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一、 积累与应用(30 分)
  • 1. (2023七上·天河期中)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息(qī)    形(chú)    蓄(chǔ)    黄(yūn) B . (duǒ)    镜(líng)    发(jì)    擞(dǒu) C . (qǐ)    时(chà)    痪(tān)    絮叨叨(xù) D . (sè)    临(lì)    转(wǎn)    粗(guǎng)
  • 2. (2023七上·天河期中)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倜傥  宽敝  骄媚  精神抖擞 B . 缭亮  决别  慈善  水波粼粼 C . 健壮  干燥  澄清  喜出望外 D . 屋檐  铃当  淅历  人声鼎沸
  • 3. (2023七上·天河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吃饭时,他小心翼翼地剔除鱼刺,将鱼块夹到奶奶碗里。 B .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跑向教室,教室外的楼梯成为了一个罕至的地方。 C . 玫瑰和月季在形状、颜色等方面有不同之处,但小明总是将它们混为一谈 D . 梨花一朵紧挨着一朵爬满了整个枝头,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艳丽的色彩。
  • 4. (2023七上·天河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做到善解人意,是我们收获友谊的关键。 B . 学校开展校运会,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团队协作。 C . 通过劳动课,使我们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D . 在学习中,我们应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 5. (2023七上·天河期中) 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有人送了你一本书,你对这个人表达谢意,你说:“谢谢你的拙作。” B . 朋友的父亲过生日,你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C . 你的朋友来你家做客,你非常高兴地欢迎他们:“欢迎光临寒舍。” D . 你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你说:“接下来我将发表我的高见。”
  • 6. (2023七上·天河期中)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记录的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 . 《春》的作者是老舍,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等。 C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的是升官。 D . 《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
  • 7. (2023七上·天河期中) 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可见,交个好朋友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近期班级举行了主题为“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在探讨“交友之道”的环节中,同学们搜集整理了相关的古人名言、故事,下面一组材料是某同学搜集的关于交友原则的内容,请从中任选一条,用自己的话概括其中蕴含的交友原则。

      ①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交友道也。——《小窗幽记·醒》

      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③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万章下》

    2. (2) 与朋友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据此,班内进行了一次“向朋友展示自我”的活动,请你用最生动的语言介绍自己最突出的特点。
  • 8. 你为同学们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将 目序号 写在对应的

    横线上 。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 表现鲁迅在日本东京与师友交往、表明弃医从文原因的①  ; 也有写小鲁迅由于被强 迫背书,对家乡赛会的感受从期待到扫兴、痛苦的②  ; 还有通过写“鬼 ”来写现实 中的人的③ ;以及通过写小动物来象征折磨弱者,又对强权谄媚之人的④。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 ·猫 · 鼠》 B.《阿长与< 山海经 >》 C.《 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 9. (2023七上·天河期中) 默写古诗文。
    1. (1)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遥怜故园菊,。(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名句。

      思乡是萦绕在漂泊他乡之人心中难以释怀的情愫。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①“”,抒发诗人对家乡的思念;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的②“,”直抒胸臆,道出游子的悲痛,愁绪深重。

二、阅读与鉴赏(30 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 题 。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孔夫人家传

    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1]异之。先生未之 奇[2]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 尔读书不过记名 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 ”曰:“亦须晓义理。”夫

    人曰: “晓义理何分儿女耶? ”先生抚几而起曰; “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 ”

    (节选自《韵香阁诗草》)

    【注释】 [1]咸:都。  [2]未之奇:即未奇之。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课毕坐听讲                       学不思则罔 B . 亦须晓理                           不而富且贵 C . 晓义理何分儿女耶                与儿女讲论文义 D . 思而不学殆                      对子骂父,是无礼
    2.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不科名即不读书耶?

    3. (3) 从甲 、 乙两篇短文的两位长者的言行变化中可以看出陈元方和孔祥淑有何共通之处? 请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
  • 11. (2023七上·天河期中) 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 (1)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交代了观沧海的地点,“临”字统领全篇,下文则具体写登临之所见所感。 B . 诗歌前六句写诗人登上碣石山后看见茫茫沧海之上山岛耸立,树木茂盛的景象。 C . 七八句点明时间,秋风劲吹、万物萧肃,使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悲秋之感。 D . 这是一首乐府诗,诗的最后两句是为了合乐而加的,与诗的思想内容没有联系。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胸襟与抱负?
  • 12.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 完成 各 小题 。

    【材料一】

    “夏 ”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完整的侧面人形,据考证这类人是威武的夏族人。《尚 书正义》的注释是:“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可见,中华民族以文章、服饰的华彩之

