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2.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应用 培优卷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4八下·浙江期末) 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科学知识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元素含量 B . 空气中部分气体的体积分数 C . 相对分子质量 D . NH₄NO₃中各元素质量分数
  • 2. (2019八下·丽水月考) 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 3. 天气卫星云图可以帮助人们分析近期的天气状况。天气卫星云图属于 ( )
    A . 符号 B . 模型 C . 既是符号,又是模型 D . 既不是符号,又不是模型
  • 4. 下列选项呈现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其中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 B . C . D .
  • 5. 如图是电解水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

    A . 水电解是化学变化 B .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 水电解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变化 D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 6. (2023八下·柯桥期末) 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 原子的结构 B . 空气成分 C . 细胞结构 D . 注意行人
  • 7. (2022八下·嘉兴月考) 建立模型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模型合理的是(    )
    A . 磁极的磁感线 B .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C . 地壳中的元素 D . 物质分类
  • 8. (2022·永康模拟) 工业上可以将甲烷和二氧化碳两大温室气体转化为具有工业价值的合成气。用CH4和CO2制取合成气过程中会产生积碳,如图是抗积碳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C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改变 D . Ni基双金属在该反应中可重复使用
  • 9. 如图是某物质不同状态时的粒子示意图(“。”表示该物质的分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状态甲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而改变 B . 状态乙是该物质的气态 C . 蒸发是由状态丙转变成状态乙的过程 D . 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时,需要吸收热量
  • 10. (2021·金华模拟) 科学探究常采用转换、模型、分类和控制变量等研究方法,下列属于模型法的是(  )
    A . 用黄豆和芝麻混合来类比分子之间有空隙 B . 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程度来分析压力作用效果 C . 用大小不同的小球表示不同的原子,表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D .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时,应控制水分、空气等其他因素相同
二、填空题
  • 11. (2023八下·镇海期末) 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科学概念,无法直接研究,我们可以建立模型,使不易研究的科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给磁场建立的模型称为线,通过它可以表示出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强弱;实际上它并不存在。除此之外,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生物结构、光现象、物体相对运动时,还分别使用了“①原子”、“②细胞”、“③光线”、“④参照物”等概念,这些概念中,根据客观情况假想但实际不存在的是(填序号)。
  • 12. (2023八下·洞头期中) 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 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 (1) “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结构中的
    2. (2) 卢瑟福推测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3. (3)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填字母,可多选)。
      A .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 .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 波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E . 人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尤其是实验技术的提高而发展的
  • 13. 下列两幅图表示的是液态水和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表示水分子。

    1. (1) 图中表示气态水的是
    2. (2) 液态水温度降低时变成态的冰,温度升高时变成态的水蒸气。
    3. (3) 水在状态变化中,(填“有”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请你概括出物理变化的实质:
    4. (4)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是发生了变化。
  • 14. 一个模型可以是 、,也可以是
  • 15. 阅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原子结构认识史:

    “实心球模型”(道尔顿)→“西瓜模型”(汤姆生)→“核式结构模型”(卢瑟福)→“分层模型”(玻尔)→……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1. (1) 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    
      A . 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 . 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 . 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2. (2) 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三、解答题
  • 16. 分子有大有小,且分子之间是存在间隔的。如图用大小不同的圆分别表示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试画出酒精和水混合后存在形式的模型。

    注析:两种不同的液体相互混合,由于它们的分子间隔不一样,会相互扩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