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冠豸片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  古诗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三章》)
    2. (2) 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渔家傲》)
    3. (3) 《雁门太守行》中抒发诗人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4. (4) 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
    5. (5) 《雁门太守行》“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6. (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由个人上升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国恒亡。(《<孟子>三章》)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考亭书院是朱熹创办的最后一所书院,是他晚年定居、讲学、终老之地。朱子在此著书讲学、传道授业达八年之久,创建了儒学史上令人    ①    (A.shǔ B.zhǔ)目的“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因此考亭书院享有“闽学之源、理学之巅”的    甲    (A.盛誉 B.荣誉)。重建后的建阳考亭书院huàn    ②    (A.焕 B.换)然一新,其建筑布局采用传统合院形式,为仿宋式建筑风格,在规模以及建筑设施上跟全国其他知名书院相比    乙    (A.平分秋色  B.毫不逊色)。

    千年书院经时间打磨,其永恒的智慧值得现代人铭记与发展。我们应    丙     , 古为今用,去芜存菁,让书院在新时代中表现出时代风采和永恒魅力

    1. (1) 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填序号)

      , ②

    2. (2) 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填序号)

      , 乙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 (4) 依次填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呵护书院历史    ②守住书院根脉    ③激活书院文化

      A . ③①② B . ②①③ C . ②③① D . ③②①
二、阅读(70分)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1)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的“国破”直说国都被攻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则以草木的茂盛暗写战后长安城的荒凉。 B . 颔联融情于景,读来令人无限感伤。在春天,花、鸟本是常见的美好事物,但诗人笔下的花会“溅泪”,鸟会“惊心”。 C . 尾联运用细节描写,写尽诗人在国破离乱之际的愁苦焦虑。 D . 这首诗写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2. (2)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

    【乙】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延长,为恶者降年不永?”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

    【注】①其事:治理国家的方法。②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这里指国运。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革非不坚利也                 兵:

      而去之                       委:

      ③朕周、秦初得天下             闻: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B .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C .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D .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4. (4) 甲、乙两文的政治主张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段相应内容简要分析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风骨

    朱成玉

    ①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

    ②母亲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盲,只好由父亲来照顾,一辈子没做过饭的父亲开始学着做饭。我提出来接他们去楼上住,父亲不肯,说楼上不方便,住平房每天可以带母亲出去晒晒太阳。他让我们放心,说他可以照顾好母亲。不论我们怎样劝说,他都不为所动。父亲一辈子都这样,倔强得很,用母亲的话说:“那是一根倔强的老骨头。”

    ③妻子对我说:“有时候看你爸爸弯腰点炉子半天直不起腰来,就那么弓着身一路走进屋子。我心里可不得劲了。前半辈子弯腰为儿女,后半辈子弯腰为老伴,从来没有时间为自己而活,他这是没有自己的一辈子啊!”

    ④父亲退休前,一直是工厂里的车工,每天弯腰在机床前,一站就是40多年。

    ⑤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那时候他还年轻,站起来依旧笔直,可是,岁月却和万有引力合谋将他压弯。

    ⑥再倔强的骨头也有弯的时候。

    ⑦父亲一直瘦着,现在想想,他又怎么能够胖得起来呢?从小到大,家里的经济条件一直不好,母亲身体差,从来没出去工作过,一家6口人都指望着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每月的口粮不到月底就吃没了,父亲总是托人和粮店的人说好话,提前把下月的粮食透支出来。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

    ⑧这根倔强的骨头,一直都是硬邦邦的,这大概就是我不喜欢让他抱的原因吧。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后来才知道,那一次,父亲在单位得了劳模奖,那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可是我却扫了他的兴致。

    ⑨这还是一根险象环生的骨头。父亲这一生做过太多惊险的事情,上山砍柴,砍到了脚背,骨头都露出来了,所幸及时送往医院才保住了右脚。还有一次,中指被车床绞到,皮开肉绽,伤口愈合之后,右手的中指就永远打不过弯来了……

    ⑩父亲手巧,闲暇时会做点灯笼卖,多少可以贴补一下家用。可他毕竟时间有限,做得不多,都是事先订好了的。一个有钱人出了好多倍的价钱,要买父亲预订出去的一只灯笼,父亲回绝了,不卑不亢地说:“人总得讲究个信用,不能你钱多就坏了规矩不是,不然这世道怕是要乱了套。”

