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4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修辞手法及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05 浏览次数:3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 .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C .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 .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 2.   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 .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C . 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D .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 3.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
    A .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拟人) B . 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比喻) C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反复、排比) D .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烘托)
  • 4. (2020七上·本溪开学考) 下列和所给例句修辞方法同类的一项是( )

    例句:天亮时才发现,我们俩已经成了泥人。

    A .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B . 红安养育了223位将军,两任国家主席。 C . 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D . 昨天我遇见那个小光头了。
  • 5.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不是比喻的一项是(    )
    A . 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B . 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C . 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D .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
  • 6. 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 .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 .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 .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 7. 下列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明确回答“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 B . 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 C . 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借代,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D . 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比喻,突出了马玉祥的“淳朴”气质)
  • 8. (2023八上·铜仁月考)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反语) B . 一盘红烧鸡纵的价钱和一碗黄焖鸡不相上下,因为这东西在云南并不难得。(比喻) C .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比喻) D .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比喻)
  • 9. 《变色龙》借一种动物为题而实写人,这种写法是(  )

    A . 借喻 B . 借代 C . 双关 D . 暗喻
  • 10. 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B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偶、互文) C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互文) D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比喻、顶真)
  • 11. 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比喻) B . 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排比) C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反复) D .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对比)
  • 12. 对《木兰诗》“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 .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 . 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 . 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 1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 .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 B .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C .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D .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14. (2023七下·柳州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杨绛,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由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    B . 《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青莲居士,他是北宋著名的改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 . 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D . 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作者直接与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以“你”相称,情感显得直接而迫切,具有更强烈的抒情效果。
  •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互文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 .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C .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 .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二、填空题
  • 16. 指出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考,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2. (2)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3. (3)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
  • 17.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 (1)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2. (2)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3. (3) 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
  • 18.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2. (2) 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3. (3)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 19. 指出下面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②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③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 20. 请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 (1) 人们无不试图用自己的想象除去他那盖着面孔的头发,修剪疯长的胡须,以他年轻时刮去胡须的肖像作为参照,希望用魔法变出一张光洁的脸。
    2. (2) 在他脸上找不到一点儿奋发向上的灵气,找不到精神光彩,找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眉宇之间那种像大理石穹顶一样缓缓隆起的非凡器宇。 
    3. (3) 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
  • 21. 判断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如何。
    1. (1)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修辞:;作用:

    2. (2)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修辞:;作用:

    3. (3) 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修辞:;作用:

    4. (4)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修辞:;作用:

  • 22. 请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 (2)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3. (3)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 (4)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5. (5)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三、语言表达
  • 23. 刘湛秋在《愉快的自白》中说:”把自己的眼睛投向天空和大地,又去寻找更美好、更欢乐、更富有创造性的生活。”在《雨的四季》中有没有一些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参照示例,在文中找出两处并摘录下来。

    [示例]

    小草→蚯蚓→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1. (1) → 
    2. (2) → 
  • 24.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②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 25. 说说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热情的火焰飞腾。

  • 27. 小帆想要在这一部分表达对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敬佩,他找到了下面的对联句子。请选择两句组成一副与航空航天主题相关的对联。(填序号即可)

    上联: 

    下联:

    ①含笑蜡梅,唤醒奇葩千树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华夏扬眉,遨游浩宇放歌

    ④展翼太空,追寻月宫传奇

    ⑤神州昂首,点火酒泉追梦

    ⑥溢香春笋,挺起翠竹万竿

  • 28.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 (1)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2. (2)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3. (3) 我亲眼见到,六七百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被所谓官兵一阵凶杀毒打,血溅四五十里,哭声动天。
    4. (4) 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 29. (2022九下·重庆月考) 钱钟书《通感》一文指出,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可以彼此打通。通感即多感官互通。请参照示例,另写两个使用通感手法的句子,句式不限。

    [示例一]嗅觉化为听觉: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示例二]视觉化为味觉:这个姑娘面带梨涡,笑起来真甜。

    化为

    化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