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精练卷(22.古代亚非文明)

更新时间:2024-03-31 浏览次数:9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    )
    A . 中国的夏朝 B . 古代埃及 C . 古代巴比伦 D . 古代印度
  • 2. (2023九上·腾冲月考) 某《民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人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 . 种姓制度 B . 津贴制度 C . 封建制度 D . 福利制度
  • 3. (2022九上·南海期末)  如图。据此可知,《汉谟拉比法典》(  ) 

    第一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第二十二条: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第二十五条: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将它占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

    A . 宣扬君主专制统治 B .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 . 是最早的成文法典 D . 具有社会规范功能
  • 4. (2022九上·南海期末)  如图为两种不同形式的“金字塔”。对其蕴含的共同历史信息解读恰当的是(  ) 
    A . 体现建筑艺术高超 B . 代表大河文明最高成就
    C . 反映王权至高无上 D . 是各自政治制度的缩影
  • 5. (2022九上·顺德期末)  如图。大约于公元前1500-公元前900年间陆续写成的《梨俱吠陀》手稿,记录了古代雅利安人生活状况。我们可以借助它来研究(  )
    A . 种姓制度的状况 B . 金字塔的修建技艺 C . 佛教产生及传播 D . 印度河最早的文明
  • 6. (2023九上·香洲期末) 《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原则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追求“公平” “公正”,但法典又规定奴隶主、平民和奴隶犯同样的过失,承担的责任会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古巴比伦法律( )
    A . 源于神权 B . 带有阶级色彩 C . 讲究动机 D . 符合人民需求
  • 7. (2023九上·香洲期末) 为顺应大城市的发展需求,古印度法律制定了“顺婚”和“逆婚”原则。 “顺婚”指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 “逆婚”指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法律允许“顺婚”,但禁止“逆婚”。这表明古印度( )
    A . 城市发展突破种姓制度 B . 阶层流通完全固化 C . 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D . 血缘关系决定等级
  • 8. (2023九上·深圳月考)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 )
    A . 社会等级森严 B . 佛教传播广泛 C . 奴隶制度发达 D . 人际关系和睦
  • 9. 2022年6月13日据印度媒体报道,一对印度新婚夫妇竟然在深夜被人双双杀害。悲剧背后是他们不是同一个等级,却成为夫妻。此人间悲剧的产生根源于( )
    A . 佛教教规 B . 种姓制度 C . 分封制度 D . 城邦制度
  • 10. (2023九上·株洲期末) 下图是古代亚非文明的地图,其代表性的四大文明古国按从左至右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 B . 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 C .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D .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中国
  • 11. (2023九上·长沙月考) 观察下面的“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下列选项对图中字母所对应文明古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发源于两河流域,金字塔为其代表性文明成就 B . 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 . 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属于社会第一等级 D . 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最早人工栽培的玉米
  • 12. 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 )
    A . 《查士丁尼法典》 B . 《汉漠拉比法典》 C . 《权利法案》 D . 《资本论》
  • 13. “这是一条流经非洲东北部的河流,它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定期泛滥,使人们知道它一旦失控,就会毁灭一切。于是人们挖渠把泛滥的河水储存起来,涨水、退水时,他们精确记录和计算,人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它的打交道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材料中“灿烂的文明”指的是( )
    A . 古代埃及文明 B . 古代印度文明 C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 . 古代中国文明
  • 14. 文字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下列文字与诞生地区配搭正确的是( )
    A . 象形文字——古埃及 B . 梵文——古代两河流域 C . 楔形文字——中国 D . 甲骨文——古印度
  • 15. (2023九上·南昌期末) (2分)成书于公元前2﹣2世纪《摩奴法典》,是古印度国家的法律文献。法典中规定“首陀罗只应娶首陀罗女子为妻;吠舍可在奴隶种姓或本种姓中娶妻;刹帝利可在上述两个种姓和本种姓中娶妻;婆罗门可以在这三个种姓和僧侣种姓中娶妻。”这一规定的意图在于(  )
    A . 打破种姓制度的隔阂 B . 宣扬法律的至上权威 C . 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维护高种姓贵族特权
二、材料分析题
  • 16. (2023九上·内江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代亚非文明表

    文明名称

    地理位置

    出现时间

    文明象征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 年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3500 年

    《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约公元前23 世纪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①②③处分别应该填入什么?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④处应填入内容是什么? ⑤处从宗教上体现为什么? 其创立者是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