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4-04-19 浏览次数:40 类型:中考真卷
一、本部分包括13道小题,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 1. 节日期间,沈阳老北市文旅活动丰富多彩,下列活动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剪纸人 B . 放风筝 C . 炭火烤肉 D . 玉石雕刻
  • 2.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而导致发有不良,这里的锌指的是(    )
    A . 原子 B . 元素 C . 离子 D . 分子
  • 3. “沈水之阳,我心向往”。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家乡环境的是(    )
    A . 焚烧秸秆 B . 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C . 随意丢弃食品包装袋 D . 建设“口袋公园”,实现开门见绿,抬头赏景
  •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熄灭酒精灯 D . 量取水的体积
  • 5. 化肥对促进农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物质属于氮肥的是(    )
    A . KCl B . C . D .
  • 6. 某矿泉水成分表中列出了所含的主要离子,其中表示钠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7. 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旧书投入的垃圾箱对应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 8. 生活生产中下列物质与对应用途不相符的是(    )
    A . 盐酸除铁锈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食盐做调味品 D . 氧气做食品保护气
  • 9. 当遇到火情时,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 . 室内起火,立刻打开门窗 B . 扑灭森林火灾,可设置隔离带 C . 楼房起火,乘坐电梯逃生 D . 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 10. 沈阳故宫红墙所用的涂料中含有 , 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11. 物质具有多样性,可以分为不同类别。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氧化铜 B . 不锈钢 C . 石油 D . 酒精溶液
  • 12. 部分蔬菜及水果中含有维生素A()。下列关于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维生素A由三种元素组成 B . 维生素A中含有1个氧分子 C . 维生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D . 维生素A中碳、氢元素质比为2∶3
  • 13.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区分纯碱()与白糖

    观察颜色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研磨、溶解

    C

    检验面包中含有淀粉

    加碘水

    D

    检验头发中含有蛋白质

    加紫色石蕊试液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本部分包括6道小题,除18题(6)2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
  • 14. 在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
    1. (1) 和家人一起包饺子。

      ①煮饺子:打开燃气灶阀门,燃气燃烧过程中将能转化为热能。

      ②捞饺子:用漏勺将饺子捞出,利用的原理与下图A、B、C所示相同的是(填字母序号)。

      ③配蘸料:打开陈醋瓶能闻到醋的气味,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

    2. (2) 为了防止学校花园里的铁制工艺品生锈,同学们为铁艺刷油漆,以隔绝
    3. (3) 同学们来到晒盐场开展实践活动。结合如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②获得食盐晶体常用的结晶方法:

  • 15. 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了解金属的性质和应用。
    1. (1) 沈阳为国家航空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制造飞机机翼的金属材料应具备的特点。
    2. (2) 烟花中加入镁粉,是利用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请写出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如下图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产生气泡,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C试管中铜片表面有固体析出。则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6. 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学习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思维方式。

    1. (1) 图1中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原子核外
    2. (2) 图2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①由氢分子的模型图可知:一个氢分子由构成。

      ②在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

    3. (3) 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密切相关。
    1. (1)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 , 若收集较为纯净的可以选择装置(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检验的方法:
    3. (3)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 ,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实验的发生装置可选B或C,C装置比B装置具有的主要优点是
    4. (4) (二)工业制取气体

      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不同。

    5. (5) (三)太空制取气体

      电解水更适合在太空中侧氧气的原因之一是水可以循环使用,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6. (6) 如图,电解水过程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7. (7) 氢燃料电池使用后又生成水,请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小组同学围绕实现碳中和开展了研究学习活动。
    1. (1) 主题一:寻找“碳”之源

      以上物质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塑料、合成纤维属于(填“无机材料”或“合成材料”)。
    2. (2) 主题二:认识的性质

      下图是小组同学绘制的性质思维导图的一部分,请补全相关内容。

      【实践活动】自制汽水

      老师提供了自制汽水的标准配方:小苏打1.5g,柠檬酸1.5g,白糖10g,凉开水400mL。为改善口感,小组同学对标准配方进行了如下调整:

      水果

      糖类/g

      维生素C/mg

      柑桔

      10

      80

      苹果

      10

      4

      将凉开水换成水果汁。每100g水果中部分营养成分含量如右表,若想补充更多的维生素C,榨汁时应选择的水果是       

    3. (3) 增加小苏打、柠檬酸的用量,使汽水中的更多,但可能会引发的问题是____。

      用500mL塑料瓶配制

      A . 汽水甜度过大 B . 制作过程中,造成液体喷出 C . 打开瓶盖时,瓶盖弹出伤人
    4. (4) 主题三:迈向碳中和

      【查阅资料】工业上高炉炼铁副产品有炉渣、炉尘和煤气,煤气中CO含量可达30%

      【设计方案】为了减少工业炼铁中CO、的排放,小组同学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了一个低碳行动方案,方案流程示意图如下:

      石灰浆[主要成分为]吸收的化学方程式:

    5. (5) 工业用含 480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反应3中最多得到Fet。
    6. (6) 【评价交流】

      上述方案中的CO重新通入高炉后,起的主要作用是

    7. (7) 该方案的优点是除外,还可实现(填物质化学式)的部分或全部循环利用。
    8. (8) 工业炼铁需消耗大量的焦炭,请写出一种在生活生产实际中能替代含碳燃料的新能源:
  • 19. 《礼记》等文献中记载古人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与石灰石灼烧后的固体、水混合制取氢氧化钾,用作纺织品漂洗剂。小组同学以“古法制碱”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1. (1)

      项目一:实验室模拟古法制碱

      【实验设计】制碱的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①步骤一反应类型是(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②请写出步骤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资料显示,步骤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实施】小组同学完成步骤一、步骤二实验后,立即进行步骤三实验,如图4所示。

      项目二:验证氢氧化钾生成

      为了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小组同学再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图4烧杯静置后底部的少量固体,洗净后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试管中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

    3. (3) 【分析交流】

      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结论中的均为步骤三反应生成。点点同学提出质疑,理由应是。(实验过程中得到的相关物质均未变质)

    4. (4) 点点同学提出了新思路:可以通过测量溶液pH的变化证明步骤三反应发生。经测定:常温下饱和溶液的pH为12.7,实验配制的溶液pH为11.3。重新做步骤三实验,向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分3次加入步骤二得到的悬浊液,分别测得烧杯内混合液pH变化后的数据如下: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pH

      12.2

      13.2

      14.0

      ①小组同学通过分析以上实验数据认为可以证明步骤三反应的发生,依据是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有KOH生成,还应测定的数据是,请说明验证的理由:

    5. (5) 项目三:处理碱性废液

      为了:防止污染,同学们用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并按其使用说明,对上述实验产生的碱性废液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

      ①第一步:配制稀硫酸。用g溶质质最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490g,冷却后倒入软塑料瓶。

      ②第二步:处理废液。将碱性废液倒入反应槽,开启搅拌机,按压软塑料瓶注入稀硫酸,将pH调至约等于。当pH稳定后停止搅拌。打开水阀,废液流入过滤槽、活性炭槽,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第三步:处理废渣。

    6. (6) 【分析交流】

      按说明书建议,装置中应使用稀硫酸、而不用盐酸处理碱性废液,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其原因是

    7. (7) 第二步中搅拌机搅拌的作用是
    8. (8) 请写出一条在第二步处理废液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水项:

      【总结评价】

      实验是学习的一部分,敢质疑、敢创新,一定能在科学探究中收获成功,感受快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