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练卷(24.封建时代的欧洲)

更新时间:2024-04-01 浏览次数:26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一时期的成就?(  )
    A . B . C . D .
  • 2.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如图历史人物图片,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 . 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B . 希腊城邦的兴衰 C . 法兰克王国的兴衰 D .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 3. (2022九上·南山期末) 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B . 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C . 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D . 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 4. (2023九上·香洲期末) 2022年,法国图卢兹地区新发现的一份中世纪文献记载, “为臣者要脱帽、下跪并不能随身携带武器,把自己的双手放到封君合拢的双手之中,并宣誓: ‘自此以后我将追随您左右,成为您的人。’ ”该文献可用于研究( )
    A . 中央集权制度 B . 公社制度 C . 封君封臣制度 D . 代议制度
  • 5.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5至 11世纪之间,与拜占庭帝国相比,西方是原始的、无足轻重的,但是,在这几个世纪中,西方正在为一个新文明奠定基础,而拜占庭却在靠其辉煌的、又令人无法忍受的遗产生存。直到其1453年声誉扫地、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作者认为拜占庭文化的特点是 ( )
    A . 兼收并蓄 B . 承前启后 C . 守旧保守 D . 野蛮落后
  • 6. 西欧庄园由领主住所、村舍、教堂、耕地、水磨房等设施组成; 在庄园里领主对农奴行使征税权等,拥有武装力量和控制灵魂的教堂。这反映了庄园( )
    A . 是近代欧洲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B . 是领主统治下独立自主的政治组织 C . 是封闭的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 是经济生产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
  • 7. 随着当时商人之间的纠纷增多,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不受侵害,无数商人开始对法学类大学的兴办提供坚实支持。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的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则得到有力保障。由此可见,中世纪的大学( )
    A .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B . 传承了欧洲的古典文化 C . 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 D . 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 8. 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 )
    A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 自由城市一定是自治城市,自治城市不一定自由城市 D . 大学是“中世纪欧洲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 9. 东罗马帝国时期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下列选项中解释正确的( )

    ①《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这4部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②是查士丁尼皇帝主持编纂的

    ③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④《罗马民法大全》否认奴隶制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4九上·自贡期末) 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的设置(    )
    A . 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 . 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 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D .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11. (2024九上·自贡期末)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封君和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重要的仪式。封臣要对封君忠诚,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

    A . 都维护封建贵族的统治 B . 都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C . 都体现广大人民的需要 D . 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12. (2023九上·内江期末) 843年,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个帝国是( )
    A . 西罗马帝国 B . 查理曼帝国 C . 法兰克王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13. “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给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 )
    A . 古代印度河流域 B . 中世纪的欧洲 C . 封建社会的日本 D . 古代两河流域
  • 14. (2023九上·潮南期末) 在古代罗马,担任法官的官员一般都不是专业的法学家,不熟悉法律。而早期的罗马法又简略晦涩,私人法学家的意见便是在案件的裁决中备受重视,不仅被采用,甚至还编入法典,成为法律。这反映了古代罗马( )
    A . 法律体系日趋完备 B . 立法过程主观随意性强 C . 司法范围不断拓展 D . 法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15. (2023九上·潮南期末) 1275年约克福德庄园法庭留下这样的记录:法院判决农奴约翰诬告农奴托马斯,对约翰罚款6里拉8第纳尔;小管家吉姆未按要求出席法庭,被罚款12第纳尔。这份记录反映了庄园法庭惩罚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是(    )
    A . 处以罚金 B . 处以刑罚 C . 缴纳实物地租 D . 缴纳劳役地租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封建时代年代尺。

    材料二:起源于莱茵河下游的法兰克人在5世纪移居高卢北部,直到杰出的国王克洛维联合各部落....形成王国。克洛维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皈依了天主教,使他赢得教皇的支持。即便是克洛维及其继任者抱有恢复帝国的梦想,但在来自南方的穆斯林、中亚的游牧民族马扎尔人,还有北欧的维京人夹击下,10世纪成为欧洲最黑暗的时期。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000年起,西欧迎来了吉日良辰。中世纪中期,欧洲的人口稳步增长。到1300年时,欧洲的人口已是1000年的两倍...许多人也住在城市和城镇里...到处建起教堂,并由神职人员延伸至为国家和教会服务的大学人才,欧洲在几个世纪里从一个文盲社会变成了有文化的社会。

    ——摘编自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1. (1) 根据所学知识,将▲处补充完整。
    2.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促成“1000年起,西欧迎来吉日良辰”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