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4-29 浏览次数: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共19分)
  • 1. 下面是小华同学整理的字音字形笔记,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读,如:“旌旗(shēng)”不要读成“旌旗(jīng)”、“纤维(qiān)不要读成

    “纤维(xiān)”。

    B . 注意多音字的辨析,如:“悄然(qiǎo)”不要读成“悄然(qiāo)”,“记载(zǎi)”不要读成“记载(zài)”。 C . 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推祟”应写成“推崇”,“料俏”应写成“料峭”。 D . 注意成语字形的书写,如“重峦叠障”应写成“重峦叠嶂”、“无动于中”应写成“无动于衷”。
  • 2.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这里原本是荒废的山坡地,学校因地制宜,将它开发成学生体力训练场。 B . 元旦节,在五一商圈游玩的人摩肩接踵 , 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C . 电影《三大队》的演员凭着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D . 春天来了,高山的冰雪融化,滔滔河水络绎不绝地奔流而去。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B . 有信心,有恒心,有勇气,有实干精神,这是我们能否走出逆境的关键。 C . 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只有不断接纳百川,才可能长存风华。 D . 这是我们的家乡,请大家自觉保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
  •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全书一百三十篇。 B .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C . 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始龀”是指七八岁的儿童,“弱冠”是指男子二十岁。 D . 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见,《愚公移山》一文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句中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南岸。
  • 5. 文学社开展“阅读经典篇目,赓续前行力量”主题文化活动,小华想将最近阅读的经典整理归类,请你帮忙填空。

    情思

    诗词名句

    作者与出处

    东篱菊花,赠我悠然意趣

    陶渊明《饮酒》

    花开鸟鸣,着我苦闷忧愁

    杜甫《春望》

    借用典故,抒发报国之志

    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养浩然气,立志做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孟子《富贵不能淫》

    残花归燕,见证年华飞逝

    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二、阅读与理解(共51分)
  • 6. 古诗阅读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③,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④急为破幽燕。

    【注释】①杜甫为避安史之乱,离开家乡洛阳颠沛至成都,于上元元年创作此诗。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④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当时李光弼大破史思明叛军,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 (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中“ 四千里 ”“五六年 ”,以数量词极言离家之远,战乱之久。 B . 颔联第一句描述蜀中草木由盛变衰,承接上句暗示诗人已流落蜀中多年。 C .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 ”的反常细节描写,委婉表达无限情思。 D . 尾联写杜甫因听到唐军没有乘胜迫击而感到着急。
    2. (2) 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7. 古文阅读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 , 我任之。”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1. (1) 下面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值”有“面对,遇到”“价值”“执”等义项,“值岁荒”中的“值”应为“遇到”之意。 B . “人相食”中的“食”与“弱肉强食”中的“食”意思相同。 C . “或阻之”中的“或”和“或王命急宣”(《三峡》)中的“或”意思相同。 D . “以画竹、兰为长”中的“以”和“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以”意思用法不同。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B .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C .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D . 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4. (4) 郑板桥去任之日,父老沿途相送。请根据文段分析,郑板桥受百姓爱戴的原因。
  • 8.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如何成为一个“学霸”

    ①“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学霸在先天方面可能有一些优势,但是,在心理学家眼中,学霸之所以为学霸,正确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是最重要的原因。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②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

    ③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会记得更牢。所以,我们应打破教条式接受知识的习惯,对学到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④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

    ⑤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心理学界早就流传一句话:只要能付诸比喻和联想,使其“可见”,就没有记不住理解不了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画面、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是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⑥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

    ⑦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做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和记忆。1906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说过:“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巩固作用。

    ⑧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

    ⑨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记住大部分内容,但是没有前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小时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要好得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⑩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

    ⑪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同时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一类习题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选自《百科知识》,有改编)

    1. (1)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项是( )
      A . 真正的“理解”需要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解释新的知识,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B . 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刷题。 C . 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同时也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 D . 交叉学习有助于让学生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明确地区分。
    2.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成为一个‘学霸’的学习方法”。 B . 第⑦段“一般而言,从内部进行主动回忆比从外部吸收的印象要深。”一句中的“一般而言”删除后,原文意思没有发生变化。 C . 第⑨段“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小时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一句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D . 本文先介绍了“学霸”的含义,再分别介绍了“详尽发问法”“心理意象法”“习题检测法”“分散学习法”

