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五四学制)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6 老山界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 老山界》...

更新时间:2024-03-07 浏览次数: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空格处应选填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象黑色幕上(   )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象巨人一样(   )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象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   ),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A . 缀着  竖立  寂静  呐喊 B . 放着  矗立  平静  呜咽 C . 缀着  矗立  寂静  呜咽 D . 缀着  树立  平静  咆哮
  • 2.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到了山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____

    ①我忽然想起: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

    ②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③我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坐在山顶上休息一会儿。

    ④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⑤回头看队伍,没有翻过山的只有不多的几个人了。

    A . ①③⑤④② B . ①②④③⑤ C . ⑤③④②① D . ②①③⑤④
  •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 .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 C . 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D . 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郝叟(hǎo sǒu)  异(chà)      住(gěng) B . 祷(qí) 悔(ào) (jiá) C . 罚(chěng)    板(dèng)     (wǔ) D . (téng)     钥匙(yào shi)  (zhàn)
  •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十分希望) B . 我们就跟瑶民攀谈起来。(闲谈) C . 我们谈到红军,谈到苛捐杂税 , 谈到她住在这里的生活情形。(指繁重的捐税) D .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比喻声音细微亲切)
  • 6.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第二段两次提到“停下来”表现山路难走,也为下文写山势陡峭蓄势,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B . 文章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式,极力刻画了雷公岩的陡峭。 C . 文中描写红军吃饭用“抢了一碗就吃”,形象地表现了红军战士此时非常的饥饿。 D . 《老山界》一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的文章层次。
二、基础知识综合
  • 7. 某校组织七年级学生举行“重走长征路,温红色经典”活动,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____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hān)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____,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shuò)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____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____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jué)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弛 , 像山泉在呜咽(yàn),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酣(hān) B . 烁(shuò) C . 嚼(jué) D . 咽(yàn)
    2.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峭壁 B . 骨碌 C . 缀着 D . 奔弛
    3. (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命令  寒气逼人  伫立  不可捉摸 B . 指令  天寒地冻  矗立  不可思议 C . 命令  寒气逼人  矗立  不可捉摸 D . 指令  天寒地冻  伫立  不可思议
    4.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由于实在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B . 因为太疲倦的原因,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C . 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D . 因为实在太疲倦的原因,所以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三、填空题
  • 8. 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②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③罕见的美好景象。

    ④甜美、畅快地入睡。

  • 9. 破折号常见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语音延长;C.表示说话的中断或停顿;D.表示意思的递进;E.表示语意的转折。判断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放学了,——你们走吧。”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四、综合性学习
  • 10. 拓展阅读

    材料一:中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以数据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工作成就: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普通话普及率从2000年的53%提高到2015年的73%左右,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68%的国民掌握了汉语拼音。国家颁布实施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6类47种,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标准59种;国家汉办在140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 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世界各地有近2万所中文学校,面向华侨华人传授中文;国家帮助15个少数民族创制或改进了文字方案,颁布实施了10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截至2016年,我国制定颁布的专门针对语言文字问题或包含语言文字法条规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 200项。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

    材料二:

    ——《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17)》

    材料三:

    一级(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材料四:

    《纲要》中指出目前的重点工作为:一、推广普及;二、基础建设;三、督查服务;四、能力提升;五、科学保护;六、文化传承。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语言文字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至少列出两点)
    2. (2) 分析材料二,归纳出两条有意义的结论。
    3. (3) 下列内容符合上述材料意思的一项是 ( )
      A . 我国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达到96%。 B . 国家帮助15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方案。 C . 中央电视台播音员的普通话测试水平测试成绩要求为二级甲等及以上。 D .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体现了《纲要》中的第六点——文化传承。
    4. (4)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我国语言文字事业更好地发展。(至少列出两点)
五、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各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 (1) 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 (2)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何会“忽然醒来”?为何“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 (3)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红军战上却能欣赏“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又能用耳朵来欣赏那“不可捉摸的声响”。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4. (4)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中“缀”换成“挂”可以吗?为什么?
    5. (5) 选段从多个角度对“半夜”进行描写,写触觉突出夜之,写视觉暗示山之,写听觉反衬夜之
  • 12. 阅读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 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⑫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

    ⑬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因为山路很难走,一路上需要督促前进。我们几个人又停下来,立刻写标语,分配人到山下山上各段去喊口号,演说,帮助病员和运输员。忙了一会,再向前进。

    ⑭走了不多远,看见昨晚所说的峭壁上的路,也就是所谓雷公岩的,果然陡极了,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崖下已经聚集了很多马匹,都是昨晚不能过去,要等今天全纵队过完了再过去的。有几匹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

    ……

    ⑮快要到山顶,我已经落得很远了。许多运输员都走到前头去了,剩下来的是医务人员和掩护部队。医务人员真是辛苦,因为山陡,伤员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有人搀扶着。医务人员中的女同志们英勇得很,她们还是处处在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一点也不知道疲倦。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机关枪声很密,大概是在我们昨天出发的地方,五、八军团正跟敌人开火。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节选自《老山界》,有删改)

    1. (1) 第①段中画线句“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奇在哪里?
    2. (2) 选文中有一句话与第⑧段画线句内容相照应,请找出来写在答题卡上。
    3. (3) 做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模仿示例,从词语理解的角度,给第⑩段中另一个加点词语,“酣然入梦”做批注。

      【示例】“横着心”:四周环境恶劣,露宿条件差,但为了养精蓄锐,战士们服从命令就地休息,表现了红军不畏困难的坚强气概。

      “酣然入梦”:

    4. (4) 从修辞角度赏析⑪段画线句。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

六、作文
  • 13. 本文多处运用环境描写,突出“最后一课”的不同寻常,使文章曲折有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请你来写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注意运用环境描写。

    【课文片段在线】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写法分析】这是对上课之前环境的描写,作者围绕一个“静”字,与往日喧闹的气氛截然不同,突出今天的不寻常,暗示又“出了事”,渲染出最后一课“庄严肃穆”的气氛。运用环境描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目的明确,为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二是要具体生动,能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三是要抓住特征,写出符合事情发生时刻的景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