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基础知识(共8分)
  •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亮(liáo) 地(tǎn)  随声附(hè) B . (mù) 乳(fǔ)   美不收(shèng) C . (gài) 护(bì)   咄逼人(duō) D . (niǎn) 晕(xuàn) 惊慌失(cuò)
  •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怪有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诞不惊。 B . 他对技术精益求精,这对于一般见异思迁的人是极好的教训。 C . 我在曾经干旱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反映。 D . 我们都为它提心掉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问。
  • 3.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文学具有神奇的力量:它能给干涸的心灵带来淅淅沥沥的瓢泼甘霖,让心中的不毛之地变为花团锦簇的世界,使人的奋斗勇气油然而生

    A . 淅淅沥沥 B . 不毛之地 C . 花团锦簇 D . 油然而生
  •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双腿瘫痪后,使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B . 一个九年前的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C . 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起蜜蜂了。 D . 孩子们的笑脸又在热闹的乡村聚会飘荡。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 5.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节选自《寓言四则》)

    1.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氏穿井得一人 穿:开凿 B . 之若此 闻:消息 C . 躇步跐蹈 若:好像 D . 其人然大喜 舍:同“释”,消除
    2. (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闻传之者 学不思则罔 B . 非得一人井中也 其一犬坐 C . 人曰 屠户 乃奔倚 D . 者曰 夫君子
    3. (3) 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A . 国都里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也)询问了这件事。 B . 全国上下的人都知道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 C . 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也)知道了这件事。 D . 全国上下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宋国国君(也)询问了这件事。
    4. (4) 下列内容属于两个选段都写到的是( ) 
      A . 解除疑惑 B . 消除顾虑 C . 化解危机 D . 破除谣言
三、诗歌鉴赏和名著阅读(共4分)
  • 6. 下列表述与诗中情感不符的一项是(  )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A . 眷念往昔美好 B . 感慨时世变迁 C . 批判奢靡享乐 D . 悲叹身世沉沦
  • 7. 下列人物中最能体现《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和《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的一项是(  )
    A . 衍太太和铁扇公主 B . 阿长和孙悟空 C . 陈莲河和猪八戒 D . 范爱农和唐僧
四、默写(共6分)
  • 8.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学而》)

      ②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③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2) 请在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任选一首,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 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百草园内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美女蛇被它治死了。

        ⑤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

        ⑥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最适宜捕鸟。等到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⑦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又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

        ⑧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 ……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删改)

    1. (1) 选文第①段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文中写了哪些“乐”事?请联系选文分条作答。
    2. (2) 有人认为选文第⑦段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请简述观点及理由。
    3. (3) 选文第⑧段画线处重复使用“也许是”形成排比,这样写有何用意?请联系选文简要作答。
  • 1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吃瓜

    梁衡

           ①不知为什么,现在有一个网络流行语,把看热闹名为“吃瓜”,看热闹的人叫“吃瓜群众”。此瓜远非彼瓜,今瓜已非昔瓜,这个瓜已完全变异了。这倒让我想起当年吃真瓜的味道。

           ②我八岁以前是在农村度过的,只留下了吃西瓜的记忆。那时,有一种很好的奖励是跟着大人去看瓜。看瓜也吃瓜,汁多解渴,但乐趣却在瓜外。后半夜躺在瓜棚里,天边银月如钩,田野里虫鸣唧唧。如有幸看到远处夜行的动物,多半是狐狸,那两盏灯一样的眼睛直瞪着瓜棚,只这一点奇事就够你回去对小伙伴们吹上半年。有一次,我还赶上看十几个大人挑灯夜战在瓜地里掏獾子。不是像闰土讲给鲁迅那样的用叉子去叉,而是找见它的窝用水灌。被水灌出来的獾子肥肥胖胖的,像一头小猪。大人们高兴地把它捆在一根棍子上抬着,说回去炼獾子油,这是冬天治手脚皴裂的秘制润肤膏。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西瓜不但是调剂生活的奢侈品,亦是一个孩子记忆中的特殊风景。

