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

更新时间:2024-05-13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相应的英文字母。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如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梵文和佛教等。这表明古代文明具有( )
    A . 统一性 B . 融合性 C . 多元性 D . 继承性
  • 2. 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应看其行为和才能。这体现了( )
    A . 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 B . 忍耐顺从的思想 C . 因果报应的思想 D . 低种姓渴望有救世主
  • 3. (2021九上·金水期中) 对于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伯里克利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这主要是由于他( )
    A . 扩大公民权利 B . 召集公民大会 C . 建立津贴制度 D . 允许妇女参政
  • 4. “这个时期是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其中最堪注意的,第一是法典的成立。这个罗马天才的结晶,尚留着它们许多的遗迹。”材料表明罗马法( )
    A .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 . 对后世影响深远 C . 保证了民主政治 D . 推动罗马帝国扩张
  • 5. 克洛维统治时开始无条件地赏赐土地,不仅在经济上削弱了王权,而且在政治上造成封建割据。为改变这一状况,法兰克王国( )
    A . 开始大规模对外扩张 B . 保留罗马大地主土地 C . 实现全民信仰基督教 D . 改革土地的分封形式
  • 6. 11世纪,洛克庄园法庭由领主主持,依据习惯法确认佃户有义务每周在领主的自营地上劳动三天( )
    A . 维护了领主特权 B . 维护了公共秩序 C . 坚持了司法公正 D . 保护了佃户利益
  • 7. “11世纪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欧洲城市出现了许多新气象,部分世俗学校在12世纪发展成了大学。”材料表明,大学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
    A . 庄园经济的繁荣 B . 城市经济的发展 C . 世俗文化的兴起 D . 国家统一的实现
  • 8. “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完全一致的,是试图通过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达到巩固皇权的目的,《查士丁尼法典》旨在( )
    A . 捍卫私有财产 B . 维护奴隶主统治 C . 保护平民利益 D . 兼顾各民族权益
  • 9. 如图是中世纪晚期欧洲生产领域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表明( )

    A . 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 社会大分工逐步完成 C . 世界市场初步确立 D . 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 10. (2021·娄底) 14世纪,意大利艺术家开始以更写实的手法描绘人物形象,诗人们则更关注人的天性。 这表明当时文艺作品宣扬的思想是(   )
    A . 神权至上 B . 人文主义 C . 君权神授 D . 浪漫主义
  •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道:“拿破仑在其所征服的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 )
    A .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B .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C . 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 .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 12. (2022·福州一检) 近代英国工厂布局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建造在生产原料、劳动力、交通运输与市场条件比较便利的地方。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
    A . 劳动分工迅速增强 B . 原料来源渠道增多 C .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 . 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 13. 以瓦特蒸汽机为核心的那场革命,不仅仅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大工厂,还促进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迁移,人们生活观念变化。材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
    A . 是一场深刻社会变革 B . 促进城市规模发展 C . 是一场生产技术革新 D . 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 14. (2023九上·广州期中) 西方“步入近代”的过程: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是器物(技术),以下符合这一变革顺序的是( )
    A . 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 B . 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C . 文艺复兴→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D . 工业革命→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 15. 19世纪中叶,当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开展时,有人在著作中解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病兆”( )
    A . 《独立宣言》 B . 《人权宣言》 C . 《物种起源》 D . 《共产党宣言》
二、非选择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16. 法律的制定和民主制度的确立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共和国初期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为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罗马先后选出两个十人委员会,负责制定法典。

    一一据徐玲、刘秀瑛主编《世界通史教学指引》

    材料二 近代以来,作为宪政体制和模式创新……开启了“议会至高无上的时代”,它从根本上解决了民族国家政府建构问题,而不再是王朝政府时“单独的国王”。

    一一摘编自魏建国《宪政模式转型与近代英国崛起》

    材料三 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美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经过最广泛、最深刻的辩论,联邦政府获得主要权力和州政府保留某些权力分权治理国家的格局,这就是美国的联邦主义。

    一一据黄安年《从战地到史林》

    1. (1) 写出材料一中“法典”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制定的进步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现由“单独的国王”到“议会中的国王”转变的法律文件和所开启的政治制度。并依据材料二概括这份法律文件开启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主义的内涵。这部最高法律对国家治理还有哪些设计?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 17. 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国。它们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两国都掌握了航海技术,他曾积极筹划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路,他派出一支又一支探险队去勘察非洲西海岸。他们弘扬基督教的信念强烈而坚定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同样,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三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两国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条件。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13至19世纪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 1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善于借鉴和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6世纪开始,日本的各种社会矛盾各种日益尖锐。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材料二它(拜占庭帝国)长期使自己陶醉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文明的光环之中,以仿古和“温故”为业,不思进取,不吸纳新事物……传统的辉煌成了他们不舍得放弃的包袱,是使拜占庭灭亡的最根本原因。

    材料三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形成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的这次改革的名称和产生的影响。
    2. (2)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日本、拜占庭帝国面对危机的不同态度。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4. (4) 综合上述材料,围绕“借鉴与学习”提炼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依据上述材料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