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

更新时间:2024-03-20 浏览次数: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学校准备在微信公众号做一期与读书节相关的推送,请你参与完成。(20分)
  • 1. 小乐同学准备了一篇文稿,打算投稿推送。请你根据要求,帮他进行修改。(7分)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闲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博学、勤学、乐学之风由来已久,如《论语》中所说的①“        ____        ”、②“        ____        ”、③“____         ”……无不体现了中国对阅读炽热的情感。书籍描绘了浩④hàn( )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浮⑤zào( )的心沉淀下来;书籍传递了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干渴的心⑥fèi( )腾起来。人生几十年,让我们以满腔热 ⑦chén( )投入到阅读中,做一名能与伟大时代相称的中华儿女。
    1. (1) 文段横线处的语句,不小心顺序被打乱。请你根据语.境.,给①-③选择合适的选项。

      A.发愤忘食         B.博学而笃志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2) 文稿出现了几处拼音,请你根据拼音,将④-⑦改写成汉字。

      ④hàn( ) ⑤zào( ) ⑥fèi( ) ⑦chén( )

  • 2. 小清打算引用名句,结合学习诗歌的一些体会,进行投稿。请你帮他将空缺处填补完整。

    古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还想说,书中自有万般情。读《天净沙•秋思》,我们从“夕阳西下,① ”中读出了马致远漂泊他乡、无以为家的羁旅之苦;读《夜上受降城闻笛》,我们从“②,一夜征人尽望乡”中读出了征人月夜闻笛时的满怀愁绪;读《潼关》,我们从“河流大野犹嫌束,③ ”中读出了谭嗣同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读《秋词》,我们从“晴空一鹤排云上,④ ”中感受到刘禹锡豁达乐观的情怀;读《次北固山下》,我们从“⑤,⑥ ”中感受到诗歌笼罩着的淡淡的乡思愁绪;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我们从“⑦  ,⑧”中感受到诗人在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拳拳爱国激情。书籍蕴含着丰富情思,是启迪智慧的源泉。多读书,读好书,用书本的厚度,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垫高自己的人生。

  • 3. 小艺同学设计的“公心悦读”图标被学校选为本届读书节图标,打算在公众号推送。
    1. (1) “公心悦读”读书节图标是小艺同学以繁体字“书”为灵感进行设计的。请你根据“书”为灵感进行设计的。请你根据“书”的构造,完成“书”的解释。

    2. (2) 读书节图标推送公众号,需要进行设计说明。请你参考【示例】,根据构图要素来帮小艺同学说明图标寓意。要求:语言表达简明,有条理有层次。

      示例:

二、学校开展读书沙龙活动,进行经典、时文沉浸式阅读。请你参与完成。(32分)
  • 4. 【经典阅读】

    [甲]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注释】①此诗作于淳熙四年(1177),陆游53岁时到成都所作。②元元:人民、百姓。③课:阅读。

    [乙]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①____        ,②        ____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丙]筑书巢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 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注释】①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1. (1) 阅读经典,需要疏通文义。为更好地理解文意,请你帮忙完成字词释义。

      选文词汇

      方法

      解释

      俯仰四

      联系成语法:左右盼

              

      不与书俱

      语境推断法: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 ,未不与书俱。

              

      引客就观之

      课内迁移法:屠乃奔倚其下

              

      信乎其似巢也

      查字典法:①把言语写成文字传达给特定对象的书面文件;②诚实;③确实;④凭证、凭据

              

      (填序号)

    2. (2) 阅读经典,需要明确句读。为更流畅地阅读,请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用“/”断两处)。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3. (3) 阅读经典,需要把握形象。俗话说:“文如其人。”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经典作品文字背后先贤的智慧和魅力。请你参与讨论,完成任务。

      小语:阅读《诫子书》,我感受到了诸葛亮宁静淡泊的形象,这从文中“①                ,②                ”可以看出。

      小文:从《诫子书》中,我感受到了诸葛亮③                        。他的家书里都是谆谆教导,从学习、立志、修身等多个方面教育孩子。

      小语:《读书》中的“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让我感受到陆游④                的形象。

      小文:正是对读书的热爱,陆游才筑“书巢”吧。我还发现陆游是个⑤                        人,你看他沉浸书海,偶尔想要站起来,却被书围着不能行走,就自己笑自己说:“⑥                        。”(用现代汉语作答)

