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历史测练A卷

更新时间:2024-05-06 浏览次数: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赐贝是商末至西周早期广泛开展的政治活动,在祭祖、宴飨等大型典礼上进行,一般由最高统治者主持,受赏者为近臣或四方诸侯、宗室贵族、内服王官等,受赏者可将王所赐之贝分赐臣下或宗嗣。赐贝的政治意图是( )
    A . 殷周鼎革,完善行政机制 B . 政治认可,强调礼乐文明 C . 明确等级,彰显宗族荣耀 D . 宣示王权,加强统治秩序
  • 2. (2019·济南模拟) 下表是秦朝九卿的名称和职能,据此可知秦朝(   )

    名称

    主要职能

    名称

    主要职能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宗正

    皇室宗族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司法和首都警卫

    少府

    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典客

    少数民族事务

    太仆

    宫廷车马

    治粟内史

    国家财政和税收

    奉常

    宗教、礼仪和教化

    A . 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 . 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了贵族政治 C . 确立了强干弱枝的中央集权制度 D . 政治体制有明显家国同构色彩
  • 3. 从唐高祖到唐玄宗时期,(唐政府)曾三次颁布均田令,其中对不同年龄段的“丁男”“中男”授田数量略有调整。与此同时,唐朝还划定“宽乡”和“狭乡”,其中,狭乡只按法定数额的一半授田。由此看来,均田制的推行( )
    A . 合理优化了全国人口分布 B . 以严密的户籍登记为基础 C . 有助于解决土地兼并顽疾 D . 易导致国家出现征兵困难
  • 4. 北宋中期,王安石对基层社会组织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他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并接受军事训练。这一措施( )
    A . 带有“兵农合一”的色彩 B . 消除了农民起义的根源 C . 扩大了禁军的兵员储备 D . 平衡了农户的赋役负担
  • 5. 清朝知县上任前,九卿科道要用以下七项标准对其进行面试:“别其流品”“观其身言”“核其事故”“论其资考”“定其期限”“密其回避”“验其文凭”。这体现出( )
    A . 基层官员考核评价标准有所变化 B . 中央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 C . 清代中央监察制度体系日益完备 D . 清代官员面试程序平等公正
  • 6.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进口税暂行条例》。1928年7月,美国率先与中国重新签订关税协定,随后中国同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国家缔结了新的关税条约。这说明当时( )
    A . 中国成功收回了关税主权 B . 国民政府的民族意识增强 C . 列强废止了协定关税特权 D . 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
  • 7. 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法》规定:简任官以上的文官无须考试,一般由曾任荐任最高级三年以上者升任或从有“特殊著作”或“特殊贡献”者中选任;对于一些所谓“有特殊贡献者”也可以不通过任何考试即可由最高当权者破格提拔。该条款的实施( )
    A . 体现了文官制度的开放性 B . 确立了国民党政府的一党专制 C . 提高了文官队伍整体素质 D . 易导致政府内部拉帮结派现象
  • 8. 1938年,刘少奇提出抗日根据地改善民众生活的方式“应采用协商及仲裁等方式为主,去达到群众要求被承认的目标,去达到工、农群众与地主、资本家双方的同意”。这( )
    A . 完善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推动了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 C . 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决心 D . 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 9. (2022·) 20世纪80年代,一批时代楷模的事迹广为人知。蒋筑英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试装置,甘做追光路上的“铺路石”;军人朱伯儒奉献自我、温暖别人,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对这些人物事迹的宣传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A .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B . 立足法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效巨大 D . 崇德向善成为核心价值标准
  • 10. 在古埃及,国家控制农业和手工业的大部分生产,巨大的国库和政府的粮仓里装满了征收来的实物税——谷物、牲畜、布匹和各种金属,用来支付国家的开销等。据说,所有人的食物供给都由国王负责。这体现出古埃及社会中( )
    A . 人民深受专制政府剥削 B . 国家严格掌控经济生活 C . 税收制度已经相当完善 D . 社会等级秩序十分严明
  • 11. (2022·浙江模拟) “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推广(    )
    A . 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 B . 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 . 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D . 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 12. 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主”在权力层级中虽无实际效用,但成为维系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君主立宪制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是君主专制时期英国各派别为稳定国内局势互相妥协的政治结果。这种国家制度设计( )
    A . 显示出英国制度普世性 B . 代表了近代历史发展趋势 C . 根植于本国的历史传统 D . 立足于特定时期主观因素
  • 13. (2024高二上·期末) 1846 年,由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纽敦镇因哈佛与麻省理工两所大学而升格为剑桥市; 1886 年,美国铁路巨头斯坦福捐款 250 万美元创建斯坦福大学,汇聚一批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 逐渐形成帕罗奥多市,并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这些史实说明( )
    A . 科技进步带来城市类型多样 B . 美国城市深受殖民文化影响 C . 慈善事业推动城市功能完善 D . 文教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 14. 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 ……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 ‘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由此可推断( )
    A . 斯大林准确预测到了二战的爆发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违背了经济规律 C . “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指英、日的工业化之路 D . 苏联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 15. 1998年,瑞典通过新的退休金法律制度,新制度更重视个人一生的经济收入,即工资越高退休金越高;另外,新制度有一个基础性的保障退休金,这和个人所得无关,对所有老人都会给予定额的养老金。这项改革( )
    A . 注重协调公平与效率问题 B . 增加了福利保障的支出 C . 推动收入分配平等的实现 D . 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16. 互联网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美景;可以支持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面”沟通和交易;可以在公共危机来临时构建在线课堂以保证学生不耽误学业。它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预测的,不时突破我们想象的边际。材料反映出互联网( )
    A . 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B . 使人类社会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C . 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认知视野 D . 为人类相互交流提供了新途径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市镇兴起于宋代。其中,一部分是由原来作为各地基层军事据点的戌镇演变而来,或通过县城降格、集市升格、税务坊场改置、交通驿站升置等方式设置的,称为“镇市”,具有一定规模,且有正式建制;一部分是在临时性乡村墟市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称为“草市”,大多规模有限。到北宋中后期,市镇工商业已成为各地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形态上开始呈现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消费型市镇等不同的发展类型。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历史透视》