          ③我吃瓜经历中的第二次高潮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不久。青年气盛,我背井离乡来到内蒙古巴盟。此地别无所长,唯产一种叫“华莱士”的蜜瓜,金黄色,滚圆,比足球略小一圈,熟透后,瓜瓤白中带绿如翡翠。它不像西瓜那样多汁多水,肉质成果冻状,细腻浓香,闭上眼睛咬一口,像是在吃蜂蜜。吃过后上下唇粘一起,甜得化不开,要取清水漱口。当地气候恶劣,浩浩乎平沙无垠,风起时尘暴蔽日,当面不见人影。我一个人来到这个沙窝子里,举目无亲,聊以慰藉者唯有这“华莱士”瓜。还有一种冬瓜,它不是菜瓜,长条状,是要晚收的,随意放到房内墙根处或水缸后面不去理它。到了冬腊月,它早已悄悄化作一包蜜水,用手轻轻拍一下,能看到瓜皮下汁水的流动。这时不能用刀了,要用一个空心草秆吸食。____ 。盘腿坐在滚烫的热炕上,吃完白水煮羊肉,浑身冒汗,甩掉老羊皮袄,小心捧过一个冬瓜,吸一口凉透肺腑,甜蜜惊喜,耳聪目明。

           ④后来还有一次痛快地吃瓜,是1983年到新疆吃哈密瓜了。在石河子采访时正赶上国庆节,那天团场招待所的大院里就剩下我们两个北京来的小记者。朴实的主人不好意思地说,放假了招待不周,吃吃瓜赏赏景,就热情地往我们的房间里倒了一大麻袋蜜瓜,盛情难却,也吃得酣畅淋漓。几十年过去了,天山秋色全不记,唯留温暖在心间。

          ⑤离开巴盟40年后我回去过一次,又吃了一回“华莱士”,但吃不到当年的那个味道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人说世事之变如沧桑,一块瓜里也有沧桑变化啊,令人怅然!

          ⑥后来,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今瓜已非昔瓜,早成了商品瓜;二是地头瓜变成了城里瓜。对瓜来说,离地一天,味减一半,暗失美感。原来,人与瓜的初恋只能是在瓜地里。世间之物瞬息万变,人生的许多美好只能有一次,过后唯有存在记忆里。如今凭栏远眺,也有瓜相伴,却无甚期许。南宋词人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回味人生不同年龄段听雨的感觉,吃瓜何尝不是这样,遂仿其调填《吃瓜》一阕:

          ⑦少年吃瓜瓜棚中,枕瓜听虫声。青年吃瓜边塞外,大漠孤烟,味浓伴豪情。而今吃瓜高楼上,淡而无味也。风沙瓜香都无影,侧耳遥闻闹市车马声。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1) 作者在第①段说“我想起当年吃真瓜的味道”,这“真瓜的味道”除了瓜本身外,还具体指什么?请联系全文,分点概括作答。
    2. (2) 文章第③段空缺处原有一处描写,下面哪一句更适合填入?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
      A . 外面凉风习习,屋内瓢灯烁烁。 B . 外面飞雪团团,屋内炉火熊熊。
    3. (3) 文章第⑤段写“我”离开巴盟40年后又回去的经历,有何用意?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 (4) 文末作者仿填了《吃瓜》一阕,这样结尾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六、语言运用(共9分)
  • 11. 下面是一组有关网络流行语“吃瓜”的材料。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以下是“吃瓜”的表情图案,请结合思维导图的提示,补全空缺处。

    2. (2) 请在下面语段空缺处补写词语,注意语意的连贯。

       在生活中,“吃瓜”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行为多数时候会被批判。① 根据心理学观点来看,人们还可以通过它获取外界信息。那些正面有效的信息,可以促使人的体内分泌内啡肽等“快乐激素”,② 提升我们的生活幸福感。③ ,有些好“瓜”还是可以吃的。

    3. (3) 下面关于“吃瓜”的言论在内容和表达上存在问题,请任选一则,参考示例,进行修改。

      ①人人都有“小喇叭”,人人皆可随意说话。

      ②不管什么瓜,吃到笑哈哈。

      示例:只有吃得瓜中瓜,才能成为消息大咖。

      修改为:吃瓜为了学习,获益才是目的。

七、作文(共40分)
  • 12. 前面《吃瓜》一文中,梁衡先生这样写道:“人生的许多美好只能有一次,过后唯有存在记忆里。”

     你的记忆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美好呢?请以“记忆里的美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