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卷首语】(4分)
  • 1. 阅读回答问题。

    一村一景,荒地变麦田,泥地铺沥青,古村落zhāng____显文化底蕴。此间人家或农或渔,不chuò____劳作,质朴和谐。千村千貌,各具风情,形成云江谒东海,万松崇金鸡的绮丽景致,wǎn____如一副动人的山水画,一曲淡泊的田园诗。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āng 

      不chuò 

      wǎn 

    2. (2) 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正 

二、【寻一份变化】(11分)
  • 2. 阅读回答问题。

    标题:

    温州市洞头区北岙街道白迭村位于洞头区的西部,陆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2个自然村。近年来,白迭村以“花园村庄”建设为契机,引进文化艺术村项目,通过政府扶持,企业主导的建设模式,秉持“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理念,植入文化动能,着力打造成为一座“美丽、悠闲的艺术家村落”。

    据白迭村党支部书记黄诸渊介绍:白迭村以“花园村庄”建设为抓手,结合洞头区“多规合一”改革成果以及“实施三区战略,建设海上花园”的奋斗目标,从自然条件、产业发展、文化底蕴等实际出发,在原有“小桥、流水、人家”生态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村庄整体环境显著提升。

    白迭村立足原生态环境优势,以“渔旅”融合为发展思路,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引进白迭艺术村项目,大力推进闲置石头房流转,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实行“经济+生态”“经济+艺术”的发展模式,打赢了美丽乡村建设“翻身仗”。截至目前,全村虎皮石头房39栋,已开发民宿并投用的有26栋,共有房间85间、床位120余张。自文化艺术村全面完成改造装修并投入营业以来,入住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该项目的开发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和群众的“多方共赢”,企业承诺每年拿出10万元反哺村集体,发展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群众通过闲置民房使用权流转,年增收1万元以上。

    未来,白迭还将与中国美院、四川美院、洞头本土海霞散文诗社等合作,形成包含摄影、写生、创作等多种文艺集聚的艺术村,达到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

    ——2023年10月5号学习强国平台

    1. (1) 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 (2) 根据文中画线句的内容推测采访对象并拟写一个采访问题,同时总结归纳撰写采访提纲的要点。

      采访提纲

      采访背景

      “实施三区战略,建设海上花园”的奋斗目标。

      采访目的

      了解白迭村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采访对象

      采访问题

      1.您的团队是以什么为契机引进文化艺术村项目呢?

      2.在引进项目过程中,您的团队有怎样的发展思路?

      3.②

      4.接下来您的团队有什么计划?

      撰写采访提纲的要点

      1.③

      2.提问语言简洁清晰,少用长句与否定语气;

      3.④

      4.提问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3. (3) 小语想要向温州日报的“乡村振兴”板块投稿,你认为这篇新闻稿能被录用吗?请结合这篇稿件内容说明理由。(提示:可以从新闻特点、主题、语言等方面说明)

三、【描一幅山水】(33分)
  • 3. 根据提示,将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 (1) 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 (2) ,将以遗所思。(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 (3) 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4. (4) 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5. (5)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赏析:通过一问一答,从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 的品性,以此鼓励堂弟坚守志向。

    6. (6)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赏析:描绘早春数量还不多的莺和燕忙碌着筑巢安家,灵动可爱中展现春天的一派生机。

    7. (7) 大漠孤烟。(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一个“直”字写出浩瀚无边的大漠里,一缕浓烟笔直、单调地上升,展现了大漠的苍茫孤寂,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表达作者 

    8. (8) 晓雾将歇,猿鸟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赏析:“乱”字写出猿鸟啼叫时此起彼伏的热闹欢腾的景象,表现出山川早晨的活力无限,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 4. 阅读回答问题。

    【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山翠,秋水日潺暖。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据《新唐书》本传,此诗是对裴迪“相酬”之作,两人同隐终南山。①值:遇到。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的一位佯狂遁世的隐士。③五柳:本指陶渊明,这里系作者自喻。

    【乙】

    三游洞序(节选)

    白居易

    又翌日,将别未忍,引舟上下者久之。酒酣,闻石间泉声,因舍棹进,策步入缺岸。初见石,如叠如削;共怪者,如引臂,如垂。次见泉,如泻如洒;共奇者,如悬练,如不绝线。遂相与维舟岩下,率仆夫芟芜刈璧,梯危缒滑 , 休而复上者凡四五焉。仰睇俯察,绝无人迹,但水石相薄,磷磷凿凿,跳珠溅玉,惊动耳目。自未讫戌 , 爱不能去。俄而峡山昏黑,云破月出,光气含吐,互相明灭,晶莹玲珑,象生其中。虽有敏口,不能名状。

    既而,通夕不寐,迨旦将去,怜奇惜别,且叹且言。知退曰:“斯境绝,寂寥委置,有到者乎?”予曰:“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改)

    【注释】①作者与好友元稹、弟弟三人同游西陵峡口北岸的严冬,这篇序即为此次游览时所作。白居易此时得罪权贵,被贬。②棹:小船。③芟芜:割倒杂草。④梯危缒(zhuì)滑:危险的地方架梯子爬,滑溜的地方拴绳子拉。⑤未:未时,今午后一点到三点。⑥戌:戌时,今晚上七点到九点。⑦知退:白居易弟弟的字。

