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4年】备战高考·高政二轮复习专练:26 发展中国特色...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12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文化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①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目标与路径的关系
    ③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④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 2. (2023高二上·绵阳月考) 近年来,省内各个中学挖掘红色资源,举办“红色基因永流传”主题影视节等活动,来培养红色传人、时代新人。举办此类活动是为了( )
    A . 发展民族文化,同化世界文化 B . 继承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复古 C . 学习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 D . 吸收外来文化,传播中国价值
  • 3. 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于2023年3月25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村举行,没有专业的选手,没有超高难度的动作,也没有精致的啦啦队,但就是这样的业余大战,却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从两万现场球迷的热情到网络粉丝的直播,从少数民族风情的啦啦队到当地的特色小吃……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村BA”。“村BA”火爆的密码是( )

    ①乡土文化承载人们植根于内心的乡愁

    ②新乡村发展带动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

    ③全民健身运动促进文化强国战略实施

    ④乡村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4高二上·清远期末)  2023年暑假,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文化场馆迎来大批游客参观。在科技手段的加持下,传统文化与光影美妙结合,搭建成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成为“点亮”城市文化的流量密码。这启示我们要(    )

    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②融通不同资源,推动城市文化发展

    ③以满足人民所有文化需求为导向进行文化创作

    ④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4高二上·重庆市期末) 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百年前“老一辈”跌宕曲折的上下求索、历史潮流中的无悔抉择,让“零零后”的青年看得心潮澎湃。这启示文艺创作要(   )

    ①迎合文化市场的各种需求    

    ②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③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④奏响主旋律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6. (2023·新课标卷) “岁朝图”原是文人雅士为祈福新年而以鲜花、果蔬等为素材创作的绘画作品。到了近代,齐白石等绘画大师将“岁朝图”生活化、世俗化,他的“岁朝图”中寓意吉祥富贵的牡丹花绽放,鞭炮、红灯笼、酒杯等“俗物”汇聚,表达新年的喜悦和祝福,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年画”。人们喜欢齐白石“岁朝图”,是因为该作品(    )

    ①充满民俗特色,展现传统节日的欢庆氛围     

    ②贴近民众生活,承载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③反映作者理想,解构节日文化的传统内涵     

    ④恪守传统风格,再现传统文化的清雅意蕴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7. (2024高二上·清远期末)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23年,我国先后举办了全国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交流展示活动,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超过46万个,“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超过3. 35万个。国家重视文化惠民活动旨在(    )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障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②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

    ③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④创造良好文化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4高二上·承德月考) 2023年11月4日,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等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申遗成功(   )

    ①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独特魅力

    ②再现了中华古代科学技术曾经的辉煌

    ③展示历史文化成就,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④说明中华文化精髓得到世界普遍认可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9. (2022高二下·河池期末) 深入开展网络文明引导,大力强化网络文明意识,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网络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广大网民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文明风尚。这是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中的具体要求。由材料可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   )

    ①在弘扬时代主旋律过程中发展多元网络文化

    ②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剔除或改造腐朽文化

    ③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网络建设

    ④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0. (2024高三上·浏阳月考)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强调“两个结台”( )

    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②体现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③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继承传统文化

    ④强调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居指导地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延安红街位于延安市高新区,在1.5公里长的街区上汇聚了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内容。延安红街沿袭了延安古城的时空布局,以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重现了延安古城的街区风貌,如会师楼前的微型长征路线,向人们诉说着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伟绩。平台山上杜梨树下的“切尾巴”战役指挥所是领导人们挥斥方、决胜千里的地方,这里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历史印迹,使游客沉浸其中,受益匪浅。

    在红色主题情景式街区延安红街里,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不但让观众“走着”看表演,而且利用声光电、人造风雪等高科技手法,打造多重体感互动的体验,让观众以全新方式融入刷情,沉浸体验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革命历程,真实的红色历史背景给游客营造了代入感,更好地绽放了红色基因的光芒,为游客带来红色旅游的新体验,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到这里打卡。

    延安红街既保留了古城的机理和文化,又加大历史资源的发掘力度,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来这里开启意义非凡又受益无穷的红色之旅。

    1. (1)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说明延安红街是如何让古城焕发生机的。
    2.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以“深耕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在150~200字。

  • 12. (2024高二上·吉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作为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复兴文库》一至三编正式出版。

    《复兴文库》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不断发展的脉络,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不断奋斗、牺牲,艰难探寻真理,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真实记述了在革命、建设、改革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民族复兴事业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科学指引。

    编纂出版《复兴文库》,把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起来,引导人们从历史中借鉴和汲取智慧营养,认识和把握规律、看清发展潮流,从而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复兴文库》所揭示的中华民族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的文化脉络。

  • 13. (2024高二上·南宁期末)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3 年11月30日, 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 (简称“宝塔消防救援站”) 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走进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 “弘扬延安精神,永做红军传人”的队训引人瞩目,这一队训如今已融入队员们的血脉,成为他们的价值坐标。建队50年来,这支“火焰蓝”队伍用赤诚和忠勇守护着 3556平方公里土地和 75万老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们聚焦主责主业、 苦练技术本领, 在灭火救援、 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 坚守人民至上理念,践行“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铮铮誓言,受到老区人民广泛赞誉。

    宝塔消防救援站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 广大消防救援指战员表示,要以宝塔消防救援站的官兵为榜样,为守护人民幸福平安、 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 (1)  结合材料,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宝塔消防救援站受到老区人民广泛赞誉。 
    2. (2)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宣传宝塔消防救援站先进事迹的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