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17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7七上·卢龙期中) 下列关于生物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B .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 . 生物学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 D . 生物科学的发展与其他科学的发展无关
  • 2. 某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学校池塘中的池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下列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为生物的依据的是( )
    A . 具有应激性 B . 能生长和繁殖 C . 能新陈代谢 D . 个体小且为绿色
  • 3. (2021七上·黑龙江期末)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个池塘 B . 一块农田 C . 一条河流 D . 一群绵羊
  • 4. 植物界的“活化石”,巴中市树——巴山水青冈,主要分布在南江县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内。该保护区内还分布有米心水青冈、亮叶水青冈和长柄水青冈等多个树种,它们共同构成绚丽的光雾彩林。这体现了( )
    A . 遗传多样性 B . 物种多样性 C . 生物数量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多样性
  • 5. 黄鼠狼碰到敌害在奔逃的同时,能从臭腺中迸射出一股臭不可忍的分泌物。假如追敌被这种分泌物射中头部的话,就会引起中毒,轻者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严重的还会倒地昏迷不醒。这一事实说明( )
    A . 生物能够生长繁殖 B . 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C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6. (2014·海南) 某小组在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时,探究结果记录如下.依据下表分析,鼠妇生存的适宜环境条件是(  )

    地  点

    鼠妇只数

    干净明亮的校道上

    0

    宿舍水槽边的石头下

    19

    花园内潮湿的花盆底下

    23

    操场干草地中

    1

    A . 阳光充足 B . 阴暗潮湿 C . 空气清新 D . 高温干燥
  • 7. “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这句农谚描述的影响稻谷生长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
    A . 温度 B . 水分 C . 阳光 D . 土壤
  • 8. 据测算,人的指纹相同概率为150亿分之一,因此常用来识别身份。指纹与人的DNA分子有关。发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
    A . 哈维 B . 达尔文 C . 林奈 D . 沃森和克里克
  • 9. 显微镜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下图均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其中细胞类别判断错误的是( )

                            

    A . 口腔上皮细胞 B . 血细胞 C . 蚕豆叶表皮细胞 D . 根尖细胞
  • 10. 无论身体庞大的大象还是小巧灵动的老鼠,其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时都会停止生长。这一现象对生物生命活动的意义在于( )
    A . 能保证细胞更容易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 . 能保证细胞更容易分裂,使数目增多 C . 能保证细胞更容易分化,使功能增强 D . 能保证细胞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 11. 用台盼蓝染液对动物细胞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这是因为活细胞的某一结构会阻挡台盼蓝进入细胞内,该结构是( )
    A . 液泡 B . 细胞壁 C . 细胞膜 D . 细胞核
  • 12. 科学家将单细胞生物变形虫分割成两块,一部分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部分为无核的细胞质团。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有核部分正常生长,无核部分不久便死亡。由此说明( )
    A . 细胞核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结构 B . 细胞核能够自动地一分为二 C . 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变异有关 D . 细胞核可独立于细胞外起作用
  • 13. 图表示细胞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b是细胞分裂,c是细胞分化 B . ③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一样多 C . ⑤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相等 D . 通过a、b、c过程可以形成多种细胞
  • 14. 鸡爪中含有较多肌腱和韧带,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肌腱和韧带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肌腱和韧带属( )
    A . 结缔组织 B . 上皮组织 C . 神经组织 D . 肌肉组织
  • 15. 如图表示油菜植株的六大器官,下列选项中都属于营养器官的一组是( )