    美为华; 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辽宁日报》

    【材料二】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

    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立夏物候农谚表

    分期

    初候

    二候

    三候

    物候现象

    天气温暖,蝼蛄鸣叫

    雨水丰盈,大气超热,

    蚯蚓掘土而出

    王瓜(药用爬藤植物)

    快速攀爬成长

    农业谚语

    季节到立夏,先种

    黍子后种麻

    谷子立了夏,生长靠锄把

    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注:立夏分为初候、二候、三候,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对节气进行的细分。

    【材料三】

    对夏天的观察,也激发了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唐代诗人刘禹锡观察到夏天雷阵雨骤来 疾去,写出了《竹枝词》中“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的名句。国画长卷《荷香 清夏图》是南宋画家马麟的作品,描绘了夏季的湖光山色。“夏 ”还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 在古人看来,夏季是宽容地滋养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在春天被呵护哺育的生命,只有经

    受住夏天酷热的考验,才算真正成长于天地间。

    ——《从“夏 ”中领略成长之意》

    【材料四】

    “夏 ”字含义丰富,有面向南方之意。夏季来临,古代帝王率文武百官在京城南郊行迎   夏礼。而民间则是把葱、蒜一类的荤菜系上红绳,挂在门窗上, 目的是防避害虫。“称人 ” 则是在村 口或门里挂起大木秤,大家轮流称重。司称人一面报数,一面讲着吉利话。这一风   俗体现了百姓追求安乐吉祥生活的美好愿望。夏天潮热,至今中国大部分地区仍然有吃凉面、

    凉皮的风俗,是因为夏至时新麦成熟,吃面有尝新之意。

    ——《节日之书》

    1. (1) 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 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一个完整的夏族人侧面人形。 B . 立夏分为初候 、 二候 、三候, 其中二候时天气温暖,蝼蛄鸣叫。 C . 为防避害虫, 民间会在门窗上挂葱 、蒜一类的荤菜并系上红绳。 D . 生命只有经受住夏天酷热的考验, 才算真正成长于天地间。
    2. (2) 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正义》中说中华民族的“华 ”是指服饰华彩 、文明道德兴盛。 B . “ 立夏麦咧嘴”是立夏中三候时的谚语,这一时期王瓜快速攀爬成长。 C . 南宋画家马麟国画长卷《荷香清夏图》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夏天的观察。 D . 民间流行的“称人”风俗体现出了百姓追求安乐吉祥生活的美好愿望。
  • 13. 现代文阅读

    孤狼

    [俄]屠格涅夫

    傍晚我打完猎,独自驾着一辆马车回去。距家还有七八俄里路,狂风猛地在上空怒号起 来,随之电光一闪,雷声响开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四下黑得什么也看不见。我躲到一个树

    丛下,耐着性子等待雨停。突然,在电光中瞥见大路上有一个高高的人影。

    “什么人? ”一个    ①     的声音问。

    “你是什么人呀? ”

    “我是这里的护林人。 ”

    我报了自己的姓名。

    “哦,我知道的!您是回家去的吧? ”

    “是回家。可你瞧,多大的雷雨呀…… ”

    一道白晃晃的电光把这个护林人从头到脚照得通亮,紧接着响起急促而爆裂的雷声。雨下得倍加起劲了。

    “怎么办呢! ”

    “要不,我带您到我家去吧。 ”他说。

    马车起动了。我们走了一大阵子,我的带路人终于停下脚步。“我们到家了,老爷。 ” 他语调    ②     地说道,“嘎 ”地一声推开了篱笆门。

    护林人住的只有一间屋子,熏得黑黑的,很低矮,屋里空荡荡的。我瞅了瞅他。我很少 看到这样帅气的汉子:他身材魁梧,宽肩膀,体形健美,从那淋湿的麻布衬衫里突露出结实的肌肉。

    我向他道了谢,并问了他的名字。

    “我叫福马, ”他回答说,“外号叫孤狼。 ”

    “你就是孤狼呀? ”

    我好奇地打量着他。我常常听到其他人谈论孤狼的事,附近的庄稼人都像怕火似的怕他。

    “原来你就是孤狼呀, ”我重复了一句,“伙计,人家说你是什么人都不放过的。 ”

    “我是尽自己的职责, ”他 ③  地回答说,“总不能白吃主人家的饭呀。 ”

    “怎么,你没有内当家的吗? ”我问他。

    “跟一个过路的城里人私奔了。 ”他带着苦笑说。

    他走出去,“砰 ”一声带上门。我再次打量了四周,我感到这屋里比原先更显凄凉了。

    护林人进来了,坐在板凳上。“雷雨快过去了,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他说,“要是您想回去,我送您出林子。 ”

