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5-22 浏览次数: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 1. (2023·宜昌) 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
    A . 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 . 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 . 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 . 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 2. 小明在学习七年级历史时,碰到下图,如要你拟定标题,最合适的是( )

    A . 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B . 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 C . 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D . 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
  • 3. 传说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都是通过民主推举的方式当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奴隶制
  • 4. 历史小组的同学在了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段历史后,整理出下面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B . 商起兵攻伐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C . 商纣王施用酷刑,残害人民,最后被灭 D . 周武王战胜商汤,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 5.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下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A . 种类丰富 B . 功能单一 C . 工艺简单 D . 象征皇权
  • 6. 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 鲁国国君很傲慢 C . 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 D . 周王室地位衰落
  • 7. 四川某地二王庙的大殿有一副对联:“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此联中的“太守”是指( )
    A . 大禹 B . 孔子 C . 商鞅 D . 李冰
  • 8. 下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其3D设计的拟人化熊猫,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此理念源于我国古代的( )

    A . 道家思想 B . 儒家思想 C . 墨家思想 D . 法家思想
  • 9. 公元前213年的一天,秦朝某官员的马匹受惊后踩死了农家孩子,出事后扬长而去。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们应该找( )
    A . 廷尉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丞相
  • 10.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麟。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诗《咏汉高祖》。下列选项中,与汉高祖刘邦无关的是( )
    A . 推翻秦朝 B . 巨鹿之战 C . 楚汉战争 D . 建立汉朝
  • 11. 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 )
    A . 公元前209年 B . 公元前207年 C . 公元前202年 D . 公元25年
  • 12. (2023·江西) 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
    A . 推恩令 B . 兴办太学 C . 盐铁专卖 D . 北击匈奴
  • 13.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黄巾起义的这一口号中,“苍天”是( )
    A . 秦朝政府 B . 西汉王朝 C . 王莽政权 D . 东汉王朝
  • 14. 近十几年来,考古学家在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这些考古发现证实了(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甘英到达波斯湾 C . 海上丝绸之路的存在 D . 东南亚是中国版图
  • 15. 下列史实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是( )

    A . 确立分封制 B .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 . 张骞通西域 D . 蔡伦改进造纸工艺
  • 16. (2023·天津) 学习历史需要了解和掌握历史纪年方法。赤壁之战发生的公元208年还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2世纪初 B . 公元2世纪末 C . 公元3世纪初 D . 公元3世纪末
  • 17.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游牧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
    A . 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 B . 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 . 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 D . 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 18. 龙门石窟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改变的装饰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
    A . 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 . 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C . 多元文化,交流互鉴 D . 中原文化,古老悠久
  • 19. 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这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与这一事件有关的成语是( )
    A . 草木皆兵 B . 四面楚歌 C . 破釜沉舟 D . 朝秦暮楚
  • 20. (2018七上·宜宾期末)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
    A . 诸葛亮 B . 贾思勰 C . 祖冲之 D . 郦道元
二、简要回答(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8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0分,共40分)
  • 21. 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郭沫若曾说过,“一片甲骨惊天下”。下图是刻有文字的甲骨和已经释读的甲骨文示例。

    示例:历法----《大明历》。

    材料二 书法作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被确定为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一时代诗词文赋的大繁荣,为书法家提供了艺术的书写内容。优美而富于情感的文学内容,改变了书写者的书写动机、目的,也转变了书写者的心情和意识。

    -----摘编自《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

    1. (1) 上图中的龟甲最早可能出自哪个朝代?图中的文字体现了怎样的造字方法?你如何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2. (2) 小明在整理中国古代科技知识,并为文件夹制作知识分类标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类标签帮他完善内容(列举一项成就即可)。
  • 2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1. (1) 据材料一内容指出当时称霸的诸侯是谁?为了称霸,他打出了什么旗号?
    2. (2) 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至少两点,不得摘抄原文)
    3. (3) 综合上述材料,对我国的建设有何启示?
  • 23. 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国家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国历史自有其与其他国家民族不同之特殊性,而最显见者却在政治上……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是中国历史上之无上成绩。--钱穆《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

    材料三 出于对匈奴不断骚扰与丝绸之路上强盗横行的状况的考虑,同时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汉宣帝神爵二年,设立了汉朝直接管辖西域的专门官职和机构。---《河西走廊》

    1. (1) 据材料一指出李斯的言论针对历史上的哪一制度?他认为这一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有何影响?
    3. (3) 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诸子百家对于统治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由春秋战国走向天下一统的过程中,法术首先奠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行政基础。……汉代黄老术的清净无为之治,使得汉朝逐渐走向繁荣,但是也导致了同姓诸侯坐大而威胁中央政权之势。---李锐《诸子百家的治术争鸣》

    材料二: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东汉·张仲景

    材料三: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掌握农作物的生产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为解决汉初黄老术的弊端,巩固中央政权,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1. (1) 材料二中张仲景“博采众方”写成的中医治疗学专著是什么?为什么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2. (2) 概括材料三中贾思勰的主张内容。谈谈这本著作在农学史上的地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