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J12共同体联盟校学业质量检测2024初一下科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 1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 45 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不选、多选、错选, 均不给分)
  • 1. 七年级的同学们逐渐进入青春期, 身体会有很多变化。下列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
    A . 饭量增大
    B . 乳房发育
    C . 喉结突出
    D . 长出胡须
  • 2. 如图是新生命诞生的图解。据图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是卵细胞, 是由睪丸产生的
    B . 丙是受精卵, 其形成的场所在(4)阴道
    C . 甲是精子, 是人体最大的细胞
    D . 在子宫内发育的胚胎, 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母体
  • 3. 近期, 浙江公布了一种淡水鱼类新物种——㽍江小鳔(biào)鮈(jū)。下列属于瓯江小鳔鮈生殖特征的是( )
    A . 胎生哺乳
    B . 体内发育
    C . 体外受精
    D . 无性生殖
  • 4. 科技源于生活, 服务生活。水平仪 (如左下图) 已经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 用于水平和坚直校准。下列应用的光学原理与水平仪相同的是( )

    A . 太阳灶 B . 后视镜 C . 摄像头 D . 日晷仪
  • 5. 现在果园里很多水果外面都套有一个袋子,如图所示。这些袋子既能够保证水果健康,也能保证水果质量。小科尝试做了如下实验:在开花前,完全剪掉桃花甲的雌蕊和桃花乙的雄蕊,然后用透明塑料袋将甲、乙两朵桃花分别罩起来,并扎好袋口,可能出现的是( )

    A . 甲能结果,乙不结果 B . 甲不结果,乙能结果 C . 甲、乙均能结果 D . 甲、乙均不结果
  • 6. 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 . 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需要霉菌 C . 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 D . 细菌和真菌都是微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也是一样的
  • 7.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根据右图中耳的结构图,听觉的形成与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有关。下列能正确表示听觉形成的是( )

    A . ①→④→⑤→②→③→⑥ B . ①→③→④→⑤→②→⑥ C . ①→④→⑤→③→②→⑥ D . ①→②→④→⑤→③→⑥
  • 8.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若要进一步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应选用的字母模型是( )

    A . B . C . D .
  • 9. 下列实验或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将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

    A . 甲、乙、丁 B . 甲、乙、丙 C . 乙、丙、丁 D . 甲、丙、丁
  • 10. 如图为某湖面上桥在水中的倒影,若河水深为2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倒影是倒立的实像 B . 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 倒影比岸上景物大一些 D . 倒影离水面一定为2米
  • 11. 绘制概念图是构建知识网络的一种学习方法,以下是小科学习笔记中概念图的一部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12. 小科记录了酵母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当温度由45℃上升到60℃以上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

    A . 先增加后减少 B . 减少 C . 先减少后增加 D . 增加
  • 13. 在学习声音相关知识时,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听到铁块在水中的敲击声,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B . 乙:随着空气被抽出,铃声逐渐减弱,说明电铃振动变弱 C . 丙:未拉紧棉绳导致听不到声音,说明棉绳不能传播声音 D . 丁:伸出桌面的钢尺长度变短,拔动钢尺时音调变高,说明钢尺振动变慢
  • 14. 小科用透明塑料盒设计了一个昆虫标本观察器,盒高h=10cm,如图所示。盒底上放标本,盒盖上嵌入一个凸透镜,通过凸透镜可以观察到标本正立、放大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观察器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B . 眼睛观察到昆虫标本的像是实像 C . 要使观察到的昆虫的像变大一些,应该降低盒子的高度h D . 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 15. 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小科根据正确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关于“反射角-入射角”的图象,横轴和纵轴单位长度相同,下图中符合科学规律的图像是( )

    A . B . C . D .
二、简答题(本题有10小题,23空格,每空格2分,共46分)
  • 16. 国家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 (1) 在人的各个生长时期中,第二次快速生长时期是 ,该时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2. (2) 有些中学生长青春痘是体内的性激素分泌失调,这与图中 (填器官名称)的功能有关。

