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4-09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国潮来袭,龙华非遗造物节邀请你参与“龙华麦金画”展区的相关工作。(15分)
  • 1. 【宣传设计】

    麦金画的历史可以上 sù( )至千年之前的隋唐。天地风雨,花乌虫鱼都在麦秆的造型下变得____、活灵活现.( ) juān 刻时,匠人们全神贯注,心平气和、____,金画是一项凝结了古人聪明才智、承载着人们美好望的民间传统技艺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上sùjuān
    2. (2) 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选项填到横上。

      A. 惟妙惟肖B. 入木三分C. 无动于衷D. 一丝不苟

    3. (3) 划线句子比较长,请你提取句子主干。
  • 2. 【场馆布置】

    请你先为句①补充一组关联词语,然后将三个句子按顺序排列,使之成为“龙华麦金画”《荷塘清韵》的海报宣传语。

    ①《荷清韵》是这种技巧运用的典范,____用线条勾勒荷叶与荷花的形态,____利用了点与面的重叠表现画面中阳光的流动。

    ②龙华麦金画在制作中特别注重作品点、线、面的虚实结合。

    ③这种依靠来自田间的麦秆绘制生活雅趣的传统技艺,目前已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荷塘清的》

    1. (1) 关联词语:
    2. (2) 排序:
  • 3. 下面是展区调查问卷的图表数据,请你结合数据,为“提高麦金画的关注度”提出两条建议。

  • 4. 【人物专访】
    1. (1) 同学们准备采访龙华麦金画传承人何俊刚老师,请你将采访提纲补充完整。

    2. (2) 请你围绕“麦金画”这一话题,就本次造物节展览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0字以内)。
二、班级拟举办“历史人物大家谈”活动。请阅读以下古诗文,参与活动,完成各题。(21分)
  • 5. 翻开课本,无数鲜活的面孔从诗文中走来,请根据提示默写,

    【矢志报国篇】: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版门太守行》)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漂泊他乡篇】:?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仍怜故乡水,。(李白《渡荆门送别》)

    【豁达潇洒篇】: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其五)》

    ,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寄情山水篇】: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还有沉醉山水,与先贤共乐的自豪自得之情,如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的

    "。”

    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但是她在《渔家傲》这首词中展现出新的创作风格,用“大鹏鸟”的典故书写自己内心的情感。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劲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幕,学诗设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 6. 阅读下列两篇文言文,走近古代名将名臣,参与课堂讨论。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回:“介宵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汲路,字长孺,濮阳人也,河内①失火,延烧千余家,上②使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 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早万馀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③,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注】①河内:河内郡。②上:这里指汉武帝。③便(bian)宜:臣子没有皇帝的命令自行决定适当的措施或办法,这里指汲黯没有皇帝的命令用符节发号施令。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1. (1) 【读懂故事】

      老师:请同学们使用适当的方法,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小圳:我选择用“词类活用法”解释“军霸上”。“军霸上”是“军于霸上”

      的省略,所以这里“军”应为动词,译为“ ”。

      小深:我选择用“参考成语法”解释“军士吏被甲”。参考成语“披坚执锐”,“被”应译为“ ”。

      小华:我选择用“联系语境法”解释“臣谨以便宜”。考虑到汲黯禀告皇帝应有的态度,“谨”译为“ ”。

      小龙:我选择用“查阅字典法”解释“伏矫制之罪”。“矫”在字典中有如下义项:①把弯曲的东西弄直;②假托、诈称;③举起,昂起。结合上下文,这里的“矫”可以译为“ ”。(填文字),

    2. (2) 【讲说人物】

      为了理解人物,请你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以下句子。

      ①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②持节发河南仓栗,以振贫民。

    3. (3) 【讨论文义】

      下面是同学交流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文皆出自《史记》,“世家”和“列传”是其中两种重要的传记体例。 B . 甲文中写群臣和文帝的表现,均从正而来衬托周亚夫的人物形象。 C . 乙文在叙述汲黯事迹的时候,侧重于对人物的语言进行详细描写。 D . 画波浪线的句子应断句为“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4. (4) 【感悟文化】

