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社会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

更新时间:2024-05-23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一小题2分,共48分)
  • 1. 下列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说法,哪一个人说的是真的(   )
    A . 朝鲜族同胞说:“我们家乡的泼水节可热闹了。” B . 壮族兄弟说:“我们这里的骆驼都不用干活了,陪游客照相去了。” C . 藏族阿妈说:“菠萝是我们这里的特产,来了一定要尝一尝。” D . 蒙古族大爷说:“欢迎你们夏季来大草原参加热闹的那达慕节!”
  • 2. 读“我国东部地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根据气温曲线能正确反映北京气候类型的是(   )
      A . B . C . D .
    2. (2) 我国东部地区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分配图,共同特点为雨热同期,原因是(   )
      A . 季风气候显著 B . 地形复杂多样 C . 大陆性气候显著 D . 海洋性气候显著
    3. (3) 下列对丙城市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B .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等 C . 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D . 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
  • 3.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因素 B . 土壤因素 C . 人文因素 D . 气候因素
  • 4. 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史,小强同学据此设计了一项红色研学活动,他选定的下列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

    ①武昌——人民军队的创建         
    ②会宁——长征的胜利完成    

    ③嘉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④北京——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 . 明确反对封建主义;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D . 开始宣传民主共和;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 6. (2023八上·洞头期中)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培育历史学科思维的重要途径。下列存在这种联系的是( )

    ①鸦片战争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变化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③甲午战争与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签订《马关条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曾在清皇家海关总税务司服务的美国人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它(鸦片战争)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马士 (   )
    A .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 . 是站在清朝统治者立场上来认识这场战争 C . 从根本上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根源 D . 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和鸦片贸易的罪恶性
  • 8. 近代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条约内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

    A . ④②①③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③①④
  • 9.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一举灭亡中国。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一系列战役,体现了中国军民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 谢晋元——武汉会战 B . 李宗仁——长沙会战 C . 彭德怀——百团大战 D . 张自忠——枣宜会战
  • 10. 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称呼上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这些社交礼仪变迁最早出现在(   )
    A . 辛亥革命后 B . 五四运动后 C . 抗日战争后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11. 如图所示碑文反映了西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其落款的民国纪年(落款日期为: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转换为公元纪年,应是(   )    

    A . 1944年 B . 1945年 C . 1946年 D . 1947年
  • 12.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定国是”

    戊戌变法开始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戊戌变法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帝的地位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中国革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发展。下图能够反映这一结论的是( )
    A . B . C . D .
  • 14.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B . 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C . 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D . 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15. 古代名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B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C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我们要能够对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D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关心、融入社会
  • 16. 下列同学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小刚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总是喜欢带味道很重的食物进场

    ②小强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③小明放学回家,发现街道上有人私搭乱建,立即拨打城建热线反映情况

    ④小红在图书馆边看书边在书上乱写乱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2023八上·洞头期中)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同窗情谊值得你我珍惜。诗句中提到的社会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友情关系
  • 18. “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做客《朗读者》节目,围绕主题“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了他难忘的飞行任务。他表示,是无数人,无数航天人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无数人的很多次造就了这个“第一次”,“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们送到太空”。他的话深刻阐释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 

    ②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舍弃个人利益

    ③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9. 现实生活中,许多未成年人因为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更有甚者,盗用家长的付款账号在网游中买装备、在直播间“打赏”。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意味着(   )

    ①沉迷网络一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青少年要远离网络

    ③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法可依      
    ④上网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20.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对社会来说,良好的社会秩序(   )

    ①能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②能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③能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④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21. (2023八上·洞头期中) 下列名言中强调要尊重他人的有( )

    ①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②平等待人,换位思考

    ③敬人者,人恒敬之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2. 文明有礼是与人交往的“外衣”。小丽的言行不得体的是( )

    ①请人指点说“赐教”,求人谅解说“包涵”
    ②公共场合打喷嚏时,侧身用纸巾捂住口鼻
    ③父母与客人谈话时,经常插话表示很热情
    ④给长者打电话时,先挂掉电话,以示尊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问答题(25题9分;26题12分;27题16分;28题15分,共52分。)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A市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糖都”。在A市较为平坦的峰丛洼地、峰林平原间,随处可见茂密的蔗林。

     

    资料卡
        甘蔗是蔗糖的主要来源。甘蔗具有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等特点,在土壤肥沃的平原或地形平坦的区域生长良好

    材料二:A市政府致力于打造循环高效的蔗糖产业,甘蔗榨糖,蔗渣造纸,蔗叶、制糖滤泥开发成有机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加持下,采收效率得到了超过百倍的提升,实现甘蔗的稳收增收。

    1. (1) 根据图1描述A市的地理位置。
    2. (2) 根据材料一,说明A市被誉为“中国糖都”的自然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总结A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
  • 24. 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奋斗不辍。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故居内有如下事迹记载: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1853年,奉旨办湖南团练,创建湘军
    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1年,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5 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材料二:1895 年 10 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 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 1896 年 1 月创办《强学报》。

    ——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 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四:1919 年 10 月 10 日,在纪年武昌起义 8 周年之际,孙中山不无哀痛地说:“革命军起矣,民国由之立矣,但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曾国藩创办洋务企业的历史背景。
    2. (2) 据材料二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4.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所说“革命之事业尚未成功也,革命之目的尚未达到也”是指什么?结合材料三、四,谈谈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事件?
  • 25.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登楼骋怀望南湖,百年风云涌心头。反帝救亡五四起,开天辟地七一谋。” 

    ——黄继明(2019年) 

     材料二:敢闯新路也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中国这样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落后大国,革命的道路怎么走?没有现成的答案……毛泽东在悉心研究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摒弃了“城市中心论”,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上山”的思想、做“革命山大王”的思想、建立“军事大本营”的思想…… 

    ——孙伟《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材料三: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材料四:抗战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与国民党方面达成一致。但随后国民党公然违背协议,发动内战,毛泽东制定出相应的作战原则和方针。解放军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作风,经过三年的军事较量,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请回答: 

    1. (1) 在材料一中“南湖”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百年风云”中的“百年”具体应为哪一年?“五四起”指的是“反帝救亡”的哪一新阶段?
    2.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依据中国怎么样的实际情况摒弃“城市中心论”?“‘上山’的思想”表明中共将革命重心转向哪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后中共闯出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哪些因素。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军事较量”中,中共迅速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6.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娱乐观众,更能够通过对社会问题的 反映引起观众的思考和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电影《孤注一掷》揭露了高薪招聘、投资理财等多种诈骗手法,讲述了受害人如何一步 步被带入网络赌博的深渊,最后倾家荡产。网络赌博危害大,现实中却频频上演。2023 年 9 月 10 日,熊某收到一条赌博广告的短信,就抱着“玩一玩 ”的心态点击进入网站并下载 APP, 陆续充值了 24000 余元。目前,熊某因参与赌博且赌资较大已被公安局依法行政拘留 10 日, 并处罚款 500 元。后来警方顺藤摸瓜,捣毁了一处网络赌博窝点, 以江某为首的 13 人赌博经营团伙被悉 数抓捕,法院最后判处江某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

    材料二:热播剧《狂飙》讲述了以一线刑警安欣为代表的正义力量,与黑恶势力展开长达二十年 的生死搏斗的故事。最后,黑恶势力接受了法律审判,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该剧向世人昭示 了“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法律惩恶扬善保护人民 ”的不变真理。

    1. (1) 联系材料一熊某的案例,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 (2) 江某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属于何种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 (3)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运用所学知识,请谈一谈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