地区的文明遗址?图二是哪一地区的典型建筑?两者在建筑特点上有什么样的关联?
    2. (2) 西欧的庄园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维护庄园统治秩序的机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拜占庭文化的兴衰对我们有何启示?
  • 22. 有人将欧洲的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让我们走进封建时代的欧洲,了解其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像以前那样无偿的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土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奴)且需先完成领主自营地上的生产,由此而常常耽误了经营自己份地的农时。此外,农奴还要为领主服各种杂役,领主出征打仗,农奴还常常被征调一同去搬运粮草、饲养马匹。农奴还常常向领主献贡各种实物。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商业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

    ——摘编自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概括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庄园土地分为哪两部分?佃户获得土地耕种有何基本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西欧城市主要通过哪些方式实现由“依附于国家权力”到“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的转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