    ⑪那一刻,我觉得这世间只有一个词可以配得上父亲,那就是骨头。

    ⑫有一次,父亲问我对死亡的看法。我想了想说:“人死了,万事皆休,什么都没有了。”父亲说:“也不尽然,你爷爷死后,我从炉膛里还捧回了四捧骨灰,热乎乎的,似乎还带着活着时的体温。”

    ⑬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酸楚的,我不敢想象,将来的某一天,父亲离我而去,这根老骨头会变换成多少思念的骨灰。

    ⑭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

    ⑮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父亲的年龄,我一下子愣住了,先想到父亲是属蛇的,然后再一点点推算出他的年龄。为此,我深感愧疚,父亲不光把我的年龄,还把我的生日和生辰八字都记得牢牢的,有人问起,他都是脱口而出。

    ⑯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

    (选自 《作文与考试》 )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文通过照顾母亲、“我”不喜欢父亲抱、机床工作40年、做灯笼补贴家用等事情写出父亲的“风骨”。 B . “我曾经勾着他的脖颈,把他当一棵树上下攀爬;也曾把他当成秋千架,惬意地晃荡”,侧面写父亲年轻时笔直的身姿。 C . “如若父亲不在了,还有什么可以让我称之为骨头?”既表达“我”对父亲的敬重,也透出对父亲终会离开的担忧和酸楚。 D . “父亲瘦了一辈子,从来都没有胖过,像一根立起来的骨头。”文章开篇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对父亲的印象极为深刻。
    2. (2) 第③段写“妻子”对“我”说的一段话,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 (3) 品析下列词句。

      ①在我们这些小“豺狼虎豹”面前,父亲怎么能吃得上一顿饱饭!(品析加点词语)

      ②父亲在门口张着树叉子一样的双臂做拥抱状,我却从他的胳膊底下“嗖”的一下钻了过去。“小兔崽子!”父亲骂了一句,悻悻然跟着我进了屋。(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主人公)

    4. (4) 文中的父亲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两点即可)。
    5. (5) 请说明文章最后一句“从那天起,我不光记住了他的年龄,还记住了他的重量和倔强”的含意。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今年2月,在中国科技馆,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张凯团队制备的凝胶冰雪冰板在“科技冬奥”主题展上亮相。

    凝胶冰雪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分是水,所以,它具有与自然冰雪几乎相同的视感和触感。其实,常温状态下的凝胶冰雪,是一种水凝胶材料。它摸起来的质感和果冻相近,但力学性质更好。你用手戳一戳,就能看到它表面陷下去一小块,又马上回弹。你能压它,能拽它,还能把它卷起来——就像卷毯子一样。

    那它为何被称为“永不融化的冰雪”呢?这是因为这种材质拥有亲水的高聚物网络,这种网络通过多种材料聚合反应而成。我们都知道,普通的冰晶在超过冰点后会逐渐融化,而有了高聚物网络的加持,融化后的水也会被牢牢锁住在网格之中,这样即便温度升高,这种水凝胶材质依然能够保持“冰雪”的状态。其实,我们熟悉的面膜、退热贴等,都是水凝胶。

    制作凝胶冰雪时,张凯团队特意选择了生物相容性材料,无毒无害,自然环保,人们也可以尽情与它亲密接触。给水凝胶加上一层自制冷装置,就能做出冰板、冰墙。升温时水不滴落,可以用于制作精美浮雕-这是世界上现有的唯一可长期在冰上保存浮雕的技术方案。在中国科技馆中展出的冰板上,就雕刻着“城楼”和“雪花”。虽然摸的人不少,但图案的形状一直保持清晰。若在城市中做小型“冰雪嘉年华”,凝胶冰雪也易于携带和安装。常温下,可以把它卷起来,到了目的地,垫上一层冰板,加上制冷机组,就能让它摇身一变,成为不融化的小型冰场。

    凝胶冰雪能提供仿真冰无法比拟的真实冰雪体验感。而且,其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手段简单,无需昂贵的大型仪器,且使用过程中易于维护,成本相比人工造冰技术可大幅降低。它还有更多有意思的应用。比如,做冰雪主题的咖啡厅。凝胶冰雪制备的凝胶冰杯、冰碗,不融化、不失型,韧性强,不易摔碎,还能重复使用。想想看,顾客拿上一只精美的冰杯,倒入热腾腾的咖啡,咖啡降温了,冰杯则因升温变得软糯Q弹,倒是很具有成为网红打卡点的潜力。