    我站起身来。孤狼取过枪,我们一起走出来。雨已经停了。他突然说:“瞧,就趁这样的夜晚来偷。 ”可除了树叶的喧哗声外,我什么也听不出来。

    我们下到山沟里,斧子均匀的响声清晰地传入了我的耳朵。

    这时候天空越来越明净了,林子里也有点亮了。我们终于走出了山沟。他弯下腰,举起 枪,消失在丛林中。透过喧闹不已的风声,我隐约听到从不远处传来的轻微声响。“往哪儿跑?站住! ”骤然响起孤狼钢铁一般的喊声,还响起兔子般的哀叫声……

    我朝那吵闹的方向奔去。我看到的是一个庄稼人:他浑身都湿透了,衣服破破烂烂的,长长的大胡子乱蓬蓬的。那里站着一匹瘦弱的马,马的旁边还停有一辆货车。

    “放了他吧, ”我对着孤狼的耳朵轻声地说,“这棵树我来赔。 ”

    孤狼不声不响地用左手抓住马鬃,用右手抓住偷树贼的腰带。我们便往回走,好不容易才回到那座小屋。

    “我本来想把他关到贮藏室里去, ”他指了指庄稼人继续说,“可是那门闩…… ”

    “让他待在这儿吧,别折腾他了。 ”我打断孤狼的话说。

    我在心里发誓,无论怎么得想法子放走这个可怜的人。在灯光下我可以看清他那干枯的皱巴巴的脸,倒挂的黄眉毛,惶惶不安的眼睛,瘦骨嶙嶙的肢体……

    “福马, ”庄稼人猝然用低沉而衰弱的声音说,“哎,福马。 ”

    “你要干什么? ”

    “放了我吧……是饿得没法呀……放我走吧。 ”

    “我可知道你们这种人, ”护林人沉着脸说,“你们整个村子就是贼窝。 ”

    “放了我吧,”他又沮丧又绝望地一再哀求,“实在是饿得没法……孩子们哭着要吃的,真的没法子。 ”

    “我说了,不行。我也是做不了主的,东家会追究我的。 ”

    这个可怜的人垂下了头……孤狼打了一个呵欠,把头靠在桌子上。雨仍然下个不停。

    庄稼人猛然挺起身子,他那双眼睛冒出怒火,脸都涨红了。“那你就吃了我吧,你就掐死我吧。 ”他说。

    护林人转过身去。

    “你这家伙……我要治治你! ”

    “我有什么好怕的?饿死,打死,反正是死。……可你呢,等着吧,会有受报应的时候!”

    “ 闭嘴! ”护林人大喊一声,跨前两步。

    “我偏不闭嘴, ”这个不幸的人继续说,“你这凶手,野兽……你作威作福长久不了,等着吧! ”

    孤狼抓住他的肩膀,我扑过去救助那庄稼人。

    然而令我极为惊诧的是,孤狼一下子把绑着庄稼人胳膊肘的腰带扯掉了,打开门,把他推了出去。

    “ 带着你的马滚吧! ”他朝庄稼人的背后喊道。

    院子里响起那庄稼人的马车轱辘的响声。

    “听,他走了! ”他    ④  说,“下回我就不饶他! ”

    (节选自《猎人笔记》,有删改)

    1. (1) 请为文中空格处选择适当的词语, 并将对应的选项写在下列横线处 。

      A.平和 B.咕哝            C.响亮            D. 阴郁

    2.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是故事的讲述者 、见证人,小说通过“我 ”串联情节, 并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B . 小说通过描写偷树的庄稼人的种种反应,表达出“我”对孤狼种种不近人情行为的不满 。 C . 小说中偷树的庄稼人一家的贫穷与痛苦, 可以说是当时俄国下层民众命运的真实写照。 D . 孤狼最后放走穷困潦倒的庄稼人,是慑于“我 ”的威严, 其实他内心是很不情愿的。
    3. (3) 分析第一段划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表达效果 。

      狂风猛地在上空怒号起来,随之电光一闪,雷声响开了,下起了倾盆大雨,四下黑得什么也看不见。

    4. (4) “孤狼”这个外号非常形象贴切,“孤狼”福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从体貌神情、生活境遇、 工作环境 、行事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
三、写作(40 分)
  • 14. 作文

    书包里有褶皱的书本,崭新的文具;书包里有妈妈亲手装的水果盒,有我偷偷放进去的漫画书……还有什么呢?

    一笔一纸勾起儿时的记忆,一字一句唤出青春的希望。孩童的懵懂、少年的青涩,父母的期望、老师的教诲,都在书包里汇集,积聚,交织!

    请以“ 书包里的故事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居中);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 600 字;

    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