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张家界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物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4-05-10 浏览次数:12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 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以下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汤姆逊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 B .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质子 C . 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β衰变,原子核内就失去一个电子 D . 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平均核子质量就越大
  • 2.  某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2s内,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B . 4s末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 C . 2~4s内与4~6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D . 8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 3.  如图所示,甲、乙两名滑板运动员在水平U型赛道上比赛,甲、乙先后从赛道边缘上的A点滑出,一段时间后再次滑入赛道,观察发现甲的滞空时间比乙长,运动过程中乙的最小速度比甲的最小速度大。不计空气阻力,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最大腾空高度相同 B . 甲从A点滑出时的初速度一定大于乙的初速度 C . 甲、乙从A点滑出时的初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D . 甲、乙再次滑入赛道的位置可能相同
  • 4.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若“问天实验舱”围绕地球在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问天实验舱”质量为 B . 漂浮在舱外的航天员加速度等于零 C . “问天实验舱”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小于 D . 若出舱活动期间蔡旭哲自由释放手中的工具,工具会立即高速离开航天员
  • 5.  如图所示,实线是沿 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 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波的波速是v=8m/s,根据图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横波若与频率为1.5Hz波相遇可能发生干涉 B . t=1s时刻,x=2m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振动 C . t=2.75s时刻x=4m处的质点位移为 D . 从t=2s到t=2.75s的时间内,x=4m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
  • 6.  如图所示,ABCD是边长为l的正三棱锥,虚线圆为三角形ABD的内切圆,M、N、P分别为BD、AB和AD边与圆的切点,O为圆心,正三棱锥的顶点A、B和D分别固定有电荷量为+Q、+Q和-Q的点电荷,则(  )

    A . 同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分别置于M、P两点的电势能不相等 B . 将质子由C移动到M,电势能减少 C . 将电子由P 移动到N,电场力做正功 D . M、P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 7.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在固定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弹簧恰好处于原长,A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 = tanθ,t = 0时刻给A一沿斜面向下的瞬时冲量,物块A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a、动能Ek、弹性势能Ep与路程s及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5分,共 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8.  人们常用“井底之蛙”形容见识短浅的人。如图所示,在一口较浅的枯井的正中间居住着一只青蛙,设井深为h且可视为圆柱体,井口的直径为 d=1.2m,水的折射率 , 当井水灌满时,青蛙恰好能够看到整个天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井深h=0.8m B . 青蛙能够看到整片天空,是因为光通过井口时发生了衍射 C . 当月亮位于天顶时,青蛙看到的月亮面积的大小为平地上的人看到的面积大小 D . 当井水灌满时,地面上的人看到的井深比实际要更浅
  • 9.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3,a、b端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正弦交流电,原线圈接入阻值为恒定不变的灯泡L,副线圈接入可变电阻R、理想电压表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3:1 B . ab端电压与可变电阻两端电压比为1:3 C . 若可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压表V示数变大 D . 当可变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时,可变电阻消耗的功率最大
  • 10.  如图所示,倾角的光滑斜面足够长,斜面上放有质量为、长度为的木板,A、B为木板的两个端点,在A端放有质量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和木板接触面粗糙,将物块与质量的重物通过轻质长绳相连,绕在固定在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上,不计滑轮处的摩擦。系统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

    A . 时,物块和木板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而作为一个整体运动 B . 时,物块和木板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而作为一个整体运动 C . 时,木板运动的加速度为 D . 时,物块经过从木板上滑下
  • 11. 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第一象限内,直线y=0与直线 y=x之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x轴下方有一直线CD与x轴平行且与x轴相距为a,x轴与直线CD之间(包含x轴)存在沿 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第三象限,直线 CD与直线 EF 之间存在磁感应强度也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纸面内有一束宽度为 a 的平行电子束,如图,沿y轴负方向射入第一象限的匀强磁场,各电子的速度随入射位置不同大小各不相等,电子束的左边界与y轴的距离也为a,经第一象限磁场偏转后发现所有电子都可以通过原点并进入 x轴下方的电场,最后所有电子都垂直于 EF 边界离开磁场。其中电子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e,电场强度大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子进入 x轴上方磁场前的最大速度 B . 电子经过直线CD时的最小速度 C . 速度最小的电子在第三象限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坐标( D . 直线 EF 的方程
三、实验题(12题6分,13 题9分)
  • 12.  研究表明转动物体也具有动能,称为转动动能,转动动能属于机械能。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来探究“转动动能与角速度的关系”。质量不可忽略的滑轮可绕固定光滑轴自由转动,轻质细绳绕在滑轮的边缘,另一端连接装有遮光片的小球,光电门位于遮光片正下方。每次实验小球距光电门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轻绳与滑轮之间不打滑。实验中测出了小球(含遮光片)的质量m、滑轮直径D、遮光片宽度d和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可忽略。