    材料二:在明中叶至清中叶的三个世纪中,苏州城市地域范围不断扩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从府城内扩大到城厢附郭和郊区市镇,从而形成一个以府城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卫星城市”的特大城市。苏州文化是与北京文化相对,颇有特点,并且向外传播,成为周围地区仿效的对象,对明朝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乾隆二十七年《陕西会馆碑记》赞叹说:“苏州为东南一大都会,商贾辐辏,百货骈阗。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苏州的城市变化代表了明清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道路。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市镇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与宋代市镇相比明清城市发展出一种怎样的新道路,指出苏州城市变化的影响。
  • 18. [古今西藏地方治理]

    材料一: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廷在击退廓尔喀侵略后,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规定“驻藏大臣督办藏内事务”,地位“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平等”;前、后藏的噶卜伦以下的各级地方官员和管事喇嘛的选任,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简选;所有当地政教事务,“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达赖、班禅以及其他大呼图克图转世的“金瓶掣签”仪式的举行,要受驻藏大臣的监视,然后呈请中央批准,方为有效。其他如审查财政收支、主持对外事务、春秋巡边等,也都由驻藏大臣经管。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建国初期,西藏地区曾是两种政权并存,经过长期曲折复杂的斗争,逐步过渡到区域自治。根据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一方面规定对于西藏现行的政治制度和西藏地方政府,中央不予变更;另一方面也规定,有关西藏国防、外交等重大事宜,由中央驻西藏的代表统一管理,同时在昌都地区已成立了具有人民民主政权性质的人民解放委员会。1956年4月底,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宣告成立,从而完成了西藏实行区域自治的一个重大步骤。西藏自治区在1965年9月1日正式设置。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和新中国治理西藏的共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今中央政府治理西藏的历史意义。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交通信号灯。此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第一次提出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

    1914年,美国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便利。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解决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摘编自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2. (2) 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改善城市生活的表现。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机器人的诞生1959年,美国人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英格伯格负责设计机器人的“手”“脚”“身体”,即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和完成操作部分;德沃尔设计机器人的“头脑”“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即机器人的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这个机器人的功能和人的手臂的功能相似。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实用工业机器人。此后英格伯格和德沃尔成立了尤尼梅逊公司,兴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第一批工业机器人被称为“尤尼梅特”,意思是“万能自动”。1962年美国机械与铸造公司也制造出工业机器人,称为“沃尔萨特兰”,意思是“万能搬动”。至此“尤尼梅特”和“沃尔萨特兰”就成为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仍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

    ——摘编自张婷婷主编《世界通史》

    世界上第一个工业机器人的诞生给了我们诸多启示。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一个启示,并对该启示进行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