       “善”与“贤”分别是两位帝王对周亚夫和汲黯的评价。结合两文,请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善”“贤”的标准是什么。

三、学校开展“传统建筑分享官”主题活动。小龙以碉楼为例整理了以下材料。请你回答各题。
  • 7. 阅读

    【材料一】

    碉楼是作为一种防御性建筑而出现在中外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它们似乎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在西方,它主要存在于城镇和军事要塞,带有西方自身的建筑特征,在中国则主要出现在乡村,它是受中国古代角楼和望楼启示而产生的一种乡土建筑类型,也就是说它的源是传统的民族的,其流也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

    中国古代的碉楼主要是作为乡村或住宅的防卫建筑而存在,民间对它的称呼是“碉堡”“炮台”或“炮楼”,这一建筑最早可以追溯至秦汉以前,据《中国建筑史》记载,那时的碉楼叫做“角楼”或“望楼”.

    早期主要是客家人为防御土匪骚扰而建的防御设施,大多数是用三合土加砂石和生石灰夯筑而成,据说还要浇一些红糖水起黏合作用,建筑风格简约实用;到了中期,受海外归侨的影响,其建筑形式、结构造型逐渐向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演变,同时其瞭望和防御的功能渐弱,逐渐变为生活居住用途;及至晚期,建碉楼已成为一种风俗,大批华侨衣锦还乡,在家乡大兴土木,建碉楼成了一种身份的炫耀。

    (节选自《深圳航空》2022年第6期, 有删改)

    【材料二】

    【材料三】

    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的碉楼时光公园是深圳首个碉楼主题公园,尽管周围高楼林立,但独特古朴的外形,让它在一众现代建筑中备受瞩目.公园的主体是五座碉楼,分别为陈康发碉楼、陈和顺碉楼、陈道仁碉楼、陈显堂碉楼和永修碉楼,一座座见证着历史变迁的碉楼已成为当地居民的休闲天地,新与旧、过去与现在,在这里相融相生.

    除了活化成公园,碉楼还有更多种可能性。上围艺术村位于观湖街道樟坑径社区,是一座有着400年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积淀的客家古村。龙华区文学孵化基地选址上围艺术村55号,由一栋四层碉楼和配套多间房屋构成。利用古老碉楼建成“诗歌塔”,并开设白石龙文化名人大营救作品陈列馆、龙华区作家作品陈列馆、龙华区作家手迹展、图书阅览室.此外,文学培训、文化沙龙、名家讲座、分享交流等活动不时举办,让这里重获新生.

    (节选自《当历史与现代碰撞,看龙华这些碉楼如何活化新生》,有删减)

    1. (1) 【探究方法】小龙发现材料一中画线句子对介绍碉楼起到很好的作用,请分析它的说明方法。
    2. (2) 【筛选信息】材料二是小龙整理的图文资料,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天台顶碉楼数量大于瓦坡顶碉楼,且流行区域比较广泛。 B . 天台顶和瓦坡顶两种类型碉楼在深圳东北部区域平均分布. C . 天台顶中以女墙样式最为流行,是本地区碉楼主流样式. D . 天台顶和瓦坡顶两种不同类型碉楼大致来源两种不同文化。
    3. (3) 【整合信息】结合三则材料,请你为“深圳碉楼研学任务单”,补充两项任务。

    4. (4) 【拓展运用】参与活动后,同学们自觉发起保护碉楼的倡议,请在倡议书上补充两条建议。

四、 班级拟举办“人间烟火里的文人境界”美文阅读活动。有同学推荐了《印象汪曾祺》,请阅读文章,完成各题。(16分)
  • 8. 阅读

    印象汪曾祺

    杨文利

    ①与汪曾祺先生厮熟了,常去蒲黄榆汪宅叩门拜访,在那张半旧的三人沙发上并坐闲谈,如此者数年,汪先生是一个率真的人,性情也很随和,而又健谈,而又喜欢杂览,而又广交游,听他谈天说地道古论今,真乃赏心乐事.

