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要对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涉猎 , 才能成为卓越的艺术家。 B . 许多好书刚开始读时味同嚼蜡 , 但硬着头皮读下去,会发现书的精妙之处。 C . 述学制度让大家不再简单地寻章摘句 , 而是把自己摆进去,把本职工作摆进去,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D . 在“我爱传统文化”主题班会上,他的一番高谈阔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

    做大胆的概括、剪裁。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

    垂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

    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 . ①③②⑤④⑥ B . ②⑤④⑥①③ C . ①②⑤⑥④③ D . ③①②⑤④⑥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 . 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 . 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二、综合性学习
  • 4. (2023九下·金安期中)   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班级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

    1. (1) 【活动一:感孝情】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写出“孝”字的第五画。

       

    2. (2) 【活动二:扬孝心】

      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 (3) 【活动三:践孝行】小宇的奶奶过七十大寿,家里要宴请亲朋,小宇的爸爸说的答谢词中有两处用语不当,请你帮他找出来并改正。

      答谢词

      大家好!今天是令堂的七十寿辰,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我代表全家真诚地感谢各位的惠顾。谢谢大家!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4. (4) 【活动四:悟孝义】

      请结合《礼记》中的观点,说说材料中周秉坤的“孝”体现在哪些方面。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材料: 2022年电视剧《人世间》热播,相较于哥哥、姐姐的成就,周秉昆确实是最平庸的那个,但他撑起了周家的一片天。父亲、哥哥、姐姐都在外地工作,几年不能回来一次,“老疙瘩”周秉坤陪伴母亲。母亲脑溢血成了植物人,他无微不至地照顾,躺了两年的植物人母亲终于醒了过来。

  • 5. (2023九下·绥化期中) 九年级1班将举办“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知“和”】

      ①写出两个含“和”字的成语。(不得使用本题涉及的成语)

           

      ②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

      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

      下联: 邻里相让传佳话

    2. (2) 【用“和”】

      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把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

      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C.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礼记》)

      中心论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分论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   

三、名著导读
  • 6. (2024九下·普宁开学考)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问题。
    1. (1) 下面是以法布尔《昆虫记》中的四种昆虫为谜底拟写的四则谜语,请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选出谜底为“蟋蟀”和“黄蜂”的两则谜语。

      A.天生建筑家,豪宅地下挖。小时头朝下,死时离开家。

      B.性格好残暴,姊妹全吃掉。品性太糟糕,生完娃就跑。

      C.耳朵有点聋,唱歌响如钟。地下当苦工,长年影无踪。

      D.出生开盖子,天冷造房子。门口唱曲子,喜欢吃叶子。

      蟋蟀;黄蜂

    2. (2) 小说中创设的典型环境,对小说人物的成长有重要作用。请从下面A、B、C三个备选项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进行简析。

      A.简·爱——洛伍德学校 (《简.爱》) 

      B.保尔·柯察金——发电厂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C.司马迁 ---监狱 (《经典常谈》) 

      示例:孙悟空——灵台方寸山

      孙空在灵台方寸山拜师学艺,学到了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本领,为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打下基础。

四、诗歌鉴赏
  • 7. 诗词鉴赏

    日暮①

    [唐]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释】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居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事”之意。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写出了日暮时分,羊儿、牛儿行走缓慢悠闲很久才回到村子里,各家各户的柴门都已经关上了,各安其所,这个村子像个准备睡觉的老人一样,让人觉得平安、温暖、安详。 B . 颔联写出了夜晚虽然美好,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有无限清景,但诗人于它而言毕竟只是一个过客,深藏着极浓的悲郁。 C . 诗的首联用了黄昏中的暖色调,颔联则是用了月光下的冷色调。温馨和凄凉的互相映衬,使得一切都尽在不言中。 D . 尾联两句写花白的头发和明亮的灯光交相辉映,“何须”一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渴望得到升迁喜讯传来的心情。
    2. (2)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一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文言文阅读
  • 8. (2024九下·朝阳开学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刘恕笃好史学,无所不览,上下数千载间,巨微之事,如指诸掌。恕为学,自历数、地理、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容案牍,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有删改)

    1.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其欣悦        俟:等待 B . 主人日食       再:下一次 C . 左右备容         臭:香气 D . 之读且抄       就:靠近,趋向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②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

    3.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刘恕笃好史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 人所不知名者/名之者谁 C . 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具答之 D . 殊废吾事/百废具兴
    4. (4) 请用“/”给文中句子断句,断三处。

      独 闭 阁 昼 夜 口 诵 手 抄 留 旬 日 尽 其 书 而 去

    5. (5) 宋濂和刘恕在求学方面有相似之处,乙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刘恕对读书的热衷?
六、语言表达
  • 9. 《无言之美》一文为了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更令人信服,运用了大量事例。请运用这一写法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论点自拟,20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