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教共体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

更新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1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题目
  • 1. 活动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字词积累任务。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春风终于没有辜负众人的(      )。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 一岸垂柳梳理得分外妖娆。诗人雪莱由 zhōng 地赞叹:“春天在美妙的花园里升起,像爱之神,到处都有 她的踪迹;大地黝黑的胸脯上(      ),相继脱离冬眠梦境苏醒。”春天总是和创造与生长联系在一 起。没有冬天的积 xù,哪有春天的萌发?没有冰雪的(      ),哪有江河的奔涌?

    1. (1)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远天归雁拂(A. fó B. fú)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

      她悄然用灵巧的手把一岸垂柳梳理得分(A. fēn B. fèn)外妖娆。( )

    2. (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由 zhōng        积 xù 

    3. (3)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翘首以待  花发草萌  熔化 B . 翘足而待  花草发芽  熔化 C . 翘足而待  花草发芽  消融 D . 翘首以待  花发草萌  消融
  • 2. 小语整理了一张表格,请你帮忙补充。

    精神品质

    代表人物

    相关诗文

    坚毅

    刘桢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其二)》]

    淡泊

    采菊东篱下, 。[《饮酒》(其五)]

    悲悯

    白居易

    可怜身上衣正单,。(《卖炭翁》)

    李白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担当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忠贞

    文天祥

     ?。(《过零丁洋》)

  • 3. 小语发现下面两首诗都有“闲”字。结合内容,请你分析两个“闲”字流露的情感有何不同。

    【甲】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二月四日作①    

    宋·陆游

    早春风力已轻柔,

    瓦雪消残玉半沟。

    飞蝶鸣鸠俱得意,
    东风应笑我闲愁。

    【注释】①该诗作于淳熙八年(1181),此时诗人落职闲居家乡。

  • 4. 《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核心:有醉心功名迂腐可笑者;有心艳功名泯灭人性者;有依仗功名而假意 清高者;有假托无意功名自命清高被人看破耻笑者;也有辞却功名释放个性者。以下人物属于哪种人 ? 请任选一人结合小说情节加以简述。

    周进 杜少卿                 匡超人

  • 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韭菜

    李  方

    ①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固原是没有郊区的。换句话说,我是否认固原为一座城市的。事实上,历朝 历代,朝廷一直是将固原作为必争之地、军事重镇来对待的,因而深沟高垒,青砖筑墙。东南西北共十二道城门,城楼巍峨,居高临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池。城壕之外,是为乡 村。现在,当然称为郊区更为确切一些。但城壕填平,市区不断扩展,已没有明显的城乡界限了。

    ②老赵是东岳山脚底下东红村的人,却在固原城内上学,也曾工作过不长不短的时间, 一直在城乡 之间往来奔波,很难说他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③老赵在武庙小学读书时,外城、内城都还保存着,连城门楼子都在。

    ④东岳山距固原城一千米左右。已参加工作的老赵,每日涉清水河,入城东安边、保宁二道城门来 单位上班。夕阳西下,暮霭缭绕之时,他再穿城东二门出城,过清水河,便是一派田园风光。

    ⑤老赵喜欢清水河曲里拐弯儿的河滩上的那些柳树,也喜欢河岸两边的畦畦菜地、块块麦田。 来来 去去,事不紧急时,老赵还要揉揉麦穗,数数麦粒,估摸一下单产,或者一只手抚摸着柳树苍老粗糙的 黑皮,一只手夹着香烟,一棵一棵地摸过去,直到吸完一支烟,在柳树底下站一站,赞叹一声,才走。

    ⑥早晨,霞光万丈,鸡鸣狗吠,老赵站在城门外,看血一样的霞光铺洒在城墙上,有一种意气勃发之感,很浓烈。到单位闲着无事,与同事下棋。同事悔棋一步,导致老赵惨败。老赵用棋盘、棋子给同事 头上“筑”起了几个大包后,径直出城,回到东岳山下,再没有去过单位,从此丢了工作。

    ⑦东岳山上有庙,晨钟暮鼓,老赵听得一清二楚。

    ⑧老赵回到生产队后,队长让他看守葵花,公社社长掰了一个葵花头边走边吃,老赵跟在屁股后头 给社长讲道理。讲到半路,社长看他认了真,也就动了气,甩给他五毛钱算是补给生产队的损失。五毛 钱,不算少,可以买十个鸡蛋。老赵拿去给生产队的会计,让他记载到副业收入里。