      “交叉学习法”五种经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

    3. (3) 阅读“链接材料”,具体分析学霸小益用到了选文中哪些学习方法。

      链接材料:

      学霸小益的作息时间表(部分)

      6:40﹣7:00

      起床

      7:00﹣7:10

      背诵一篇英语短文

      7:10﹣7:30

      早餐

      7:30﹣7:50

      识记十个英语单词

      挑战一道数学易错题

      7:

      40﹣12:

      00

      上课

      12:

      10﹣12:

      20

      学习英语语法

      12:

      20﹣12:

      40

      午餐

      12:

      40﹣12:

      50

      背诵一首古诗

      12:

      50﹣14:

      00

      午休

      14:

      00﹣14:

      20

      阅读名著片段

  • 9. 文学类文本阅读

    谢谢你允我回报

    ①探视之后,我离开重症监护室,走出医院,走到附近的商厦——我想给他买块表。

    ②在专柜前选中一款机械表:银色表盘,金属表链。我确定他喜欢,别问为什么,他没说过,但我就是知道。价位适中,不算昂贵,否则他会心疼钱;也不算便宜,否则我会心疼给他的不够好。这样的选择,可以让我和他都心安。付款后,让营业员将表链拆掉两个扣。我知道他手腕的尺寸,也知道他喜欢将手表略宽松地环在腕上,可以不时轻轻晃晃。包装盒精美宽大,我将它抱在胸前,走回医院。

    ③这是他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的第三天,状况并没有明显好转。家人都在做最坏的打算,但我却坚信他会醒过来。我只想他醒来时对他说:“爸,给,你要的手表。”

    ④没错,这块腕表,是他入院前要过的。一次吃晚饭时,他半开玩笑说:“闺女,看我这表该换换了!年头太长,越来越不准了,每天都会差个两分钟。”我不假思索,当即应允:“买。”过了一会儿才笑着反问:“干嘛又让我买?”他呵呵地笑:“最近你不是刚赚了稿费嘛,还不好好孝敬孝敬你爸?”入口的米饭喷了一桌子,我哈哈大笑:“爸,你也太有心计了!”

    ⑤是的,爸爸有心计,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我的软肋在哪儿,一戳就中。我的软肋连我妈都知道,她常说:“欠你爸的,迟早是要还的。”

    ⑥没错,我欠他的。在我成长的那么多年,仅是物质的亏欠便不计其数。

    ⑦读初二时,小城里富裕人家的姑娘流行骑那种彩色变速车。班里有了第一辆,我眼热不已。回来一说,我妈眼睛瞪得老大:“那么贵,咱可买不起!”他半天不语,然后静静看向我又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买。”然后真就买了。为此,全家人集体节衣缩食两个月。工作之余一向喜欢种花养草的他,还去一家修理厂打了两个月短工。

    ⑧这并不是特殊事例,而是常态。在我成长的年代,生活并不丰裕,但他总是倾其所有宠我爱我。

    ⑨所以,早到了该还的时候了。

    ⑩他也拿捏住了这一点,于是这些年,我和他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⑪“闺女,这手机按键不大好用了。”

    ⑫“换。”

    ⑬“闺女,今天上街看到一种电动车又轻便又好看。”

    ⑭“买。”

    ⑮“闺女,对门你李伯伯的儿子给他买了个按摩椅,看着挺好的。”

    ⑯“买。”

    ⑰我妈总嫌他向闺女要这要那,而我明白,从前他的给,现在他的要,其实都是对我的好——他知道,如果不给我宠爱他的机会,我此生怎会安心?所以,他只管笑呵呵地要,我只管翻着白眼给,从来没有多余环节。

    ⑱还记得他第一次跟我要的是一顶“只有在大城市才能买到的毛呢礼帽”。当时,我几乎跑遍了大大小小的商场,好不容易才寻到他想要的那一款。付账,将礼帽小心装好。我松了口气,然后想象他戴上这顶礼帽的模样,想象他欣喜得犹如一个孩子得到心爱玩具的眼神,我突然被一种庞大的幸福感击中了。