  • 17. 细菌中的乳酸菌、真菌中的酵母菌和青霉菌都属于微生物,它们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1. (1) 乳酸菌用于制泡菜、酸奶,酵母菌用于发面、酿酒,这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 (2) 小科利用乳酸菌发酵鲜牛奶制成的酸奶略带酒味,猜测酸奶被杂菌污染,于是取样制成临时装片观察,发现该杂菌结构中含有芽体,由此判断污染酸奶的是菌。
    3. (3) 用放大镜观察长有青霉的橘子皮,看到成串青绿色的孢子,孢子的作用是
  • 18. 下图为植物繁殖的几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图所示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填序号)
    2. (2) 为了大量培植优质水果,果农采用了嫁接的方法,如图②所示。接穗插进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紧贴,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这种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 19. 汉语言博大精深,有许多成语蕴含关于声音的科学知识。请回答:
    1. (1)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意思是听到他的声音,好像见到他本人一样,说明可以通过声音的这一特性来判断。
    2. (2)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科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 20. 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拴五色线等。
    1. (1) 裹粽子时用到的糯米,其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
    2. (2) 能看到五色线中的红色,是因为红线了红光进入人眼。
  • 21. 如图所示是射水鱼向水面上的昆虫快速喷出水柱击落昆虫获取食物的情景。射水鱼看到的昆虫是光的形成的虚像,下图中能解释虚像形成原理的是

  • 22. 一个大烧杯倒扣在桌面上,里面充满烟雾,用手电筒通过杯底自上而下照射。调节手电筒的聚光圈,使通过烟雾的光形成粗细均匀的柱形光束,如图甲所示。

    1. (1) 烧杯内充满烟雾,是利用烟尘微粒对光的来显示光路。(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2. (2) 在烧杯底和手电筒的聚光圈之间放一块透镜,如乙、丙所示。其中能说明透镜是凸透镜的是
  • 23. 如图甲所示,小科靠近自动玻璃门进入商场,她在玻璃门中看到了自己的像,当她靠近自动门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图乙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移动。

  • 24. “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近期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 (1) 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调节 的曲度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2. (2) 如图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使角膜形成一个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 25. 芯片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其原理如下: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有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膜,经过凸透镜照射下面的硅片,会使硅片上出现清晰缩小的电路图案,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相应的电路图案。

    1. (1) 紫外线属于 (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
    2. (2) 人看到硅片上的电路图案,视觉的形成部位在
    3. (3) 下列关于光刻机工作过程中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 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 . 硅片位于缩图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C . 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 D . 缩图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6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 26. 开封后的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还能喝吗?小科查阅资料发现微生物的活动会将乳糖分解为乳酸,当牛奶中的乳酸含量在0.12%~0.18%时为正常,超过0.18%为变质。为探究开封后牛奶变质的影响因素,小科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甲、乙两瓶牛奶,打开。

    ②将甲瓶牛奶放置在20℃的恒温箱中,将乙瓶牛奶放置在4℃的恒温箱中。

    ③间隔一定时间同时从甲、乙两瓶牛奶中取样,并测量样品中的乳酸含量。

    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小时

    组别

    0

    8

    16

    24

    40

    80

    甲 

    乙 

    1. (1) 本实验中除了用到测量乳酸含量的仪器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 (2) 开封久置24小时后,甲瓶和乙瓶牛奶中乳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受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 (3) 开封后放置一段时间的牛奶到底能不能喝?请根据表中数据,提供合理建议。
    4. (4) 根据以上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下列关于牛奶的储存和饮用习惯合理的是
      A . 低温储存 B . 密封保存 C . 避免微生物污染 D . 注意保质期
  • 27. 如图所示,小科利用以下器材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一个带支架的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张白纸,一盒火柴,一把刻度尺。

    1. (1) 将玻璃板向蜡烛B一侧倾斜,蜡烛A的像会 (选填“向上移动”、“向下移动”或“保持不动”)。
    2. (2) 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便可确定像的位置。若要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小科可进行的操作是
    3. (3) 做完实验后,小科同学联想到商场里如图所示的试衣镜高度比人的身高要低一些,则人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 28.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定居”在人胃黏膜表面,引起慢性胃炎,甚至胃溃疡的细菌(如图1所示)。为研究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研究者将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小鼠平均分为三组,按下表进行处理(“+”表示进行,“-”表示未进行)。几个月后检测三组小鼠胃黏膜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炎症因子水平相对值高,说明炎症程度严重),结果如图2所示。

    组别

    处理方式

    1组

    2组

    3组

    4组

    灌胃乳酸菌

    -

    -

    +

    +

    三周后灌胃幽门螺旋杆菌

    -

    +

    +

    -

    1. (1) 对比两组实验,可以说明乳酸菌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起到抑制作用。
    2. (2) 对比1组和2组的实验结果,说明
    3. (3)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谨,应该增加一组实验(即表中第4组),请说明该同学补充此组实验的理由
  • 29. 大豆种子有2片子叶,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小科认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会