    1. (1) 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字

      方法

      释义

      幢:如引臂,如垂

      查阅字典法:①旗帜;②愚昧无知;③两次,房屋的栋数。

      (填序号)

      相与:遂相与维舟岩下

      课内迁移法:相与步于中庭

      胜:斯境

      语境推断法

      罕:有到者乎

      成语联系法:人迹罕至

    2. (2) 借助【山水诗境】板块中“意象探情”或“细节品情”的方法,品读【甲】诗中的画线句。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我选择方法 

    3. (3) 小语和小文就文章内容展开了讨论,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全对话。

      小语:读完文章后,我觉得【乙】文中“借此喻彼,可为长太息者,岂独是哉,岂独是哉?”这句耐人寻味,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的情感,小文,你能帮我分析一下吗?

      小文:当然可以。 

    4. (4) 小文在阅读活动中发现诗人欣赏山水之美时所蕴含的情感不尽相同,请结合【甲】【乙】诗文和课文《答谢中书书》内容,试作探究并分享收获。

      小文:面对同样的山水之美,寄托的情感不尽相同。 

  • 5. 为庆祝二十大召开,村里开展“红色山水书签”制作活动,将“山水自然之景”要素和《红星照耀中国》里的红军将领组合在一起,传递红色精神。

    任务描述

    书签人物

    物象选择

    物象状态

    选择一个书签人物,借助象征手法寻找适合的一个物象,设计一张人物书签。

    彭德怀

    朱德

    毛泽东

    麦子

    野草

    明月

    色彩:黑色、绿色……形态:高大、宽广……

    示例

    请用语言描绘你设计的书签,并结合表格和《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说明设计意图。(字数100字左右)

    我的书签:朱德站在画面的中央,黝黑的脸上露出微笑,在他的背后画着一座绿色大山,在云雾中不见顶端。书中的朱德很少说话,像大山一样沉默,有着农村人的朴实善良。同时他善于打战,与战士同甘共苦,像一座大山一样坚实牢靠。朱德和大山的组合,展现出红军坚毅朴实的性格。

    我的书签:

四、【话一段人情】(19分)
  • 6. 阅读回答问题。

    此生不渝是寓言

    邱国鹰

    得悉金江先生辞世的这几天,作为他的学生,我总觉得自己处在不知所措的恍惚之中。

    我是因学习寓言写作而拜金先生为师的,过去常时不时当面请教,近些年他身体不好,每年春节之前我必去探望,眼看着他日渐衰弱。去年春节前他还能坐在藤椅上对我摆手说“走好”,今年的1月24日前去拜见,只见他躺在床上,双眼虽然睁着,嘴巴不停蠕动,却是一言不发。

    师母沙老师告诉我,好几个月了,金老师就这么躺着,每天一睡就是一二十个小时,连吃饭也是眯着眼睛,常常十几天不说一句话,只有谈到寓言,他有些反应。今天你来得巧,他醒着。说得我一阵心酸。

    沙老师附着他的耳朵问:“这是谁?”金先生不声响。沙老师大声说:“是洞头写寓言的邱国鹰!”这一回他跟着说出了:“邱国鹰。”沙老师感慨地说:“医生说他的病在脑子。十几天来这是他第一次讲话。”

    我怎么也不相信,一个充满哲思的大脑,怎么会病了呢!他的脑子刻录着的,几乎是中国当代寓言发展史的浓缩版呀!作为我国寓言界的标杆,他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在报刊发表寓言,第一个创办专发寓言的刊物,第一个设立个人出资的寓言奖项,第一个提出建立“寓言文学馆”的设想。他因寓言饱受磨难,却又对寓言矢志不渝……

    记得21年前,金先生七十大寿,在庆贺的聚会上,他提出要用自己多年的稿费和积蓄,设立寓言文学奖,鼓励寓言作者多出佳作。他的慷慨举措,让在场的我们又惊讶又感动。他是一介清贫作家,并不富裕,可出于对寓言的热爱,对寓言文学繁荣的期待,献出了所有!

    记得八年前,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换届会议,金先生已是83岁高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可他执意要参加。我和张鹤鸣陪金先生和师母同行。轮流搀扶他下飞机,过通道时,我就明显感到他的腿有点僵硬。会上,他坚持自己念完讲话稿,那虽然颤抖坚定的话语,那对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寄望,对寓言文学繁荣的期待,与会者无不动容,报以长久的掌声。他是拼尽全力做了这一切啊,北京回来,就病倒了。寓言,真的是铭刻在他的大脑里,融进了他的血脉中了。

    今年这次见面,离他去世正好一个月。在身体极度衰弱之际,他依然记得我,这又完全是由于寓言。他记得我这个跟随他多年学写寓言的学生,我更没有忘记一次次向他求教的情景。

    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海洋民间文学的采录工作,许多完整的故事整理出来了,一些缺头少尾的断片,弃之可惜,寻思着写成寓言,便登门向金先生求教,这一求教就是30年。他的家,成了我学写寓言的课堂。

