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市深圳市南山区育才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28 浏览次数: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8题每小题1.5分,9-12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 喜庆、祥和的甲辰龙年春节刚刚过完。下列广东非遗、民俗都与“龙”有关,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深圳舞草“龙” B . 广州砖雕“龙” C . 梅州烧火“龙” D . 佛山剪纸“龙”
  • 2.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 氢分子: B . 氧化铝: C . 2个氯原子: D . 氢氧化钠:
  • 3. 下列有关高强度钢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强度钢的含碳量比生铁高 B . 钢不导电也不导热 C . 高强度钢的硬度比纯铁硬度小 D . 高强度钢属于合金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先通入氢气排出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B . 液化天然气时,降温使天然气液化,分子间间隔变大 C . 空气中加热细铁丝时,可以观察到火星四射 D . 验满氧气时,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复燃则已集满
  • 5. 了解化学药品标识,是学习化学基础知识重要环节之一,在生活中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
    A . B . C . D .
  • 6. 清明时节,人们常常用艾草汁和糯米制作青团,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其中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其化学式为 , 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物质分类上看:属于混合物 B . 从微观结构上看:中含有1个氧分子 C . 从宏观组成上看: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 从元素的质量比上看:黄酮素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
  • 7.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以下正确的是(   )

    选项

    核心素养

    化学知识

    A

    化学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科学思维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灭火时,二氧化碳能起到降低着火点的作用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实验后的废液集中回收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A . A B . B C . C D . D
  • 8. 某兴趣小组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发现,赤红壤是深圳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其多在5.0-5.5之间,土壤中铁元素含量丰富。下列有关赤红壤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 赤红壤中的铁元素往往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 . 可以通过来调节改良赤红壤的酸碱环境 C . 赤红壤适合种植碱性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 D . 可以用NaOH改良赤红壤的弱酸性
  • 9.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了一种纳米“蓄水”膜反应器(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内部封装了特定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实现在温和条件下氢气和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同时该纳米“蓄水”膜反应器的壳层具有高选择性,反应后,能保证生成的水集中到内部而乙醇溢出。

    结合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 .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C . 由题目可知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 该反应装置可以直接生成较为纯净的清洁能源
  • 10. 农林工作者常将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波尔多液喷洒在农作物上,阻止孢子发芽及病菌侵染,促使农作物叶色浓绿、生长壮,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所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4.3

    17.2

    20.5

    24.4

    28.7

    0.185

    0.176

    0.165

    0.153

    0.141

    A . 配制好的波尔多液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 B . 时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升温,无明显现象 C . 时,硫酸铜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D . 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1. 判断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探究物质溶于水时吸放热情况

    探究铁钉锈蚀条件

    测定空气中含量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模拟炼铁原理,在图甲所示的装置中用还原 , 并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4小时后的固体成分(不同品态物质出现的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应先通 , 再点燃酒精灯 B . 图甲中装置末端的气球作用是处理尾气 C . 若要制得纯净的 , 最佳反应温度应控制在 D . 实验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全部转化为 , 再转化为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 13. 某学习小组以“气体制备”为主题开展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 (1) 基础实验:实验室利用装置A和B制取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小明用A装置制取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小松利用B装置制取 , 并将产生的依次通入C、D装置中,可观察到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填化学方程式)。D中观察到气球(填“上浮”或“下沉”),说明密度比空气大。

    2. (2) 跨学科实践: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原理,小辰自制了装置E的家庭简易制氧机。

      ①利用可以抽拉的线绳,可以实现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的接触与分离,这样设计的优点(答一点)。

      ②若想监测产生氧气的气流速度,E中有一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将(填“a”或“b”)端导管伸入水面下。

  • 14. 2024年春节深圳欢乐港湾再现精彩的非遗技艺——打铁花表演。铁水经长板敲击后,在空中产生火花四溅的绚丽效果。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打铁花后遗留的黑色固体收集起来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打铁花后遗留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做出猜想】

    猜想一:黑色固体是铁。

    猜想二: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猜想三:黑色固体是铁和四氧化三铁。

    1. (1) 根据铁水在空气中的燃烧现象,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一不合理,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 (2) 【查阅资料】四氧化三铁有磁性而且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物质全部可溶于水。

      【方案设计】

      将黑色固体研成粉末,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一:用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

      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四氧化三铁

      实验二:取少许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

      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

      实验三:取少许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 (3) 【交流讨论】

      有同学认为实验一结论有误,理由是

    4. (4) 实验中还发现,试管底部剩余少量黑色固体,继续加入过量稀盐酸,黑色物质也不消失。小星同学认为这种黑色物质是碳,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

      现象

      结论

      将余下黑色固体在空气中点燃,产生的气体通入

      有白色沉淀生成

      剩余少量黑色固体是碳

  • 15. (2024九下·广州开学考) 现代循环经济要求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以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提示:40℃以上时分解为二氧化碳、氨气和水]。

    1. (1) 实验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等。
    2. (2) 滤液I中主要的成分有(填化学式)。
    3. (3) C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 (4) 根据题中信息,加入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
    5. (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滤液Ⅱ中可获得的产品是____(填字母)。
      A . 硫酸(H2SO4) B . 硫酸铵[(NH4)2SO4] C . 氯化铵(NH4Cl)
    6. (6) 请写出在空气中煅烧FeCO3生成Fe2O3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6. 《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可用图1表示。

    1. (1) 写出过程I的一个用途:
    2. (2) 过程Ⅱ发生的反应是(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 (3)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石灰石样品进行探究。在烧杯中加入石灰石样品25g(其中质量分数为80%),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当加入稀盐酸73g时(即图中A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当加入稀盐酸146g时(即图中B点),求此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