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珠海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
  • 1. 默写古诗文。
    1. (1) 水何澹澹,。(《观沧海》曹操)
    2. (2) 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3)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4. (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5)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竞技,更是友谊的交流。《论语》有言“”中国敞开怀抱,迎接各方朋友。
    6. (6) 月亮是古典诗歌中永恒的意象。请你根据批注,完成表格。

      题目

      作者

      诗句

      批注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月落江中,思随江流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心寄明月,与君共勉

  •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对本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 . 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 . 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 D . 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美不胜收;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使得数不清的杂草翻来覆去地生长;秋天不光有看不见的别绪离愁也有看得见的秋高气爽;冬天里还有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可爱的水藻。同时,我们在美丽的自然中感悟到世间的真情。瘫痪的史铁生,在落叶纷纷中与母亲jué bié,把“好好儿活”的勇气,植入骨髓;睿智的莫怀戚在解决散步时的fēn qí中,选择背着母亲走小路,让一家人各得其所;莎莉文老师按照事先的约定,如期来到了海伦·凯勒家,让海伦·凯勒喜出望外;泰戈尔和冰心诗意地用大自然表达出对母亲最真挚的热爱与祝福……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zhù xù(     )

      ⑵jué bié( )

      ⑶fēn qí(    )

    2. (2) 这段文字中,画横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花枝招展 B . 翻来覆去 C . 各得其所 D . 喜出望外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后的句子是: 。
  • 4. 朋友相交,古人特别注重礼貌用语,请对下面的谦称和敬称进行分类。(只填序号)

    ①令尊 ②久仰 ③家君 ④见谅 ⑤高见 ⑥愚兄 ⑦赐教 ⑧拙作

    敬辞类:

    谦辞类:

  • 5. 小海想把下面8个词语组成一副切合祝福朋友的对联,请你帮助他。

    杨柳 梅花 冬去春来 万朵迎风绿 冰消雪化 千条扑鼻香

  • 6. 对于《朝花夕拾》的介绍,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父亲的病》回忆了“我”儿时为父亲求医治病的种种荒诞情景,揭露了几位庸医草菅人命的丑恶面目。 B . 《狗·猫·鼠》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郭巨埋儿”“卧冰求鲤”等孝道故事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C .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D . 《无常》中,鲁迅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 7. 如果鲁迅要为《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建一个微信群,名为“‘朝花夕拾’之温馨的回忆”。下面哪个人物不能入群?请选出人物并说明理由。

    阿长 藤野先生 范爱农 衍太太

二、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

    (选自《世说新语》)

    程鱼门不爽游约

    程鱼门客金陵,尝与袁简斋约游雨花台,及期而风雨作,有尼之者,鱼门曰:“简斋,人也。吾与之期矣,而不往,乃独使彼为信人乎?”持盖着屐,途中甚狼狈,不顾也。 , 则简斋之行厨已在矣。俄而简斋至,天亦雾遂相与赋诗饮酒以为乐流连竟日薄葬始归

    (选自《清稗类钞》)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陈太丘与友行 

      ⑵相而去

      ⑶元方入门不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⑵友人惭,下车引之。

    3. (3) 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简斋,人也(信用) B . 持盖着屐(于是,就) C . , 则简斋之行厨已在矣(到达) D . 俄而简斋至(不久,一会儿)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天 亦 雾 递 相 与 赋 诗 饮 酒 以 为 乐 流 连 竟 日 薄 暮 始 归

    5. (5) 《陈太丘与友期行》《程鱼门不爽游约》都在讲诚信。请简要谈谈它们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睡得好吗”正取代“吃了吗”成为不少朋友间见面的开场白。相信很多人都没有料想到,再日常不过的睡觉在今天会成为一个问题。

    中国睡眠研究会之前发布的一份关于国人睡眠状况的报告显示,2012年至2022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2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间由8.5小时缩减到7.06小时。媒体在调查中发现,睡眠障碍人群日益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其实不用这些数据“背书”,日常消费场景中,褪黑素、酸枣仁、蒸汽眼罩、乳胶床垫、监测睡眠质量的穿戴设备等睡眠“周边”产品的持续火热足以说明一切。

