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共45分。1~15小题,每小题2分:16~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一篇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   )
    A . 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 . 深埋处理废旧电池 C .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D . 捕集、利用和封存
  • 2. 图中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固体粉末 B . 滴加液体 C . 倾倒液体 D . 闻药品气味
  • 3. (2023·福建)  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
    A . 海水晒盐 B . 干冰制冷 C . 风力发电 D . 火箭发射
  • 4. (2023九上·苏州月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物承载着文明的记忆。下列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中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
    A . 清代瓷盘 B . 明代书轴 C . 西周铜鼎 D . 宋代石函
  • 5.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B .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C . 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 D . 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6.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B . 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C . 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D . 用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
  • 7.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衣:服装面料中的涤纶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 . 食:碘盐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可预防贫血 C . 住:洗涤剂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其原理是乳化 D . 行:航空煤油是飞机专用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 8. 化肥和农药对农业增产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磷酸二氢铵属于磷肥 B . 碳酸氢铵需密封保存于阴凉处 C . 改善植物叶片发黄,应施用钾肥 D . 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钾和尿素[]
  • 9.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 两个氦原子:   B . 钠原子: C . 甲烷分子: D . 钠原子:
  • 10. 大量的金属材料应用于航天科技。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铜比黄铜的硬度大 B . 不要用钢刷擦洗铝制品 C . 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 . 合金中一定不含非金属元素
  • 11. 将一个大烧杯罩在分别盛有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烧杯上方(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成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氨分子不断运动,部分扩散到酚酞溶液中 B . 升高氨水温度,能缩短酚酞溶液变红的时间 C . 氨溶于水后,溶液中的使酚酞溶液变红 D . 只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
  • 12. 下列化学事实对应的化学原理错误的是(   )

    选项

    化学事实

    化学原理

    A

    同一杯糖水的浓度处处相同

    溶液具有均一性

    B

    小苏打能消除发酵面团中的酸味

    小苏打能与酸反应

    C

    电解水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

    D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实验现象是进行实验推理的重要事实证据。对如图所示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无明显现象 B . 产生淡蓝色火焰 C . 拧紧瓶盖后振荡,塑料瓶变瘪 D . ①②两瓶中石灰水变浑程度相同
  • 14.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还原性

    冶炼金属

    B

    石墨

    质软、灰黑色

    作电极

    C

    熟石灰

    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D

    稀硫酸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冰和干冰都属于氧化物 B . 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C . 氢气和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D . 碳酸钙和淀粉都属于有机物
  • 16.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X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 B . 该化学反应前后,共有四种物质属于盐 C . 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 D . 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7. 对图中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红磷少量,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没有影响 B . 乙:①②实验对比,可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C . 丙:平衡的天平一段时间后指针偏右,说明烧碱有腐蚀性 D . 丁: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说明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棉纤维

    灼烧,闻气味

    B

    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C

    鉴别

    火焰上方分别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

    D

    除去NaCl溶液中的

    加入适量的KOH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30g、30g固体M,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的溶解度:乙>甲 B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C . 甲、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可能相等 D . 甲、丙烧杯中一定都为不饱和溶液
  • 20. 将混合物a g放入试管中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M点时,开始发生反应 B . N点时,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 C . P→Q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逐渐增大 D . 混合物中的质量为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32分)
  • 21. 纸火锅(如图所示)已经悄然兴起。纸火锅精巧漂亮,使用时无烟、无味,且可吸收汤中多余的油脂,汤底清爽,久煮的食物可保留原本的鲜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火锅内煮有白菜、羊肉、面条三种食物,其中富含糖类的食物是
    2. (2) 纸火锅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给纸火锅内食材加热过程中,酒精燃烧时的能转化为食材的内能。
    3. (3) 纸火锅内的汤汁沸腾,但与火接触的纸却没有燃烧,原因是
    4. (4) 吃完火锅后用盖子把固体酒精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22.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挤压胶头滴管,将水滴入铁槽。滴水前,两瓶中的白磷都不燃烧;滴水后,两瓶中的白磷都燃烧。(滴入铁槽内水的体积忽略不计)

