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

更新时间:2024-04-24 浏览次数: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0九上·贵州期末) 1851年5月,在英国伦敦一座水晶宫内,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展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成果。下列发明中可能参展的是(   )

    A . 蒸汽机    B . 电灯 C . 飞机 D . 人造卫星
  • 2. 18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蒸汽机、内燃机和电的发明与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而且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以上材料说明了工业革命的( )
    A . 社会背景 B . 历史影响 C . 革命特点 D . 革命过程
  • 3. 有学者认为,他在人类动力技术史上的地位,相当于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为了彰显他的贡献,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这种计量单位。这里所说的“他”( )
    A . 著有《地理学指南》 B . 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 C . 改进了蒸汽机 D . 设计了蒸汽机车
  • 4. 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如图)。他们每早挨家挨户拜访客户,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办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B . 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C . 人们时间观念增强 D .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5. (2023九下·德州月考) 王觉非主编的《近代英国史》载:“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对世界获得这种“新动力”贡献最大的人是(    )
    A . 阿克莱特 B . 富尔顿 C . 哈格里夫斯 D . 瓦特
  • 6. 19世纪40年代,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是(   )
    A . 美国 B . 俄国 C . 法国 D . 英国
  • 7. 右图为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纺纱机,它被誉为“一脚踏出的灵感”。这项发明( )

    A . 直接提高了织布的效率 B .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 . 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D . 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 8. 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 扩大了人类活动和交往的范围 B . 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C . 极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 . 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 9. (2024·深圳月考)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 . 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B . 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C . 生产方式发生变化 D . 宣告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 10. 中国最快的高铁是“复兴号” ,最高速度可达 400 公里/小时,标准速度为 350 公里/小时。 有一种速度叫中国高铁,中国 CIT500 型高速列车的试验速度为 605 公里/小时,超过         

    法国一直保持在 NO. 1 的 574.8 公里/小时的纪录,成为了世界上最快的高铁。而 1825 年英国从达灵顿驶往斯托克的蒸汽机车时速只有 24 千米。它的发明者是( )

    A . 凯伊 B . 哈格里夫斯 C . 瓦特 D . 斯蒂芬森
  • 11. (2023九上·香洲期末)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 珍妮机发明后 B . 蒸汽机改进后 C . 发电机问世后 D . 内燃机推广后
  • 12. (2023九上·长沙期末) 下图为 1820 年—— 1900 年德国煤炭产量变动的情况。对其变化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 德国的分裂 D . 德国法西斯上台
  • 13. (2023九上·双流期末) 1760年的英国,人口在10万以上的城市只有伦敦一个;在1801年,英国城市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32%;到了1851年城市的总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了,并且已有7个人口达10万以上的城市。这一变化反映出英国(   )
    A . 英国疆域扩大 B . 粮食产量骤增 C . 移民人口增多 D . 城市化的发展
  • 14. (2023九上·双流期末) 1847年12月,英国铁路根据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时间制作了列车时刻表,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对时间进行了统一。这说明工业化的发展(   )
    A . 淘汰了传统的计时工具 B . 延长了人们的通行时间 C . 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 D . 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竞争
  • 15. (2023九上·剑阁期末) 某班研究性学习展示活动中呈现了下面的材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②生产技术不断革新促进了棉纺织业发展

    ③以上发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④以上发明者都是理论素养深厚的科学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6. 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勃里格斯说:“在这里(英国),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十个女工,挤在一个屋子里做衣服。 她们实行分工,有的缝袖子,有的钉扣子。 每道工序一做做一辈子,比如缝袖子的一缝就缝几十年,闭着眼睛也缝得很好。 结果,她们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变成了做这件事的大专家和能工巧匠。尽管这里未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但生产力的提高却和机器一样。 虽然20世纪制衣业才实现机械化,但是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工厂化、劳动分工,它也完成了工业化改造。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材料三:

    19 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发展数据(部分)

    ◇1848年棉纺织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

    ◇1850年工业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9%

    ◇1851年工业产品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9%

    工人数量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53.8%;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4%。

    英国纺纱厂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14~16

    个小时,且童工的工资只有成年工人的1/8。曼彻斯特及郊区的 35 万工人几乎全部居住在潮湿、污秽、简陋的屋舍内。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判断女工们工作的场所是否为工厂,简要说明理由。 
    2. (2) 材料二所示成果属于哪一次工业革命? 写出图2中新型交通工具的名称。
    3. (3) 综合材料论证“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人类的发展又是最野蛮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