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2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 1. (2023·福州模拟) 人体运动出汗后饮用淡盐水,补充的营养素除水外还有( )
    A . 油脂 B . 无机盐 C . 蛋白质 D . 维生素
  • 2. (2022·宜昌)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学成归国,发明了制碱新法“侯氏制碱法”,所制纯碱属于(   )
    A . 氧化物 B . C . D .
  •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各“剂”在生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 活性炭可作冰箱的“除味剂” B . 甲醛溶液可作海鲜的“防腐剂” C . 小苏打可作糕点的“膨松剂” D . 氢氧化镁可作胃酸过多的“中和剂”
  • 4. 已知氘(D)也属于氢元素。下列表示两个氘原子的是(  )
    A . 2D B . C . D .
  • 5.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附能除去海水中的 B . 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C . 正常雨水的的为酸雨 D . 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 6.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燃着的酒精洒出用湿抹布盖灭 B . 禁止携带酒精、汽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C . 发生火灾打开门窗通风 D . 浓硫酸沾到皮肤,用大量水冲洗,再涂3%~5%碳酸氢钠溶液
  • 7. 《茶经》是唐代陆羽创作的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完成下面小题
    1. (1) 《茶经》记载茶叶制作过程:“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熔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以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茶叶中富含的硒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示中x为18 B . 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 . 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D .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
    3. (3) 茶汤的色、香、味,主要由茶黄素()、儿茶素()等物质所致。有关这两种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两种物质都属于有机物 B . 两种物质都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 . 两种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都最小 D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8. 下列关于燃料和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煤、石油、核能都是化石燃料 B .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氧气 C . 把煤加工成蜂窝煤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 D . 含碳燃料燃烧不充分可能产生
  • 9. 项目式学习小组用茄子皮在实验室制作酸碱指示剂,相关步骤如下。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制作指示剂的步骤正确顺序是(  )
      A . ②①③ B . ③②① C . ①③② D . ①②③
    2. (2) 三种试剂分别滴加上述指示剂后显色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试剂

      稀盐酸

      石灰水

      蒸馏水

      滴加紫茄子皮指示剂后的颜色

      红色

      绿色

      紫色

      A . 能鉴别稀盐酸和石灰水 B . 能鉴别石灰水和纯碱溶液 C . 遇到中性的液体显紫色 D . 遇到某溶液显红色,该溶液肯定是酸性
  • 10. “侯氏制碱法”中涉及的部分物质、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30℃时,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B . 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C . 30℃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1.1% D . 混有少量NaCl,可用溶解后降温结晶的方法
  • 11. 下列除杂(括号中的为杂质)试剂选择错误的是(  )
    A . 溶液()— B . 溶液()—溶液 C . 溶液()—加入适量稀盐酸 D .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 12. 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实验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实际质量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解释

    A.可能是刚点燃火柴立即伸入

    B.砝码可能生锈

    C.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气体

    D.可能是红磷过量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 13. 对金属材料的认识和探索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 (1) 早期冶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 (2) 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用金丝将玉匣连接,形如铠甲,“金丝”说明金具有性。
    3. (3) “火法炼锌”时,炉甘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温室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氧化锌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该反应体现碳的性。
    4. (4) 银针验毒中,银针变黑是因为生成黑色的硫化银(),反应原理: , 其中X化学式为
    5. (5) 古人用“火折子”点燃青铜雁鱼灯,火折子中含有火硝(),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 14.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化学小组开展古村落研学活动。
    1. (1) 古村古道。古道是由花岗岩石铺就,其化学成分如表:

      组成成分

      质量分数%

      72.04

      14.42

      4.12

      3.69

      2.83

      1.68

      1.22

      花岗岩中一共含有种金属元素。中铁、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走在古道上,花香扑鼻,用微粒观点解释你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2. (2) 古厝民居。居民的夯土墙由黏土、砂石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夯筑而成。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熟石灰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
    3. (3) 古井流芳。检验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在日常生活中,村民可以通过方法降低井水的硬度。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 1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按要求回答问题。
    1. (1) Ⅰ.实验室制气体
      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的化学方程式是。一般情况下,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 但小华同学改用热水收集到了 , 从物质溶解度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4. (4) Ⅱ.粗盐中难溶杂质的去除

      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一些杂质。如图是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过程的三步操作。

      步骤①中所加水的量不能过多,目的是。步骤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 (5) 操作③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时,停止加热。
  • 16.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碱的化学性质系列探究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Ⅰ.分析碱的化学性质(如图1)

      实验A中,推入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

      猜想二:含有

      猜想三:

    3. (3)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

      在试管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不成立

      在试管乙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猜想三成立

    4. (4) Ⅱ.利用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中温度和的变化,实验操作及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图丙表明酸和碱的反应为(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 (5) 写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6) 图乙中c点的溶液中溶质为(填化学式)。下列试剂中,不能验证出反应后溶液处于乙图c点的是(填序号)

      A.试纸    B.硝酸银溶液    C.碳酸钙

四、综合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 17. 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为节约资源,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的处理:工业流程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已知:加热的条件下,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 (1) 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生了现象。步骤1把不溶固体进行粉碎后扬起,目的是;产生的废气B中,一定含有的有害气体是。环保处理废气B最好采用的试剂是(填序号)。

      A.浓硫酸 B.食盐水 C.石灰乳

    2. (2) 写出步骤③中与稀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3) ④中得到铜的化学方程式:。它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4. (4) 我国古代就制得了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也就是黄铜,它的硬度比纯铜(填“高”或“低”)。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 18. 某化工厂生产的产品中因含有杂质过多而不及格。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该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溶液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累计生产沉淀的质量

    23.3

    46.6

    X

    93.2

    93.2

    1. (1) 第次恰好完全反应,表中X的值为
    2. (2) 计算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 (3) 请画出加入溶液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曲线,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