    1. (1)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该实验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
    3. (3) 实验利用了铁的物理性质是
    4. (4) “向固体氢氧化钠中加水”和“向生石灰中加水”都发生了温度变化,两者的原理(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5. (5) 白磷熄灭,集气瓶恢复到室温后,甲、乙装置气球的状态____(填选项)。
      A . 甲膨胀,乙变瘪 B . 甲变瘪,乙膨胀 C . 都变瘪 D . 都膨胀
  • 23.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 (1) 甲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该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蜡烛燃烧过程中,燃烧掉的蜡烛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
    2. (2) 乙是探究金属活动性的实验。将金属X插入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当观察到溶液变成浅绿色后取出X,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粉,一段时间后,溶液浅绿色消失。金属X为。由实验可知X、Ag、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实验结束后,烧杯溶液中(填“有”或“无”)
  • 24.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NaCl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计算精盐产率的实验,并用提纯后的精盐配制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一】粗盐提纯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如图是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

      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称取粗盐20g量取足量的水、(填操作序号),进而计算精盐产率。若回收精盐的质量为17g,则精盐的产率为
    3. (3) 操作③中的错误是。同学们按照图中所示操作进行实验,除操作③外其他操作均正确,则精盐的产率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4. (4) 【实验二】配制一定量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配制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在25g水中至少加入NaClg,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应选用(选填“10”、“50”或“100”)mL量筒。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的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5. (5) 小丽在称取NaCl质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____(填字母序号)。
      A . 增加适量NaCl B . 减少适量NaCl C . 增加砝码 D . 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 25. A~L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如图是第一学习小组的同学建构的以C为核心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D、L属于盐,D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L由三种元素组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D的化学式为
    2. (2) C的一种用途是
    3. (3) 符合反应①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符合反应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7分。)
  • 26.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仪器M的名称
    2. (2) 若选用甲进行实验室制取 , 则药品X、Y分别为,若选用乙检验 , 则乙中盛放的药品为
    3. (3) 若选用甲进行实验室制取 ,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乙干燥 , 则乙中盛放的药品为。若选用乙排空气法收集 , 则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 (4) 若选用甲进行实验室制取 , 下列药品X、Y最好选用(填选项)。

      A.镁片和稀盐酸            B.铜片和稀硫酸            C.氧化铁和稀盐酸        D.锌粒和稀硫酸

      若选用乙排水法收集 , 则氢气应从口通入。(选填“a”或“b”)

  • 27. 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夏商时期。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是铜绿)。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铜绿的组成”进行了探究,并结合铜绿的组成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铜绿能与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②铜绿受热易分解。

    探究Ⅰ:探究铜绿的组成。

    【实验1】小红取少量铜绿、适量稀盐酸于下图的反应装置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成蓝色。

    1. (1)

      探究Ⅰ:探究铜绿的组成。

      【实验1】小红取少量铜绿、适量稀盐酸于下图的反应装置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成蓝色。

      小红选用的反应装置为图中的(填字母)。
    2. (2) 【论证推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红认为铜绿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 , 小刚则认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也可能来自装置中的空气。为了排除小刚的推测,应补充的实验及现象是

    3. (3) 小红的实验方案说明铜绿中含有原子团,进而说明铜绿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
    4. (4) 试管中的溶液变成蓝色,说明铜绿中含有元素。
    5. (5) 【实验2】小明选用图中的装置A进行实验,取干燥的铜绿加热后,试管内壁出现水雾,说明铜绿中含有氢元素。同时观察到试管中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小明猜想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

      【验证猜想】

      小明从装置A中取少量黑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搅拌,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从而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6) 【得出结论】铜绿由铜、碳、氢、氧四种元素组成。从老师那里获知铜绿的化学式为

      【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组成,同学们认为金属铜生锈的条件除需有外,还必须有

      探究Ⅱ:是否为金属铜生锈的必要条件?

      【实验3】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一段时间后,集气瓶甲中的铜片不生锈,集气瓶乙中的铜片生锈,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正确。则集气瓶甲中的物质X和集气瓶乙中的物质Y分别是

       

    7. (7) 【分析拓展】

      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铜绿[]的过程。在此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四、计算应用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6分。)
  • 28. 为了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该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实验中测定的数据如图所示(盐酸挥发忽略不计)。

    请计算:

    1. (1) 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g。
    2. (2) 该稀盐酸中溶质的溶质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