    ⑲这种幸福感从不曾有,又无法言语,是任何一种快乐都不能代替的。而这种幸福感,他早早就知道了吧?在那些年,他绞尽脑汁又倾尽一切宠爱我的时候,曾经一一享受过吧?所以,他要把这种幸福传递到我手中,让我一遍遍感受和重温。

    ⑳我只想说,他做父亲的智慧超过很多人。我见过太多父母为子女含辛茹苦倾尽一切,却舍不得让孩子分担分毫;我见过太多父母把一生的苦难尝尽,却舍不得分享子女人生的甘甜,拒绝子女的付出……可是我,从来都不认可这种做法。在适当的时候索取回报,这正是他的智慧,也是他给予我的额外的恩赐。

    只是这一次,手表还没来得及买,他就被查出食道癌,手术后当晚因肺部感染被送入重症监护室。

    那晚,我在监护室外空寂的走廊中坐了很久,把刚买回的新腕表放在耳边,听指针“嗒嗒”的声音,像心跳……

    他是在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第六天醒过来的。医生都说是奇迹。

    我并不这样想。

    回到普通病房后,我拿出腕表递到他眼前:“爸,给,你要的手表。”他抬起左手手臂,示意我帮他戴上。戴好后,他轻轻晃晃,咧开嘴笑了。我看着他,76岁的勇敢的他,勇敢地醒过来,谢谢你,让我还可以继续偿还我的所欠,回报他的付出。

    压制了许久的眼泪突然而至。

    (取材于海宁的同名文章)

    1. (1) 文章主要写了4件事,请根据表格中的提示,简要概括其余两件事。

      段落

      主要内容概括

      ①﹣⑤

      事件1:爸爸重病住院,我给他买表。

      ⑥﹣⑧

      事件2:

      ⑨﹣⑳

      事件3:爸爸向我索要东西,我总是痛快地买给他。

      ④﹣④

      事件4:

    2.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以下句子。

      他半天不语,然后静静看向我又失落又不甘的眼神,只说了一个字:“买。”

    3. (3) 题目“谢谢你允我回报”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0. 名著阅读
    1. (1) 班级读书漂流活动中,大家纷纷在读书卡片上写下自己阅读《昆虫记》的收获,下列同学留言中,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昆虫记》读书漂流卡

      选项

      阅读收获

      A

      法布尔将自己对昆虫的热爱融入研究和写作中,在《昆虫记》中描写为儿女操碎了心的小甲虫,用生命高歌的蝉,都倾注了作者的真情。

      B

      在荒石园中,法布尔几十年如一日,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真实记录了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获得了很多新发现,填补了当时昆虫学的很多空白。

      C

      《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法布尔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无形中指引着人类重新认识自己。

      D

      螳螂可以用嘴巴作剪刀,靠眼睛和身体的转动,剪下大小适当的小叶片作巢穴的盖子,它们在“科技”方面创造的奇迹令我叹服。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班级举行《昆虫记》读书活动,请根据你对《昆虫记》语言特色的了解,对【甲】【乙】两个文段哪一个出自法布尔之手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甲】豌豆象在最近的那颗豆粒上安顿下来。我用放大镜观察它,同时观察它的豌豆地球。它在豌豆球面上垂直地挖出一个井坑。我曾看见过一些幼虫半个身子下到井坑中去,后半身则在井坑外边蹬踢加力。一会儿,幼虫不

      见了,钻进了自个儿的家中。

      【乙】豌豆象小小的一团,趴着直打呵欠:“今天的太阳也太毒了,都没办法让人工作啦。得啦!不用工作了,先睡一觉吧。等太阳下山后,我们再起来干活。”豌豆象一边这么嘟囔着,一边就钻进叶子底下睡大觉啦!

三、表达与写作(共50分)
  • 11.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有的让我们学会珍惜,有的让我们学会理解,有的让我们学会拼搏,有的让我们学会承担……用心用情,去记录故事,去感悟成长。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 , 以“学会”为题,完成一篇记叙文。

    写作要求:

    ①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作;

    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