      小语:是啊。客人走进他的书巢,也大笑着说像鸟窝。

    4. (4) 阅读经典,需要知人论世。诗句“归志宁无五亩园”中的“归志”意思是“返回的念头”,请结合[甲.][丙.]诗文内容,说说你对陆游“归志”内涵的理解。

    5. (5) 阅读经典,需要关联自己。结合材料[甲]和[乙],分析读书学习和志向的关系,并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感受。
  • 5. 【时文阅读】

    数字阅读正当时(吕远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为10.32亿人,其中手机上网 10.29亿人。所以授受数字社会的群体已经占到我国绝大部分。人们通过网络快速地接收各种信息,在查阅过程中自然形成了阅读过程。在政府的全力推动下数字社会已形成规模,数字阅读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数字阅读兴起于本世纪初,随着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页浏览、电子阅览室等新兴阅读模式崛起,“网络阅读”成为数字阅读概念的代名词;伴随着媒介技术不断发展丰富,相关并行相似概念繁杂,如手机阅读、平板阅读、电脑阅读等等,加之学界研究不断涌现,其呈现出归一趋势,即将各种基于各种电子媒介的阅读方式,统称为“数字阅读”。在审视数字阅读的多种下属概念,不难得出,类同电子书、电子阅读器、电子文档等概念,实际上是基于传统阅读环境下的数字阅读,即“数字化”的传统阅读;网络阅读、在线阅读、超文本阅读,则是属于典型数字阅读环境的概念:而手机阅读、移动阅读、电脑阅读等相对模糊的概念,则在应用情境中具体加以甄别。并且,随着数字阅读的不断发展,此分类模式可以实现有机扩充,而非单纯地添入新的元素。

    数字阅读已经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在不断地阅读信息。实验表明,“媒介材质的物理特性并非影响阅读效果的主要因素”,打破了数字阅读导致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刻板印象。当读书积累到一定数量时,纸本图书对于阅读者而言所占的空间多和携带的便捷性差的特点就显露出来了,而一部移动终端可携带的电子书从理论上说是不受限制的。现在的阅读器或阅读软件都向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如记忆功能、笔记功能,十分方便。数字阅读可以帮助提升阅读效率,数字资源拥有的丰富的类型,除了文字还有音频视频,可满足不同的群体的需求。在交流模式上,传统阅读受制于无法改变的时空距离。而数字阅读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产物,其更多呈现出多元互动的开源逻辑,不再局限于“个人——书本”的闭环逻辑,出现了“读者——读者”、甚至“读者——作者”的双向交流。不少数字阅读平台还会为读者提供打分评价功能,公布高分图书榜单、热门图书排行榜。

    (有删改)

    1. (1) [理解内容]下列是小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数字阅读的兴起,与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有关。 B . 借助有声书等音频视频资源进行的阅读,属于数字阅读范畴。 C . 数字阅读导致浅阅读和碎片化阅读,影响阅读效果。 D . 当下数字阅读出现了“读者——读者”、“读者——作者”的双向交流。
    2. (2) [梳理思路]小乐对文章脉络进行了梳理,并且制作了思维导图,但还空缺几处,请你帮他将思维导图补全。

    3. (3) [迁移运用]为了了解我校同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及特点,小清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超过 80%的同学每年经典作品阅读量不足 10 本,其主要原因如下:
      原因课业压力大不知道看什么缺少时间阅读看不懂不感兴趣携带麻烦
      比例43%67%59%73%37%
       

      如何加强经典阅读,提高经典作品阅读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你的实际,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并阐明理由。

三、班级举行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故事,交流读书心得。请你参与完成。
  • 6. 【阅读方法分享】

    [甲]九九八十一难

    (余党绪)

           ①“九九八十一难”是小说的主体部分。这“九九八十一难”,可分为三类:

    ②第一类是自然意义上的灾难。从大唐到西天,徒步万里,该有多少崇山峻岭、幽谷险滩,又有多少毒蛇猛兽,多少飞沙走石!这一路上,唐僧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大自然的阻挡。这一类“难”,表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与自然斗争的艰苦卓绝。对这些灾难,小说有时是直接描写的,如流沙河、稀柿衙等。路经流沙河时,唐僧师徒看到的景象是“大水狂澜,浑波涌浪”。为进一步突出流沙河的险恶,还写了岸边的一块碑,上面刻着四句诗: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对流沙河的险恶做了生动的渲染。稀柿術在七绝山上,山上有很多柿子树,每年都结出柿子,长年累月,无人采摘,烂柿子把七绝山变成了一条淤泥河,一刮西风,烂柿子的味道便四处飘散,奇臭无比。要跨过这样的河流、恶臭的道路,谈何容易?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行走在穷山恶水之间,大漠荒野之外,风吹日晒,饥寒交迫,为了生存,为了取经,也只能一程紧赶一程,风餐露宿,披星戴月。

