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 1. 小东在西安半坡看遗址内的表演人员演示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位半坡妇女正在用水冲洗蔬菜 B . 一位半坡小朋友正在帮助大人给饲养的猪喂食 C . 一位半坡男子正在田间种植水稻 D . 一位半坡老人正在教年轻人制造彩绘的陶器
  • 2. “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这种局面始于(  )
    A . 伯益 B . C . D .
  • 3. 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其根本的原因在于( )
    A . 兼并战争不断 B .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C . 思想学术繁荣 D . 统治者明智
  • 4. 下面各项核半坡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
    A . B . C . D .
  • 5. 湖南的水稻产量居全国前列,如果实地考察湖南较早栽培水稻的历史,应该去(  )
    A . 玉蟾岩遗址 B . 城头山遗址 C . 龙山里耶遗址 D . 马王堆汉墓
  • 6. 下列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 . 晋国 B . 齐国 C . 楚国 D . 秦国
  • 7. (2018七下·云南月考) 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兵家
  • 8. (2021七上·北京月考) 半坡人生产的陶器最具特色的是(    )
    A . 黑陶 B . 白陶 C . 红陶 D . 彩陶
  • 9. (2019七上·黄石月考) 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称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下列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食物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 10. 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蓝田人 B . 元谋人 C . 北京人 D . 半坡人
  • 11. (2015七上·务川期末) 春秋五霸中最先取得霸主地位的是(    )

    A . 楚庄王 B . 宋襄公 C . 齐桓公 D . 晋文公
  • 12. (2016七上·遂宁期末) 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诸侯争霸成为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的衰微 B . 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 . 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 . 争霸的结果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诸侯国
  • 13. 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官制中,分管监察的是(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 14. 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的是商周时期的(  )
    A . 青铜器 B . 玉器 C . 陶器 D . 骨器
  • 15. (2019七上·来安期末) 中国古代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出现在(    )
    A . 西周晚期 B . 东汉初期 C . 西汉初期 D . 三国时期
  • 16. 与成语“楚汉之争”“约法三章”“垓下之战"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秦始皇  李斯 B . 夏桀  商汤 C . 陈胜  吴广 D . 项羽  刘邦
  • 17. 居住干栏式房屋,会运用雕刻技术且懂得使用天然漆的古代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人
  • 18. 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人文主义的道德精神,它兼顾家庭、社会、国家与天下。以下最能体现这一中国文化精神的是(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19. 新华网消息:2006年3月31日,丙戌年中华人文初祖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隆重举行。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 . 帝喾 B . 黄帝 C . D .
  • 20. (2019七上·渭滨月考) 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大型青铜立人像 C . 司母戊鼎 D . 青铜神树
  • 21. 下列选项与老子主张相符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 . “兼爱”“非攻” D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 22.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对环境的巨大破坏,让人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对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问题的高度重视。下列与解决这一问题的主张相似的是(  )
    A . “兼爱”“非攻” B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 23. 下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 C . 分封制 D . 宗法制
  • 24. 《荀子》中“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描述的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三公九卿制
  • 25. 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的高峰是(    )
    A . 甲骨文 B . 百家争鸣 C . 商鞅变法 D . 文景之治
  • 26.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10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相传尧、舜、禹都曾建都山西。春秋时期,山西大部分为晋国领地,故山西简称为“晋”,这源于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 27. 下图是某考古遗存有关信息。与此相符的文化是(   )

    年代:距今约7000年

    地域: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遗存:①干栏式木构建筑

    ②装饰稻穗的陶盆等

    A . 半坡文化 B . 大汶口文化 C . 龙山文化 D . 河姆渡文化
  • 28. “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该诗句描述的文字是(  )
    A . 已发现最古老的汉字 B . 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C . 记录祭祀典礼的金文 D . 全国规范使用的小篆
  • 29. 在下列有关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表格中,学派与其主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学派        主张

    A        墨家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B        儒家        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

    c        道家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D        法家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选举贤能的人治国,提倡节俭

    A . A B . B C . C D . D
  • 30. (2022七上·岳池期中) 在我国古代传说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青铜文明 B . 海洋文明 C . 农耕文明 D . 游牧文明
二、综合题(每题2分,30小题,共40分)
  • 31. (2017七上·江津月考) 有了火就可以熟食,熟食给人提供了易于消化的食物,这对于人类体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火可以帮助人类驱赶猛兽,又可以照明、取暖。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灰烬,都是成堆的放着,可以看出,北京人不仅知道使用火,而且能够管理火,使火不向四周蔓延。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回答,指出北京人用火的意义。
    2. (2) 北京人遗址发现成堆堆放的多处灰烬说明了什么?
  • 32.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如下图。

    1.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2. (2)  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4. (4)  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
    5. (5) 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暴虐无道,还把自己比作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诅咒他说:“你这个可恨的太阳啊,什么时候才能熄灭,我愿意和你一起灭亡。”

    材料二:商朝最后一个国王荒淫无道,设酒池肉林,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为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发明了炮烙之刑,使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1. (1)  夏朝、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分别是谁?
    2. (2)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3. (3)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学习,你认为如何做一个好皇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