    (摘编自“光明网”2023.3)

    【材料二】睡眠质量不好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睡醒以后,感到不解乏,疲惫,还想睡:工作的时候难以集中精力,难以专注:学习、上课的时候想打盹,记忆力不好;经常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或者易怒,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的状态,这都是睡眠质量不好的表现。

    对于儿童来说,深睡眠过程中释放大量的生长激素。如果孩子的深睡眠时间足够长的话,生长激素才能充分释放,人的个子才会长高。

    对于年轻人来说,许多年轻人受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影响比较大,会利用晚间工作。这样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可能会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睡眠不够,另外一个是由于晚睡晚起而造成生物钟紊乱。长期维持这样的生活方式,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入睡困难。

    【材料三】“药物永远都不是失眠患者的第一选择。”孟繁强表示,褪黑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保健品,并不是安眠类药物,也不能替代传统药物治疗失眠。

    出现睡眠问题,孟繁强建议,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调整作息,在一个时期内保证规律的睡眠和起床时间,非必要不频繁熬夜。其次是坚持锻炼,例如慢跑、散步、打球等,在增加睡眠动力的同时调节情绪。但要注意在白天或睡前3小时前运动,才会对睡眠有益。此外,规律的三餐、合理的膳食也非常重要。睡前不过饥或者过饱,睡前七八个小时内尽量不饮酒、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饮料。

    特别注意的是,睡眠问题可能是一种疾病,也可能是身体其他痰病的一种症状,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出现了骨关节病或者皮肤瘙痒等,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干扰除眠。解决身体的原发疾病,也是提高睡眠质量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除了自身调整以外,最好是要找专业医生帮助解决,不要随意滥用药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23.3)

    1.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关报告显示,近十年间,国人的入睡时间推迟,平均睡眠时间减少了一个多小时。 B . 褪黑素、酸枣仁等睡眠“周边”产品的火热说明当前国人的睡眠质量有所提升。 C . 出现睡眠问题,应根据症状的轻重,选择合适的方法,谨慎使用药物。 D . 睡眠问题既可能是一种疾病,也可能是身体其他疾病的一种症状。
    2. (2) 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
    3. (3) 临近考试,小海想提升自己的成绩,于是晚上经常熬夜学习到十一点多,导致白天上课时常常打盹、犯困,精神疲惫。作为好友,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对他这种行为进行劝导。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胡 杨

    王族

    ①在干旱的戈壁或者沙漠中,如果出现伫立的植物,那往往是胡杨。A.不论远近,胡杨看上去都像一只手,似乎上抓天空、阳光和空气,下抓土地、风和飞落的鸟儿。它们的枝条像指缝,风或从中迅疾穿过,或猛烈吹刮出声响。有时候哪怕被狂风撕扯得粗粝斑驳,也一动不动经历着生与死的无声更迭。

    ②与其他植物相比,胡杨是最耐旱和耐涝的树种,它们扎根于缺水的地方,不论高矮粗细,都在春天长出绿色叶子,在秋天又悄无声息地凋零。入冬后的寒风大雪疯狂肆虐,胡杨似乎被挟裹着倒了下去,但是当寒风大雪过后,就看见一棵棵胡杨还站立在原来的地方。

    ③在新疆沙雅县有一棵200余年的胡杨树,当地人称其为树王。它的树干通直,高度有近20米。最奇特的是树叶,因为那一带极为干旱,周围的小胡杨树只长着狭小的叶片,但那棵树王枝条上的叶片,却长得圆润翠绿。当地人说,胡杨的根能延伸数十米,而且有极强的忍耐力,能从根部萌生幼苗,所以树王附近的小胡杨树,都是树王的子女。当风沙呼啸而来时,胡杨迎头伫立的姿势,不就是一种抗争,一种无声的呐喊

    ④在新疆见到的最为壮观的胡杨,是在塔里未河边。那天,我们的车子出库车向草湖方向行驶,走不多远,便看见成片的胡杨在前面林立,像是欢迎的队伍一般正在等候着我们。胡杨,这西部大地上的雄性之树,往戈壁或沙漠中一站,不管扎根之处的沙石被大风吹走了多少,甚至连根也已裸露出来,还掉了皮,断了支系,但仔细一看,还稳稳地立着。