    ②一日,欢谈之际,不知怎么说起了高邮湖的茭白。汪先生告诉我,清代扬州盐商童岳荐所撰烹饪书《调鼎集》,述茭白烹调之法,有拌茭白、茭白烧肉、炒茭白、茭白酥、茭白脯、糟茭白、酱茭白、糖醋茭白和酱油浸茭白,计九道菜式.他抿了一口茶,咂着嘴说:“若论鲜美,都比不上昂嗤鱼烧茭白。”

    ③我的家乡也产茭白,俗名高笋,昂嗤鱼这个名字倒是头一次听说。汪先生端起茶杯复又放下:“此鱼头扁嘴阔,口角有须,背黄腹白,有褐色斑纹。”见我一脸茫然,不知所云,又接着说道:“背上有一根硬刺,若捏住硬刺,便‘昂嗤昂嗤’地叫。”我听了这话,不觉恍然大悟,原来是黄鱼,吾乡呼为黄鸭叫,因其叫声酷似鸭子,乃相与一笑.

    ④正谈得起劲,汪先生眉头一蹙,笑容渐渐敛起,一言不发,直着眼睛在那里出神,连烟蒂烧到手指都全然不觉,良久乃道:“不尝此等珍味,已将近五十年了。”说完这话,仍是低头不语,惘惘若有所失。

    ⑤呆了半晌,重新点燃一支烟,吧嗒吧嗒地吸了几口,始恢复常态,说了几句闲话,又谈起高邮湖的咸鸭蛋.他喷了一口烟,启颜一笑道:“高邮人吃咸鸭蛋,不像其他地方,切成两瓣或四瓣,而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一面说,一面用手比画,“筷子戳下去,‘吱'的一声,红油就冒出来了。”他咂嘴若有余味,只觉人生至乐,无逾于此矣。

    ⑥停了一会,忽然将头一偏,嘴一抵,慨然叹道:“我走过不少地方,所食咸鸭蛋多矣,比起高邮咸鸭蛋差远了。别的地方的威鸭蛋,我实在看不上眼。”说到这里,鼻子里哼了一声,一脸鄙夷不屑。

    ⑦我知道高邮咸鸭蛋名闻天下,但还是忍不住插嘴道:“敝乡也出威鸭蛋,俗称盐鸭蛋,分黄泥、盐水二种,起沙流油,一想起就流口水。”汪先生理解地看了我一眼,继续说道:“我在北京吃过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略无红油,也不松沙,简直味同嚼蜡.”说罢,嘴角一撇,眼皮一翻,一副大不以为然的神情。

    ⑧又一日,汪先生适从湖南讲学归来,兴致很好,谈到几年前的桃花源之游,以及观桃花、品擂茶的往事,说到擂茶,汪先生难掩兴奋之情,不禁跷起拇指,啧啧称赞道:“桃源擂茶,味清香而甘甜,别具风味,连饮几大碗,只觉齿颊留芳,心脾顿爽,乃平生未有之满足,佐茶的藟头'尤其可口,又酸又甜又辣,滋味之浓,无过于此。我走南闯北,所吃的头,已经不少,江西的、湖北的、四川的,都尝过了,桃源藟头最合我的胃口。”人生快意之事,时隔多年犹不能忘。

    ⑨汪先生对擂制擂茶的用具,长可达两米开外、用油茶木制作的擂槌,俗呼为“擂茶棒”“擂茶杵”者,印象甚深。惊讶赞叹之余,提起《武林旧事》中有一段记载:“插槌,俗谚云:“杭州人一日吃三十丈木头。'以三十万家为率,大约每十家日吃擂槌一分,合而计之,则三十丈矣,”

