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历...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1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46分)
  • 1. “13、14世纪欧洲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引文中“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具体是指(   )
    A . 租地农场、手工工厂 B . 庄园、手工工场 C . 庄园、租地农场 D .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 2. (2021九上·郓城月考) 文献是解读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组合对应正确的是(    )
    A . 《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 B . 《天方夜谭》——古代阿拉伯 C . 《十二铜表法》——古代希腊 D . 《马可·波罗行纪》——古代罗马
  • 3. 著名史学家周谷城在《世界通史》中这样说道:“印度人分为四级……这四级人即祈祷者、打仗者、生产和买卖者、供他人驱使者也。”其中“生产和买卖者”指的是(   )
    A . 吠舍 B . 刹帝利 C . 首陀罗 D . 婆罗门
  • 4.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最能体现(   )
    A .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B .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C .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D . 国王与人民的对立
  • 5. 有学者这样形容德国: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国家,它要么拷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19世纪40年代,德国人在思想上“拷问世界”是指( )
    A . 推动文艺复兴 B . 开展启蒙运动 C . 诞生马克思主义 D . 完成工业革命
  • 6. 在18世纪末的法国有这样一个国王:为了加速断头台杀人的效率,亲自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命人将铡刀改为三角形。结果,他在1793年初也成了这部利器的刀下之鬼, 这个国王是( )
    A . 查理一世 B . 路易十六 C . 詹姆士一世 D . 路易十八
  • 7. 历史活动课上,老师安排学生搜集了大化改新、西欧城市的发展及市民阶级的扩大、庄园经济和大学的兴起等知识,那么本节历史活动课活动的主题是( )
    A . 人类文明的开端 B .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 C .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D . 封建时代的亚洲和欧洲
  • 8. 达·芬奇为塑造一位将军的骑兵青铜像(下图),花了16年工夫去做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考察铜炉、风箱,研究光和热等。这反映出( )

    A . 人文主义的现实关怀 B . 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C . 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 D . 近代科学发展迅速
  • 9. 在开辟新航路的航海活动中,其共同点是(   )

    ①目的是掠夺黄金等财富   ②航海家都是葡萄牙人  

    ③都有国家的支持         ④航海活动中都伴有殖民活动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0. 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
    A . 希腊 B . 意大利 C . 英国 D . 罗马
  • 11. 某班举行关于 “三角贸易”主题的讨论,同学们积极踊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首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英国 B . 导致了亚、非、拉经济的落后 C . 为美洲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D .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 12. 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于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1453 年被奥斯曼帝国攻入首都君士坦丁堡而灭亡。”“这个帝国”是指(   )
    A . 拜占庭帝国 B . 罗马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 13. 阅读目录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书籍内容主旨。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如图中单元标题的是( )

    A . 走向近代 B . 资产阶级革命 C . 资本主义的扩展 D . 民族解放运动
  • 14. 《汉谟拉比法典》记载到:法律在这里让人幸福。就该法典创立的目的来看,这里的“人”指的是( )
    A . 奴隶主 B . 汉谟拉比 C . 古巴比伦王国国民 D . 两河流域居民
  • 15.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这个历史过程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漫画中的房间内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 .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力  B . 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 . 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D . 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16. 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中世纪欧洲的大学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新航路开辟这一事件中: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则立足于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世界视野的观点,人们对一事件又有了新的认识。据此,当今站在“欧洲——美洲——全球史观”的认识立场,可得出观点(   )
    A . 原始积累——掠夺——侵犯 B . 霸权扩张——发现——侵犯 C . 侵犯——发现——世界相连 D . 原始积累——侵犯——文明相遇
  • 17. 这个城市因三种互补的组成元素而独具特色:希腊的语言和文化,罗马的法律和管理,以及基督教的信仰和组织,帝国因这座曾经的希腊城市的名字而得名。该“帝国”是(   )
    A . 亚历山大帝国 B . 查理曼帝国 C . 拜占庭帝国 D . 阿拉伯帝国
  • 18. (2020·抚顺模拟) 他向葡萄牙国王提出航海计划,未被采纳,转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从西班牙出发时,共有5艘船和265名船员。下列关于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发现”了古巴和海地

    ②他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③他是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航海家

    ④他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9. 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或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
    A . 租地农场——资本主义萌芽 B . 新航路开辟———西欧城市兴起 C . 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 D .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
  • 20. (2023九上·沈阳期末)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这段文字叙述的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 . 背景 B . 经过 C . 特点 D . 影响
  • 21. (2023九上·昆明期中) 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家,不仅发扬了希腊地理学,而且将不断进步的地图说、地球经纬度、准确的制图术甚至将处于世界前沿的天文学、造纸术、磁针罗盘等传入西方。这反映阿拉伯人(   )
    A . 保存了大量古代欧洲文明 B .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C . 开创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 D . 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22. (2022九上·潮安月考) 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被称作(    )
    A . 太阳历 B . 儒略历 C . 太初历 D . 太阴历
  • 23. 在沙特麦加大清真寺里,每天面朝寺中克尔白神庙朝拜的穆斯林信仰的是( ) 
    A . 佛教 B . 基督教 C . 伊斯兰教 D . 犹太教
二、非选择题(共16分)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下面是古罗马的发展演变示意图(部分)。

    材料三:如下图     

    材料四: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给6岁以上的男子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不能终身使用,也不能买卖。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伯里克利所说的民主政治在当时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2. (2) 材料二表格中①②③分别填什么?
    3. (3) 依据材料三中的图1,概括西欧庄园的性质。图2中“封君”“封臣”关系形成的纽带是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改革史称什么?此次改革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什么变化?
  • 25. 材料论述题

    18世纪末,美国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19世纪末,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

    1. (1) 根据材料,指出美国诞生的标志。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