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同步...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共50分)
  • 1.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2019年京张高铁正式运营。京张高铁在当年京张铁路设计人字线的顶点下方穿过,与其实现地上与地下的立体交汇。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是( )
    A . 胡适 B . 詹天佑 C . 齐白石 D . 聂耳
  • 2.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选择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内容的一组是(   )

    A . 虎门销烟遗迹———圆明园遗址———威海卫战役纪念馆 B . 大沽炮台遗址——— 天津义和团遗迹———武昌起义纪念馆 C . 詹天佑故居———张謇故居———徐悲鸿故居 D .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会址———革命圣地延安
  • 3. 历史遗迹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遗迹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军攻陷广州 B . 沙俄侵占雅克萨 C .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D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4. (2014·济宁) 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

    A . 鸦片战争的耻辱 B . 英法联军的暴行 C . 沙俄侵华的罪证 D . 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 5. 旧照片往往记录着一段历史,也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

    A . 鸦片战争 B . 洋务运动 C . 甲午战争 D . 辛亥革命
  • 6.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首发出中华民族抗日的怒吼,震撼一代中国人心屝的《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
    A . 徐悲鸿 B . 聂耳 C . 冼星海 D . 田汉
  • 7. 2014年,又逢甲午。3月份召开的两会上,发生在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成为军队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下列选项中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期间?(  )
    A . 虎门销烟 B . 黄海大战 C . 火烧圆明园 D . 南京大屠杀
  • 8. 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 B . 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 . 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D . 日本的官方言论
  • 9.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发现有些历史人物并不像过去人们认为的那么不堪,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当时甚至有“不得不为”的理由,这说明( )
    A . 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客观标准 B . 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 C . 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有定论 D . 学者们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来评价.
  • 10. “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书”的作者是(        )
    A . 魏源 B . 左宗棠 C . 林则徐 D . 曾国藩
二、综合题(共50分)
  • 11. 人民的抗争史

    以下是某摄影爱好者游历历史文化遗迹时拍下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李宏同学用这三张照片作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主题名称? 

    2. (2)  任选一位照片的历史人物,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漫画,对联,杂文,诗歌,故事,历史短剧等)简介其主要事迹。(要求:符合选择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详尽,真实;语言清晰,想象合理)
    3. (3) 当你某天旅游到这些雕像前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想?
  • 12. 老照片和旧报纸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两个瞬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1)  尼克松访华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图一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一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到今年已经多少周年了?
    2. (2) 图二报纸所指中国收回澳门主权是在哪一年?香港、澳门的相继回归与哪一伟大构想有关?
    3. (3) 结合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说一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 13. 每一处遗址或遗迹都是立体的历史,让我们从这些遗址和遗迹中读出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1)  如果想实地考察图一和图二的遗址,应该去的地方分别是哪里?
    2. (2) 黄埔军校是谁创办的?他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3. (3)  图二建筑所在的城市毫无遗漏地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历史。在这里签订的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列举近代在这座城市建立的三个不同性质的政权。
    4. (4) 这两座建筑对中国近代史都具有深远意义。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何感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