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13《短文两篇》同...

更新时间:2024-03-25 浏览次数: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题
  •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证(chǎn)  难(jiè) 狡(xiá) 如此类(zhū)   B . (jiáo) 要(jué)  饰(zǎo)  狂自大(wàng)  C . 碍(zhì)  饰(jiáo)   涉猎(shè) 有益(juàn) D . 理(lún)   蒸(liú)  聪(yǐnɡ)  吹毛求(cī)  
  •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王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 , 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 B . 语文老师在讲到读书方法时与同学们分享心得,高谈阔论 C . 运动会上,我们班获得了“团体奖”第一名,同学们沉浸在天伦之乐中。 D . 过去几年,直播带货现象油然而生 , 各大主播纷纷助力农产品的销售。
  • 3.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不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书?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精神能否健康发展。 B .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让我想起了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C . 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 D .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的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 4. 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远离这个世界,____,正如哲人所言:“____,____。”____,____。

    ①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

    ②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

    ③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

    ④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⑤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A . ③①⑤②④ B . ④①②③⑤ C . ③②⑤①④ D . ④②①③⑤
  • 5.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复兴中学要举行以“阅读滋润心灵,名著伴我成长”为主题的读书节系列活动。策划小组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进行了调查请综合图表信息概括调查结果。

二、阅读题
  • 6. 阅读文章,完成各题。

    今天我们怎样读经典

    莫砺锋

    ①互联网时代,在海量信息面前,选择读什么是困难的。这种情况下,经典阅读的意义更加凸显了。经典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考验,是经过可靠筛选流传下来的好书,凝结了一个民族的思想精华。它们让人初次翻开却如逢故人,即使多次重读还有收获。如果我们想要比较深入地理解经典,应该如何着手呢?唐宋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我想以此为例谈谈这个问题。

    ②唐宋诗词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用优美凝练的方式写出了普通人共通的情感、价值和思考。我做青年教师的时候,中秋、国庆期间到新生宿舍去看望学生,遇到一个云南来的学生,因为想念母亲,一个人对着屋角抹眼泪。当时安慰他,我想到的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乡游子共有的情感,让我们在人生的某些时刻发出相同的感慨,因而能抚慰心灵。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所以被称为“千古第一中秋词”,也在于它写出了我们面对有限生命时心里的所思所感。这些情感、价值和思考,是人同此心、古今一体的,因而成为自古至今人们抒发人生感悟、沟通彼此心灵的最好媒介。我想,这就是唐宋诗词佳作之所以流传到今天还有生命力的奥秘所在。

    ③读诗的最高境界是读人。一开始读诗词作品时,我们可能会比较关注艺术层面的东西,如遣词造句和平仄、对仗如何工整等。但慢慢地往深层去,最后一定是读人。透过作品,我们和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读李白的诗,仿佛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就站在我们面前,到这个境界,就算是读进去了。读杜甫的诗,能看到一位漂泊者对中华文化的仁爱、以人为本作出生动丰富的阐释,感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这也算读懂了。苏轼一生多坎坷,长期处于逆境,但恰恰是写于逆境中的诗词和小品文,对后代读者有巨大的启发意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人的一生中,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会碰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态度去面对。苏轼用博大的胸怀、愉快的心态去拥抱人生,相信只要坚定、从容地走下去,事情就会有变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④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认为好的学者读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要排除功利目的。在契诃夫小说《打赌》里,年轻的律师主动放弃银行家承诺的大笔赌注,只因打赌的15年里他沉浸在书的世界,过上了更有意义的生活。这篇小说也说明: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充实自己的生命,提高人生境界。我想,这就是我们应当秉持的读书态度。

    (选自《人民日报》2023.4.21)

    1. (1) 简述选文的中心论点。
    2. (2) 结合选文,谈谈什么是经典。
    3. (3) 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4. (4) 第④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