    ③第二类是社会意义上的灾难。这类灾难由社会原因所造成。因为强盗肆意横行、贪财贪色害命,玄奘自幼失怙,继而丧母,终成孤儿。到达铜台府时,强盗打家劫舍,害死了寇员外,员外夫人却因妒害之心而嫁祸唐僧师徒,诬陷他们是杀人凶手;而当地官吏贪赃枉法,胡乱断案,才导致了唐僧师徒遭受牢狱之灾。可以想象,在中世纪的西域地区,玄奘要经过多少政治险恶、文化野蛮的地区,他们师徒四人所遭受的许多灾难,都浸染着浓浓的社会和政治色彩。

    ④第三类是人性意义的灾难。这类灾难来自人的内心世界,是由人的各种欲望或者性格缺陷所造成的。唐僧几次驱逐美猴王,都起因于他固执地认为孙悟空滥杀无辜,违背了佛家不杀生的戒律。但事实上,孙悟空打死的都是妖魔的化身。唐僧看不到真相,又不听孙悟空的解释,固执己见,粗暴地将他逐出取经队伍。结果呢,往往是孙悟空前脚刚走,唐僧后脚就被妖怪掳获而去。猪八戒贪恋美色美食,为此常常落入圈套,甚至连累大家一起受罪。孙悟空也因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烈,行事无所顾忌而多次陷入困境。这些灾难都根源于人的内心,如小说所说,“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

    ⑤九九八十一难表面上虚幻荒诞,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蕴。《西游记》将人类的冒险经历做了总结性的展示;而唐僧师徒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达到目的,则是对这种冒险与奋斗精神的肯定与赞美。

    (选自《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有删改)

     [乙]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一朝天气炎热,与群猴避暑,都在松阴之下顽耍。你看他一个个——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一群猴子耍了一会,却去那山涧中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唤弟呼兄,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减)

    1. (1) [目录梳理法]

      余党绪认为“九九八十一难”可分为三类。下面列出《西游记》中的三个回目与三个灾难类别,请根据你的阅读感悟与体验,完成各题。
       

      《西游记》
      A.比丘怜子遣阴神
      B.禅到玉华施法会
      C.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回目金殿识魔谈道德心猿木母授门人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灾难类别
      ①自然意义上的灾难
      ②社会意义上的灾难
      ③人性意义上的灾难
    2. (2) [朗读品析法]

       [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十分富有感染力,请你从语气、重音、停连等方面为它进行朗读设计。

      句子:小说中的唐僧师徒四人,行走在穷山恶水之间,大漠荒野之外,风吹日晒,饥寒

      交迫,为了生存,为了取经,也只能一程紧赶一程,风餐露宿,披星戴月。朗读设计

    3. (3) [批注赏析法]

       [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十分富有特点,请你从句式、修辞、词语的运用等角度对它进行赏析,体会其表达效果。

      句子:跳树攀枝,采花觅果;抛弹子,邷么儿,跑沙窝,砌宝塔;赶蜻蜓,扑八蜡;参老天,拜菩萨;扯葛藤,编草帓;捉虱子,咬圪蚤;理毛衣,剔指甲;挨的挨,擦的擦;推的推,压的压;扯的扯,拉的拉,青松林下任他顽,绿水涧边随洗濯。

    4. (4) [形象分析法]

      《西游记》始于石猴出世,终于美猴王封佛,可以说孙悟空在整本书中是最具有存在感的一个。他集“猴性、人性、神性”于一身,完美诠释了“齐天大圣”。请结合[乙]文和整本书阅读体验,具体分析其“猴性、人性、神性”。 

    5. (5)  [拓展联读法]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反叛到皈依,经历磨难后成长为斗战胜佛。有人说:“成长,就是不断告别过去;成熟,就是在不断地超越与代谢中,走向新生。”请你联系《朝花夕拾》中的鲁迅和《秋天的怀念》中的史铁生,结合相关内容,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故事分享】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滋润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走向。从小到大,我们读了不少书,那色彩鲜艳、画面精美的图画绘本,那大胆新奇、妙趣横生的卡通连环画,那思想唯美、让人感慨颇多的名人传记,那睡前枕头边极具幻想色彩的童话故事,那藏在书桌里写着各色江湖英雄的武侠小说……有人说,每一本书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面是作者的故事,一面是读者的故事。

四、作文(40分)
  • 7. 请以“我的阅读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阅读故事。

    要求:思路清晰,中心突出,富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