    1. (1) 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片宽度如图所示,则遮光片宽度d=mm。

    2. (2) 若小球下落过程中,小球和滑轮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释放小球时遮光片中心与光电门中心的高度差为h,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 则当遮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滑轮的转动动能。(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 (3) 改变重物释放高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得到表中所列数据。

      次数

      1

      2

      3

      4

      ω(rad/s)

      4.0

      8.0

      11.9

      19.7

      E(J)

      0.0010

      0.0040

      0.0089

      0.024

      由此可判断滑轮转动动能E与角速度ω的关系为____。

      A . B . C .
  • 13.  某同学家里就安装了一套太阳能庭院灯,科技小组的同学拆下了其中的光伏电池,欲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通过查阅铭牌,他们了解到电池规格为“12V 2Ω 6Ah”,高亮度LED照明灯的规格为“3W 10V”。
    1. (1) 实验室可提供的器材如下:

      ①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约为 2 Ω)

      ②电压表V(量程15 V,内阻约为 10 kΩ)

      ③滑动变阻器(0~20 Ω)

      ④电阻箱(最大阻值 99 Ω,最小分度 0.1 Ω)

      ⑤电阻箱(最大阻值 999 Ω,最小分度1 Ω)

      ⑥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及导线若干

    2. (2) 为测量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该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满偏;

      ②保持滑片P不动,把开关与1接通,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指针半偏,读出电阻箱的阻值 , 则可得电流表的内阻。 ,该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中电阻箱应选择  (选填“”或“”);

      ③闭合开关 , 把开关与2 接通,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记下多组电流表的示数I 和相应电压表的示数U;

      ④以U为纵坐标,I为横坐标,作出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斜率为k,纵截距为b,根据图线求得电动势E=,内阻r=

    3. (3) 在不计电流表内阻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测量电动势和内阻时电流表和电压表(选填“会”或“不会”)引起系统误差。
四、解答题(14题10分,15 题12分,16 题 15分)
  • 14.  肺活量是指在标准大气压。 下,人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体积。某高三男生用“吹气球法”粗测自己的肺活量等级。如图所示,该同学尽力吸气后,将全部气体吹入气球内并封住出气口(吹气前气球内部的空气可忽略不计)。若吹气后气球可看作半径r=10cm的球形,球内气体的压强 气体温度与环境温度 相同。 (取   , 绝对零度取-273 ℃)

    1. (1) 求该同学的肺活量;
    2. (2) 已知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体积 求该同学一口气吹出的空气分子数(保留3 位有效数字)。
  • 15.  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ab、cd被固定在水平面上,导轨间距L=0.6m,两导轨的左端用导线连接电阻R=10Ω,质量m=1kg、电阻r=2Ω的金属棒垂直于导轨静止在ef处并锁定;导轨及导线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磁场中,be=0.2m,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0.2s后金属棒解除锁定并同时给金属棒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6m/s,求:

    1. (1) 0.1~0.2s内R上产生的焦耳热;
    2. (2) 从t=0.2s后的整个过程中通过R的电荷量。
  • 16. 一游戏装置竖直截面如图所示,该装置由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倾角的直轨道AB、螺旋圆形轨道 BCDE、倾角的直轨道EF、水平直轨道 FG 组成。除FG 段外各段轨道均光滑。、且各处平滑连接。螺旋圆形轨道与轨道AB、EF 相切于B(E)处。 凹槽GHIJ底面HI 水平光滑、上面放有一无动力摆渡车,并紧靠在竖直侧壁GH 处,摆渡车上表面与直轨道下 FG、平台 JK所在的水平面高度差为已知螺旋圆形轨道半径B点高度为 1.2R,FG 长度HI长度摆渡车长度质量2kg,将一质量为m=1 kg的滑块从倾斜轨道AB上高度处静止释放,滑块在 FG段运动时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9倍,当滑块落到摆渡车上时不反弹,但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摆渡车碰到竖直侧壁IJ立即反弹但速度大小不变,滑块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1. (1) 求滑块过 C点的速度大小vc和滑块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Fc;
    2. (2) 若在滑块落到摆渡车上的瞬间,工人立刻推动摆渡车,使得摆渡车立刻获得与滑块水平方向速度相同的速度,此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始终不脱离摆渡车,求滑块与摆渡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需要满足的条件;
    3. (3) 在(2)的条件下,求摆渡车与滑块组成的系统在从一起开始运动到第 4 次碰撞后所损失的机械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