    凝胶冰雪还能在材料上继续“整活”,可引入具有光、电、磁等特性的元素,实现功能化设计,比如让它做成发光发亮的冰箱贴。

    不过,将水凝胶和冰雪结合,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首创。

    (摘编自张盖伦《我国科研人员首创“永不融化的冰雪”》)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    )
      A . 凝胶冰雪摸起来的质感和果冻相同,它不仅Q弹不变形,还可以卷起来。 B . 我们熟悉的面膜、退热贴和凝胶冰雪一样都是使用高聚物网络设计的。 C . 用水凝胶制作浮雕,是世界上唯一可长期在冰上保存浮雕的技术方案。 D . 一些咖啡厅因运用凝胶冰雪制作的冰杯、冰碗而很快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2. (2) 为什么凝胶冰雪会“永不融化”呢? 请简要说明。
    3. (3) 张凯团队制作的凝胶冰雪除了“永不融化”外,还具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 7.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福建通志》记载“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 “鱼盐蜃蛤匹富齐青” “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等诗句,是古人对闽地山海富庶的高度赞美。福建人民烹制出珍馐佳肴,并逐步 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闽菜。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广义上的闽菜包括闽东福州、闽北南平、闽南 漳泉、闽西客家、莆仙等各地菜肴,狭义上指福州菜。闽菜品类丰富,各地风味美食大多就地取材, 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比如闽东闽南沿海,多用海鲜,即便禽类也会配合海鲜加工,比如蛏干羊肚、 目鱼猪脚等菜肴。闽菜善用糖甜去腥膻,巧用醋酸甜可口,调味偏于甜酸清淡,保持原汁原味。此外,闽菜加工讲究刀工,有“片薄如纸、切丝如发、欹花加荔”之美称,淡糟螺片、 不是要考究厨师刀工手艺的菜肴。

    材料二

    材料三  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市大力推动发展夜色经济。

    早在2018年福州市就出台了《关于推进夜色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打造20个夜经济街(区), 初步形成了 “夜食、夜购、夜娱、夜游”等多种业态的夜色经济街区,有效地满足了老百姓多元化 的消费需求,成为拉动消费新亮点。2021年12月31日晚,八闽美食嘉年华活动在福州仓山开幕。 活动共设置了八闽美食区、榕城美食区、舞台区、海丝美食文创区、工艺花卉展区、非遗展区,融 美食、文创、演艺于一体,丰富市民游客的饮食文化体验,助力提升榕城商业经济品牌价值。

    厦门市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充分依托厦门丰富的商旅文体资源和多元文化底蕴,围绕食、购、 娱、游、健、养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餐饮消费仍是厦门夜间消费的重 头戏。数据表明,虾酥、烧肉粽、烤鱼、小龙虾等都受到厦门人欢迎,最偏好的本地菜品依然是沙茶面,它在厦门人夜宵中的占比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5倍。

    1. (1) 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福建依山临海,自古物产富饶,“鱼虾入市不论钱”说明闽地的海产品丰富。 B . 广义上的闽菜指闽东福州、闽北南平、闽南漳泉、闽西客家等福建各地菜肴。 C . 福州举办八闽美食嘉年华活动,分不同展区,将美食、文创、演艺融于一体。 D . 厦门夜色经济中,最主要的是餐饮消费,最受外地游客喜爱的夜宵是沙茶面。
    2. (2) 假如你是导游,要向省外游客介绍闽菜。你将突出强调闽菜的哪些方面特点?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3. (3) 张叔叔想利用夜市时间,在福州上下杭特色街区开个肉燕铺,展示他家祖传的肉燕制作工艺, 并免费提供现场教学,让市民游客参与肉燕的制作过程。他的这些设想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 8. 名著阅读

    他是个瘦个子,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 (1) 上例语段中的“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事件简要概括。
    2. (2) 《昆虫记》是①国昆虫学家②(填人名)的作品。这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 ”之美誉。
三、作文。(60分)
  • 9. 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温馨和谐的家园:有时失败和挫折也可以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

    请以《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作文。

    要求:

    ①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 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

    ③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④ 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