    A . ①③⑥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 16.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 . 整个植物体 B . 所有绿色部分 C . 只有茎和叶 D . 只有绿叶
  • 17. 王莲,别名亚马孙王莲,其叶巨大,直径可达2米,小孩可立于其上而不沉。王莲叶片的结构主要包括( )
    A . 叶肉和叶脉 B . 表皮、叶肉和叶脉 C . 表皮和叶脉 D . 表皮和叶肉
  • 18. (2023七上·霍邱期末) 人们在种植黄瓜、豆角、葡萄等植物时,往往都要用竹竿搭架供其“攀爬”,这样做的主要意图是(    )
    A . 有利于施肥、浇水、采摘等管理活动 B . 防止地面上的昆虫啃食植物体 C . 为了使田地更加整齐、美观 D . 可以帮助植物有效的利用光照
  • 19. (2023七上·新丰期末) 某同学为验证新鲜蔬菜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在甲袋内装入新鲜蔬菜,乙袋中不放任何材料,接着密封两袋袋口,并放至黑暗处,24h后取出,分别将两袋内的气体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如图所示,此实验的结果说明植物呼吸产生(   )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有机物 D . 能量
  • 20. 花花从邻居家移栽了一株鸡冠花,移栽时根部带了土坨,带土坨的目的是( )
    A . 更容易把花固定在新的位置上 B . 保留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C . 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成活 D . 防止根内的营养物质流失
  • 21. 农谚常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植物生长时,浇水越多越好 B . 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C . 植物生长时,施肥越多越好 D . 这说明植物需要最多的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 22. 城市绿地的草坪边缘往往设置有一些提示语标牌,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草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小草无法吸收无机盐,影响生长 B . 小草缺少水分,影响光合作用 C .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 D . 叶片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 23. 当摘除了一朵桃花的某个部分后,这朵桃花就不会再发育成果实,这个部分是( )
    A . 雄蕊 B . 雌蕊 C . 花粉 D . 花瓣
  • 24. 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衬。”从营养的意义方面来说,这体现了( )
    A . 花与叶的关系 B .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 C . 红色与绿色的关系 D . 花和果实生长的关系
  • 25. 黄瓜植株上有许多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我们称之为“谎花”。对“谎花”不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
    A . 正常情况下,只有雌花才能结果,雄花不结果 B . 不结果的花是因为没有花蕊或花蕊发育不成熟 C . 黄瓜不属于绿色开花植物,因此不能形成果实 D . 植株的营养供给不充足,所以只有少数花结果
  • 26. 月球环境恶劣,是生命的禁区。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叶”的桂冠。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 )
    A . 足量的土壤 B . 适宜的温度 C . 一定的水分 D . 充足的空气
  • 27. 亮亮同学在研究种子萌发条件时,把我们吃的东北精米种在适宜的环境中,结果东北精米没有萌发成幼苗。原因是( )
    A . 东北精米是死种子 B . 缺少种皮的保护 C . 缺少营养物质 D . 缺少完整的胚
  • 28. 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 . 为大棚作物延长光照——增加光合作用提高产量 B . 将蔬菜水果放冰箱保鲜——降低蔬菜水果呼吸作用 C . 播种小麦前深耕土壤——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空气 D . 贮存粮食前要晒干——为保证粮食的呼吸作用
  • 29. “低碳经济”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主题。“绿色低碳”这一发展理念已深入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下列做法与绿色低碳发展不符的是( )
    A . 提倡无纸质化办公 B .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C . 减少塑料制品使用 D . 倡导垃圾就地焚烧
  • 30. 下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蕴含生物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绿色植物能固定太阳能,直接或间接为其它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 .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 . 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空气,有的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的能阻滞和吸附灰尘
二、非选择题
  • 31. 如图1为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
    1. (1) 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2. (2) 本实验使用的物镜有10×和4×两种,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选用的物镜是
    3. (3) 要使视野从③模糊变为④清晰,应调节准焦螺旋。
    4. (4) 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A . B . C . D .
    5. (5) 切洋葱时会闻到一种辣味,该物质存在于图2细胞的E(填名称)中。
  • 3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用天竺葵做实验材料,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B装置用黑色塑料袋罩住,D为叶片的横切图,实验在一个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作用。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说明植物释放的气体为,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作用。
    2. (2) 若要探究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应选取的两组实验装置是图,从而得出结论: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 (3) 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填“上”或“下”)表皮。它的开闭受细胞的控制。当植株缺水时,此“门户”部分(填“开放”或“关闭”)。
  • 33. 如图是植物发育过程中的相关结构,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 (1) 甲图中的5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填名称),它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乙;菜豆种子从甲到乙的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由甲图中[提供的。
    2. (2) 乙图中的a是由甲图中的[发育成的,b是由甲图中的[发育成的。
    3. (3) 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丙图中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填字母)。根生长的原因是由于区(填名称)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和区(填名称)伸长使细胞的长度增长。
  • 34.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几位同学正对生活在水中的孑孓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同学认为需要空气,有的同学认为不需要空气。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该问题。

    1. (1) 他们做出的假设是:
    2. (2)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相同的河水。

      ②取1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并用细密的铁丝网罩住;另取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③将甲、乙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3. (3) 如果几位同学得出的结论是:生活在水中的孑孓需要空气;那么他们看到的现象是
    4. (4) 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乙组在实验中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