    ⑨回到家里,老赵更生气。老婆竟然借了生产队的驴拉石磨磨麦子。“这驴犁了一早上的地,你还不 让它缓一缓,你还是不是个人? ”老赵说。说完便解了驴拥脖,将驴牵到饲养圈里还给了饲养员,返回 来抱着磨棍自己推。毕竟守了一早上葵花,什么也没吃,又跟着社长走了那么远的路,老赵感到头晕恶 心。他嘀咕:“我说为啥让驴推磨要戴“驴蒙眼”呢,原来是怕驴围着磨转头晕恶心呢! ”便扯过“驴蒙 眼”给自己蒙上,接着推。

    ⑩土地承包到户的时候,城东清水河两岸的东红村,已经成为城郊蔬菜基地了。清水河里早已没了 清水,只有铁合金厂、淀粉厂、皮毛加工厂等各种厂里的废水和城市下水管道里涌出来的脏水了。水呈 红褐色,泛泡沫,散恶臭。河滩上的柳树或枯死,或被明砍、盗伐。除北海子那段尚存一片外,其余皆 无,唯露一河滩鸡蛋大的石头被太阳暴晒。

    ⑪ 但那仍是土地啊!分土地,一家一户都有几分河滩地。

    ⑫ 老赵将自家可以种菜的土地与各家各户的河滩地兑换了。一句话,凡属于东红村的河滩地,全归在了老赵的名下。

    ⑬ 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

    ⑭ 老赵每年春秋两季就带着老婆植树,后来河滩里的柳树已经初具规模,可以称之为林了。

    ⑮ 两儿一女三个孩子都参加了工作,在固原城里住着,但老赵就是不去,也不让老婆去。老赵临死前一年,在自己栽植的柳树林对面的河岸边为自己掘了一方墓穴,在穴顶上种了半分地的韭菜。老赵 对老伴儿说:“韭菜这个东西好,割了又长,一茬一茬不落空。我死后,没人割了,它长老了自然会开花——这不就相当于年年有人给我在坟上戴孝吗?好得很。我死后跟娃娃们说,不许哭,不发丧,不祭奠,把我放进墓穴里去,用砖封口,用水泥抹平就行了。”

    ⑯ 老赵死后,老婆和孩子们照办。然后,老婆子继续植树,孩子们照常上班,东红村里的人很久以 后才知道老赵已经入土为安了。大家都跑去看那片韭菜,真的长出来了,花全开了,白灿灿一片,像是跪倒在地的一大片戴着白孝帽的人。

    (有删改)

    1. (1) 小文想借鉴时间轴的形式介绍老赵的一生,请你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2. (2) 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
    3. (3) 小语读完全文,认为文章第①段是“我”的叙述,跟主要人物老赵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整段话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
    4. (4) 请你围绕“自强不息”的主题,结合全文与【链接材料】,谈谈《韭菜》这一题目的内涵。

      【链接材料】我本自乡村,但几十年的求学、工作,已彻底改变了人生走向。阴晴雨雪,草枯叶黄,  我与自然的关系,也已淡薄到冷漠麻木、视若无睹的地步……三年前开始驻村扶贫,让我重新成了一个   农人……驻村三年,不但改变了我的身份、生活方式、言行举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庄稼” (小小说)的品种和成色。

      (节选自李方《晚风徐徐过山冈》)

  • 6. 再读一篇,完成问 题。

        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①今天,我们为何读古诗?

    ②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过,古诗“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绘,也不只是 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懂得和执着”。对照起来,如 今短视频中的人间百态、电视电影中的光怪陆离,凭借一时的耳目刺激,固然能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 但同那些积淀了千年的古典诗词相比,似乎少了些更有价值的审美层次。

    ③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中华文化蓬勃的生命力与高昂的自信心。在唐代的中央大学里就读着大量 “国际学生”。日本留学生晁衡考过了唐朝的科举,一度官至节度使。他代表大唐出使本国,王维为他赋 诗赠别:“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在长安国子监留学数年后科举及第,到南京出 任深水县尉,写下了包含诸多诗词的《中山覆篑集》,成为朝鲜汉文学的开山之作。当我们读到中国古诗 中的博大胸襟,了解到千余年围绕着中华文化所形成的“文化圈”,我们便不会妄自菲薄,丢掉中华民族 的自信之魂。