    他看了我整理的海洋动物故事,说,这些故事,有不少是民间寓言,应该借鉴。沿着这条路,突出海洋特色,寓言就有自己的个性了。他还送了自己的寓言集,供我学习。1989年3月,我的第一本寓言集《大象和蚂蚁》在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他很高兴,马上写了一篇评论,在国家级的《新闻出版报》发表。除了肯定作品的优点,还很有针对性要求,今后的作品要“更有诗意,更有艺术魅力,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按照他的指点,我把较多的心思用在“有独特风格”的系列寓言的创作上,作品陆续在报刊发表。1990年3月,我的系列寓言集《狐狸打猎》交付出版。他为集子写了序言,指出:“系列寓言是很值得提倡的一个寓言品种”,鼓励多写。1997年5月,又为我的另一本系列寓言集《狐狸卖聪明》写了评论,在香港的《文汇报》上刊登。由于他的指引,我先后创作了60余组系列寓言,在全国各地的报刊发表,获得了第12届陈伯吹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金骆驼奖”寓言创作奖、两度的金江寓言文学奖。这一个个奖项,无不凝聚着金江先生的心血。

    他扶持的寓言作者,何止我一个!诚如他在一篇文章中写的:“每当我看见寓言文学界出现一位新秀,就不禁感到由衷的喜悦。”他常说,做成任何事,靠的是人。中国的寓言文学要繁荣,需要一大批作者;要为寓言新作者的成长提供帮助。因此,为新秀的寓言集看作品、提建议,写序言、作评论,他有求必应、从不推辞,许多时候宁可放下自己的创作,是寓言界众人敬仰的伯乐。

    1984年,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在吉林的长白山宾馆召开成立大会,金江先生下榻的房间,常被前来表示感谢的会员挤满。金老师为他们的寓言书写过序言,做过推介,发过评论,可其中的大部分作者,却是头一次见面,因而场面极为热烈感人。我在一边静静地听,内心无比激动。提携寓言新人,金老师做到了不遗余力!

    “白鸽奉献给蓝天”,“岁月奉献给季节”,金江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寓言。如今,一条激情澎湃的金色大江波涛不再,一个充满哲理的聪慧大脑停止了思考。金江先生走了,他去和中国寓言的先哲们聚首了。我们永远怀念他,必当循着他指点的创作道路,努力,再努力。

    【作者简介】邱国鹰:(1944~)笔名蔚明,浙江洞头人。著有童话集《海洋民间童话故事》、寓言集《大象和蚂蚁》等100余万字。

    今年是“新中国寓言创作开篇人”金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近日,由温州市教育局、温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推出金江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纪念展。

    1. (1) 板块一:生平事迹

      作者在文中提到金老师“他是寓言界众人敬仰的伯乐”,请简要概括与之相关的典型事件。

      ①他用自己多年的稿费和积蓄,设立寓言文学奖。

      ④他积极扶持新人,为新人成长提供帮助。

    2. (2) 板块二:生活剪影,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表。

      品读典型细节

      例句

      我眼中的金先生

      “我”感受

      A.师母沙老师告诉我,好几个月了,金老师就这么躺着,每天一睡就是一二十个小时,连吃饭也是眯着眼睛,常常十几天不说一句话,只有谈到寓言,他有些反应。

      心酸

      B.会上,他坚持自己念完讲话稿,那虽然颤抖坚定的话语,那对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寄望,对寓言文学繁荣的期待,与会者无不动容,报以长久的掌声。

      虽身体不佳,但仍坚持念稿。

      品鉴文本语言

      ③赏析:从A或B中任选一句,联系上下文,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我的发现

      ④小语借助表格支架阅读这篇文章,这对你阅读回忆性散文这类文体有什么启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 (3) 板块三:师友共忆

      活动组织者计划用“‘金色的江’,永远让人忘不了”作为展览会海报的主题,你觉得合适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链接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一:

      金先生除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外,还是一个有博大情怀的大格局者。他的目光不仅仅停留在自己的创作上,而且还关注全市全省全国的文艺工作特别是儿童文学的创作。我们温州现在有以张鹤鸣、邱国鹰等先生为代表的优秀寓言作家群,能成为全国知名的寓言创作大市,和金先生的呕心沥血,悉心培育是分不开的。金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先躯者和奠基人。

      ——张思聪

      材料二:

      金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对关乎人民的大事很“顶真”。他是浙江省第七届人大代表、温州市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在省人大会议上就必须尽快建造金温铁路做过大会发言,又发动212位代表提出关于加速建造金温铁路的议案,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赏。作为市人大代表,鉴于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馆舍落伍,金先生曾呼吁新的三馆工程及早上马。

      ——卢礼阳

五、【裁一段情思】(30分)
  • 7. 作文。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洞头乡村之美,在于山野之间的天然美,在于产业富民的生活美,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真诚的质朴美。

    征稿要求:①家乡回忆。你可以回忆与亲人乡邻的过往,讲述温情质朴的人情美。②风景散文。你可以寻幽探胜,也可以于日常中发现乡村之风韵,描绘它的独特之美,抒发你的情致。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