    影响种子的萌发率。于是他进行如下探究:

    1. (1)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设计要求

      ①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洁净培养皿,分别标为A、B;选取的大豆种子40颗,经充分浸泡后,随机平均分成A、B两组。

      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A组大豆种子不做处理,B组每粒大豆种子均除去一片子叶后,分别平铺在A、B培养皿中。

      设置对照实验

      ③将A、B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同时浇适量且等量的水。

      控制实验条件

      ④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和记录

    2. (2) 【实验结论】

      多次重复实验后,小科观察到 现象,于是得出结论:大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

    3. (3) 【评价交流】

      其他同学对小科的实验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该实验还不足以支持小科的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实验,请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

  • 30. 小科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小孔成像的亮度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小孔成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小孔成像的亮度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1. (1) 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烛焰和纸筒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慢慢远离小孔,在此过程中应观察
    2. (2) 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3. (3) 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下表:

      圆孔的直径 

      小于 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明亮程度

      逐渐变亮

      根据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1. 老年人“老花”后需佩戴老花镜进行矫正。随着老花进一步加剧,看不同距离时需佩戴不同度数的老花镜,使用很不方便。双光老花镜(如图甲)是利用一副眼镜的镜片上下部分度数不同,同时解决看远处和看近处的问题。小科想比较镜片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镜片度数大小,查阅了资料,并进行了模拟实验。

    【查阅资料】

    双光老花镜上下部分均为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度数越高。水透镜可通过注水或者抽水改变焦距大小。

    【模拟实验】

    步骤1:调整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步骤2:将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70厘米处,光屏固定在90厘米处,移动蜡烛,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乙),记录此时物距,并在老师帮助下计算出水透镜的焦距;

    步骤3:保持水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到30厘米处,通过抽注水,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计算水透镜的焦距;

    步骤4:多次改变蜡烛位置,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像距/厘米

    物距/厘米

    焦距/厘米

    1

    20

    50

    14.3

    2

    20

    40

    13.3

    3

    20

    30

    12

    4

    20

    20

    10

    1. (1) 实验中保持水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是模拟眼球成像时晶状体和之间的距离不变。
    2. (2) 步骤2中观察到的实像(写出两点特征)。
    3. (3) 小科在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____。
      A . 将凸透镜往上移 B . 将光屏往上移 C . 将蜡烛往上移 D . 将蜡烛往下移
    4. (4)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比较双光老花镜上下部分的度数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32-34题各6分,35题9分,共计27分)
  • 32. 豌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深受百姓的喜爱。

    1. (1) 图甲为豌豆花,授粉时,花冠形成了一个闭合空间,雄蕊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授粉,由此可知豌豆的传粉方式称为传粉。(选填“自花”或“异花”)
    2. (2) 图乙为豌豆的豆荚,整个豆荚是由图甲中的①发育而来。高产豌豆豆荚内有6粒种子,其原因是
  • 33. 请完成以下光路图。

    1. (1) 在如图(1)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2. (2) 图(2)中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A,A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经过B点。请作出光源A在镜中的像A',并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3. (3) 如图(3)所示: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 34. 红火蚁(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与家蚕相似。

    1. (1) 红火蚁这种受精方式属于 。(选填“体内受精”或“体外受精”)
    2. (2) 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则红火蚁的发育过程为D→(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 (3) 红火蚁是全世界最危险的蚂蚁,有很强的攻击性。红火蚁咬伤后局部会有疼痛、红肿等症状,严重者要去医院进行治疗。生活中防治红火蚁的措施有
  • 35. 为了节能减排,某科学兴趣小组为学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设计了方案。

    1. (1) 【项目设计】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该方案主要依据反射定律,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反射定律的研究,老师给出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将纸板倾斜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 (2) 【设计改进】在后续的讨论中,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图甲方案中镜面反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因此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照射到篮球场,如图丙所示。图丙中漫反射区域的墙面除了要求粗糙以外还应该是,以便能反射所有色光。
    3. (3) 【设计优化】为使设计更加完善,现向同学们征集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改进方案征集表》

      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雨水可能通过采光井进入地下球场。

      在井口安装透光玻璃

      环境光线较弱时,室内补光不足。

      增加平面镜

       

       

      【迭代更新】使用专门的光导纤维,将太阳光引导到地下室。这些光导纤维可以是玻璃或塑料材料制成,具有高度透明性,以确保光线有效地传输到地下球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