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3课古代印度课时练

更新时间:2024-04-20 浏览次数: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九上·腾冲月考) 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人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 . 种姓制度 B . 津贴制度 C . 封建制度 D . 福利制度
  • 2. (2022九上·顺德期末)  如图。大约于公元前1500-公元前900年间陆续写成的《梨俱吠陀》手稿,记录了古代雅利安人生活状况。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研究(  )
    A . 种姓制度的状况 B . 金字塔的修建技艺 C . 佛教产生及传播 D . 印度河最早的文明
  • 3. (2023九上·香洲期末) 为顺应大城市的发展需求,古印度法律制定了“顺婚”和“逆婚”原则。 “顺婚”指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 “逆婚”指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法律允许“顺婚”,但禁止“逆婚”。这表明古印度( )
    A . 城市发展突破种姓制度 B . 阶层流通完全固化 C . 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D . 血缘关系决定等级
  • 4.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下列有关种姓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高种姓和低种姓几乎都隔离而居 B . 婆罗门不会从首陀罗手中接过食物和酒水 C . 各种姓实行内部通婚 D . 下一等级能从事上一等级所从事的职业
  • 5. (2023九上·南昌期末) (2分)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的法律文献。法典中规定“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这一规定的意图在于(  )
    A . 打破种姓制度的隔阂 B . 宣扬法律的至上权威 C . 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维护高种姓贵族特权
  • 6. “言印度社会必言种姓,言印度人的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必言种姓,言印度的过去和现在都必言种姓。”这说明印度的种姓制度(    )
    A . 不利于国家内部的团结 B . 成为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 C . 有利于维持统治和社会安定 D . 对印度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 7.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东方许多古老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东方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印度的是( )
    A . 金字塔 B . 象形文字 C . 佛教 D . 太阳历
  • 8. 历史学习讲究“论从史出”,要论证“佛教反对婆罗门特权”这一结论,下列史实可以作为证据的是( )
    A . 消除欲望 B . 众生平等 C . 忍耐顺从 D . 因果报应
  • 9. (2023九上·期末) 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的法律文献。法典中规定“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这一规定的意图在于(    )
    A . 打破种姓制度的隔阂 B . 宣扬法律的至上权威 C . 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维护高种姓贵族特权
  • 10. 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他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他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
    A . 婆罗门 B . 刹帝力 C . 首陀罗 D . 吠舍
  • 11. (2分)婆罗门掌管祭祀,刹帝利掌握军事和行政权力,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  )
    A . 社会分工相互协作 B . 宗教信仰派别众多 C . 社会等级贵贱有别 D . 风俗习惯仪式繁琐
  • 12. 建构示意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关于如图示意图中横线处的主题表述最恰当的是( )

    A . 古代埃及文明 B . 古代印度文明 C . 古代中国文明 D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13. 下列古代印度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立起完整的种姓制度

    ②古代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

    ③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定居

    ④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

    A . ④①②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③①④
  • 14. (2021九上·林口期末) 阿拉伯人改造的从0到9的计数法源于(    )
    A . 古印度人 B . 古巴比伦人 C . 古埃及人 D . 古希腊人
  • 15. (2023九上·东莞期末) “婆罗门在印度人数很少,但在当今印度是最尊贵的人。一个印度人可能会在办公室热情地欢迎某位‘表列种姓’(贱民或‘不可接触者’)做他的下属……在家中却坚决反对未来的女婿是非婆罗门。”这种现象说明( )
    A . 非婆罗门地位高 B . 印度社会的种姓观念根深蒂固 C . 现代印度需要佛教 D . 印度人的女婿都应该是婆罗门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3九上·蓝田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字塔

    法老具有绝对权力,他的意志就是法律。法老之下设宰相,宰相辅佐法老统摄财政、司法、军事、祭祀和水利等中央部门,但这时的州长已由法老任命并对法老负责,他担负收税、征役和管理当地水利工程等各项责任。一切高官厚爵多由王室成员和贵族们把持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

    材料二:法律在两河流域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据英国学者萨格斯统计,在迄今所发现的文献中有关法律方面的内容在苏美尔文献中占95%左右。……影响最大的法典当属《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

    ——摘编自关颖、唐韵梯《欧洲文化源流》

    材料三:雅利安人来到印度以后,自以为他们的文化比被征服的具有悠久文化的达罗毗茶人要优越得多,无形中在两族之间形成一条宽阔的鸿沟

    ——摘编自王振辉《多情调的拼盘》

    指出金字塔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一文字,概括古代埃及的政治概况。

    1. (1) 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两河流域法律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利安人建立种姓制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