    ⑤不远处是塔里木河,沙漠中的河流流淌向哪里,胡杨扰跟随河流长到哪里。沙漠中的河流不像常见的河流那样固守一个河道,它们的河道变化非常频繁。所以,沙漠中的胡杨,基本上都与河流保持同一方向。说话间,听到一阵流水的声音,空气中也传来一股湿意。我们的车子到了塔里木河边,没看见河水,倒先看见河边有大片胡杨林,林边的河流就是塔里木河。那是一个胡杨王国,每一个臣民都安宁平和地生存在自己的国家里,四周一片安宁。

    ⑥平时,胡杨的树身和枝干都是斑驳的,看上去像是快要枯死,但是在春天,胡杨犹如得到了宽容,于是发芽生绿,又焕发了一次生命。B.显示出了一种撼人的生机——粗大的绿色叶茎和斑驳的树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像是一位画家画到这里突发灵感,在树身上涂了几块绿颜色。

    ⑦因为胡杨多年来一直被人们赞颂,所以胡杨在人们的认知中始终保持着一致的形象,人们对胡杨的生命给予充分的肯定,“胡杨”二宇因此变得像符号。代表着积极向上的品质。胡杨原本就是普通的树,而且像所有树一样,并不具备精神和意志的外在行为,但人们给予了它们精神,所以它们便变成了人们赞颂的一种树。

    ⑧我们的车子缓缓开进了胡杨林。塔里木河绕着这片胡杨林而过,悄悄流淌向下游。一条河和胡杨,像是听从一个命令,一起向沙漠深处延伸而去。塔里木河是一条寂静的河,它的流动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但在沙漠中,你又时时能感觉到它的流动,对空无一物的沙漠发出了吟唱。顺着河道走,就会发现胡杨绵延开了一片葱绿,将人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⑨进了胡杨林,脚下的沙子变得松软起来,仔细一看便发现了奥秘——这块土地在生长了胡杨的同时,也得到了胡杨的保护。浓密的胡杨像一张大网,将脚下的土地裹住。所以,在胡杨林里,你很少看见起伏的沙丘和坎坷不平的沙坎。

    胡杨一棵一棵在这里。从外表上看,它们都很刚强,似是坚持着什么。它们到底在坚持着什么呢?这块土地,似乎要让生长在它上面的生命都挺立起坚强的身躯,不为迎接什么,只要挺立起来就完成了任务。这种使自己的躯体成为一种象征的姿态,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吧。

    1. (1) 文章第④一⑨段按照游踪顺序,叙写了作者观赏胡杨树的过程,请你将作者的游踪补充完整。

      出库车向草湖方向行驶→⑴→⑵→进了胡杨林

    2. (2) 本文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请根据提示,赏析文中划线的A、B两个句子。

      A.不论远近,胡杨看上去都像一只手,似乎上抓天空、阳光和空气,下抓土地、风和飞落的鸟儿。 (从修辞角度)

      B.显示出了一种撼人的生机——粗大的绿色叶茎和斑驳的树身形成强烈的对比,像是一位画家画到这里突发灵感,在树身上涂了几块绿颜色。(从词语角度)

    3. (3) 小海打算在校广播站朗诵这篇美文,读到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时,他不知该如何朗读。以下是他的两种朗读设计,请你帮他选出最恰当的一句,并阐明理由。

      ⑴胡杨/一棵一棵/在这里伫立。

      ⑵胡杨/一棵/一棵/在这里伫立。

    4. (4) 读完本文,你和同桌围绕“胡杨的品质”展开了议论,请你补全下面的对话。

      同桌:我认为树就是树,它的一切行为、表现都是其生物本能的表现。为什么我们要赞颂一种树的生物本能呢?比如胡杨,它扎根、挺立,都是为了在沙漠生存,也是它进化的结果。

      我:你说得对,胡杨的扎根、挺立,确实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但是胡杨在生长过程中

三、作文
  • 11. 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目,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不少于500字;⑵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