    ④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永恒诗心。那些风格各异的五言七言,好比一颗颗 时空胶囊,将千百年前人们的喜怒哀乐封装于此,穿越时空,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发现,自己和那 些逝去的身影共享着中国人的古老情愫。“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这位 唐代的学生,好不容易抄完了课文,开始向老师撒娇:明天就是周末了,今天可以早点放我回去吗?诗 中吐露的急切之情和现在的孩子们又有什么不同呢?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爱用“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作临别赠言互相慰勉。遇到挫折时,我们仍常以“ ____,____ ”来自 我激励……百代之下,其情一也。

    ⑤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斯文万古存”的坚韧力量。在这些方块字中,汉字的音韵和诗人的情感 互相激发,成为后代中国人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陶渊明在田园之间,虽箪瓢屡空,却诗酒做伴,怡然 自乐;七百年后的苏东坡,在被贬的逆境之中,翻阅着陶渊明的诗集,留下了 12 首与“偶像”对话的《和陶诗》,从中汲取着安贫乐道、悦纳生活的能量;陆游在南宋偏安一隅的屈辱中锐意进取,在狂风骤 雨中僵卧孤村,却仍渴望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斗;“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的谭 嗣同面对铡刀,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慷慨就义……这些历久弥新的诗篇铸 就了现代的民族精神。

    ⑥现在的我们,为何还要读古诗?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在古诗的吟诵中培育健全的人格,获 得无尽的精神力量。

    (选自光明网 2021.12,有删改)

    1. (1) 结合语境,在第④段横线中填入合适的诗句(        )
      A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C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 (2) 本文思路清晰,论证严密。请梳理选文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

      分论点一:

      中心论点:③

      分论点二:

      在古诗中,我们能读到“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永恒诗心。

      分论点三:

       
    3. (3)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4. (4) 下面这段文字可以作为选文哪一段的论据?请加以阐述并说明理由。

      长征途中,前有娄山天险,后有追兵将至。娄山关一场恶战令人心忧,而毛泽东主席则有着“雄关 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气与信心,正是从容不迫、英雄本色。

  • 7. 活动五:班级要举行“孟子笔下的大丈夫”主题故事会,小语想为同学们讲述以下故事,请 你帮他完成准备工作吧。

        【甲】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单于)欲因此时降武① 。律②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③。”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举剑拟④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思,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⑤ ,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 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⑥ 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 雪,与旃⑦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减)

    【注释】①武:苏武,西汉大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方获释回汉。②律:卫律,原西汉官员,后投降匈奴。③相 坐:连带治罪。④拟:比画,用兵器做杀人的样子。⑤弥山:满山。⑥窖:收藏东西的地洞。⑦旃(zhān)毛:毡毛。

    1. (1) 讲故事前要疏通字义,根据以下提示,帮小语解决疑难字词吧。

       

      联系语境

      “膏”在字典里的义项:①脂肪。②指灯油。③(形容词)肥沃。④(动词)滋润。 空以身草野(填序号)

       

      温故知新

      亲戚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主背亲:

       

      同义推测

      关于“益”的成语有“多多益善”“精益求精”。

      单于愈益欲降之:

    2. (2) 讲故事时为了吸引听众,需要设计故事中人物的语气、语调以突出人物的形象气质。参照示例,为画 线句设计预讲方案。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 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设计示例】

      “数万”“弥山”突出卫律享有的人力之多,用强烈的语气  进行讲述,“富贵如此”语调上扬,体现卫律的自得之意, 突出卫律极其看重名利。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我的设计: 

    3. (3) 故事会的主题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苏武是孟子笔下的大丈夫吗?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加 以分析。
  • 8.  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任务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 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请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方面,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作文。

    【要求】①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 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任务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从故乡出走,去寻找新的生活;于勒被送上前往美洲的商船,尝遍人间冷暖;杜小康辍学和父亲去芦苇荡放鸭,完成了生命的蝶变。范仲淹、滕子京、欧阳修仕途失意被贬后,仍然坚守“先忧后 乐”“与民同乐”的济世情怀;范进一生醉心科举之路,中了举人却疯了;诸葛亮感念刘玄德三顾之恩, 一生坚守在复兴汉室、强大蜀国的道路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以上事例引发了你对“出走与坚守”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