    ⑩忽而想起桃源人江盈科所撰《雪涛谐史》中有一则笑话,大意云桃源人嗜擂茶,其擂槌长五尺,半年而尽.若以六十岁计算,桃源人吃进肚子里的擂茶杵,可盖三间小房子.汪先生听罢,扮掌大笑。

    ⑪又一日,汪先生多喝了一点酒,两颊微配‘,叙了一会闲话,忽然向我眨了眨眼睛,抿嘴一笑道:“我给你写一幅字吧”言毕,掐灭了手中的烟,站起来便往书房走。我闻言大喜,也跟了进去。这是我第一次参观他的书斋,房间甚逼仄,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一沙发,还有一排书柜,书桌十分凌乱,杂陈的书籍杂志堆积如山,汪先生铺好宣纸,左手插在裤兜里,右手执笔,略一寻思,援笔立就,以行草写了一幅三尺中堂:“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龙蛇飞动,一笔到底,颇有仙风道骨。书毕,歪着头欣赏了几秒钟,似乎很满意,落款,钤印,然后掷笔而出,回到客厅继续海阔天空地闲聊。

    ⑫这副联语出自宋儒程颢的《秋日偶成》,寓静观万物、怡然自乐的情趣,颇堪玩味。宋代理学家讲“静观”“静坐”,汪先生极为欣赏 , 内心宁静,方能享受自适之乐,以汪先生的恬淡、平和,在我看来,理应寿享遐龄。谁知世事难料,几个月不见,忽然听到他滤归道山’的消息,为黯然者久之,汪先生的字,已装裱成轴,配上镜框,悬于壁间,晨夕相对.见字如见人,往昔谈笑教诲,一一如在目前。这位可爱有趣的老头儿,可亲可敬的温厚长者,一直在这里。

    【注释】①蓄(jiào)头:草本植物.②(tuo):饮酒后脸发红.④滤(ju)归道山:早已去世.

    (节选自《新民晚报》2022年8月刊,有删改)

    1. (1) 【梳理事件】本文围绕“可爱有趣的老头儿,可亲可敬的温厚长者”,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2) 【品读佳句】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说罢,嘴角一撇,眼皮一翻,一副大不以为然的神情。

    3. (3) 【分析段落】请分析第⑨段的作用。
    4. (4) 【理解文意】第②段谈到“宋代理学家讲‘静观'静坐’,汪先生极为欣赏”,请结合本文相关内容分析汪先生为什么极为欣赏“静观”“静坐”。 
    5. (5) 【探究主旨】“卷”是当下校园的流行语,“忙”和“拼”成为很多同学日常学习状态。阅读本文后,校园的“卷”和汪曾祺式的“闲”,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阐述你的看法。
五、班级举行“经典联读分享会”,依据你的阅读积累,完成读书分享内容。(8分)
  • 9. 【寻找真情】小龙以“那些经典中的“真'‘情’”为主题联读《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两部名著,请你完善联读成果。

    1. (1) 请在AB处填上人物或动物名称。
    2. (2) 请在①②处对“情”和“真”作具体分析。
  • 10. 【感恩遇见】活动要求以“他/她让我打心底里感到敬重, ….....” 为开头,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启迪。请你从下图中任选一个人物,联系名著的具体情节,续写一段话。

六、 写作(45分)
  • 11. 答卷至此,你已经认识了相当多的传奇人物,“龙华麦金画”传承人何俊刚、细柳营将军周亚夫、人间烟火中的汪曾祺·…他们都曾经只是生活中平凡的人,却因为某种可贵的品性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了不起的楷模。

    学校公众号面向全体同学举行“平凡中的闪耀”征文活动,请你关注身边的人,写出他(或“她”)的闪光点,为他(或“她”)写一篇小传。

    要求:自拟标题;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及个人信息。

    提示:可参照以下写作支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