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4-03-13 浏览次数:6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默写古诗文。
    1. (1)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2. (2) 河流大野犹嫌束,。(谭嗣同《潼关》)
    3. (3)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4. (4) 请完整默写出刘禹锡的《秋词》(其一)

    5. (5) 《〈论语〉十二章》中勉励大家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xuànyào( )一下他的新衣服。
    2. (2) 我想那piāomiǎo( )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 (3) 最后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shéncǎiyìyì( )起来,并且对我恋恋不舍。
    4. (4)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méikāiyǎnxiào( )。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不断学习,见异思迁 , 积极进取。 B . 他是单位的老实人,勤快得很,干活从来都不拈轻怕重 C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 , 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D . 每到晚上,人民公园格外热闹,里里外外人声鼎沸、人流如织。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的创新型人才。(两面对一面,删掉“能否”) B . 实行分餐制后,老百姓不管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在外就餐,已经习惯了使用公筷,这不仅体现了社会文明,还保护了个人健康。(语序不当,把“保护了个人健康”和“体现了社会文明”互换位置) C . 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青春期敏感心理特性,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禁止孩子不看电视。(否定不当,去掉“不”) D . 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搭配不当,把“提高”改成“转变”)
  • 5. 班级准备开展“走进文学部落”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探究家书魅力”,这个活动让我们了解到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总有一些家书流传于世。苏轼在湖州上任时曾为学生王巩家中的“三槐堂”写过铭词(见下图),与流传的家书在教育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欣赏并把这题词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上下句顺序。

    2. (2) 如果你是“我爱文学”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你想从“开卷有益”的角度说一段话来激发同学的阅读兴趣,请把你要说的这段话写下来。
    3. (3) 在这次“走进文学部落”活动中,你们策划了《西游记》读书交流会,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⑴如果从《西游记》中推荐一个“明星人物”,你会推荐哪一个?说出你推荐的理由。

      “明星人物”:

      推荐理由:
      ⑵在读书交流会中,有个“角色”与“故事”配对环节,请你给下面角色配对,把与角色相应的故事填到对应的括号里。

      角色故事
      观音菩萨 
      太上老君 

      A.金刚琢打孙悟空 B.流沙河点化沙和尚

二、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①,还诫之曰:“吾欲汝曹②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③,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④,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选自马援《诫兄子书》)

    【注释】①交趾:汉郡,相当于越南北部。②汝曹:文中马援以“汝曹”来称侄子。③正法:正当的法制。④衿:佩带。缡:佩巾。施衿结缡:父母送女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非淡泊无以明志
       ⑵非学无以广才 
      ⑶淫则不能励精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还书诫之曰 ⑵好议论人长短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

    5. (5) 阅读【乙】文后,你懂得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 7. 阅读下面非连续文本,完成下题。

    【材料一】

    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它的名字叫“嫦娥一号”,取自我国上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探月的探测器用嫦娥之名正是取其奔月神话的意境。更有意思的是,月宫中有一只与嫦娥相伴的玉兔,“玉兔”被用来命名嫦娥号的月球巡视器,使得我国的探月工程与神话故事相契合,为科学技术增添了几许神秘浪漫色彩。天问行星探索计划的第一个探索目标就是火星。2020年7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并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登陆火星。随后它所携带的执行任务的火星车开始工作。此前,这台火星任务车通过网络投票,正式被命名为“祝融号”。

    【材料二】

    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中国人民把对遥远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之中。此次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搭载的火星车名为“祝融”。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火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驱散黑暗、带来温暖。祝融号寓意点燃中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航天人不断超越自我,逐梦星辰。

    【材料三】

    玉兔探月日记:

    大家下午好!我是玉兔号,现在我在月球上向大家问好!我现在终于可以摆脱飞行中的各种锁定机构,让大家看看我的“芳容”啦!我身高1.1米,身长1.5米,身宽1米,体重约140千克,比普通的兔子大多了吧!什么?有点胖?你们不许嫌我胖,研制我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爷爷都说,我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苗条多了,而且有很多独特的功能。没办法,人家稍微有点重嘛。还有啊,我的脚是六个金属轮子,能够前进、后退、行进间转向,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高度越障的能力。

    在地球上,人们常用“动若脱兔”形容动作敏捷。但是,为了我的安全,月球上我每小时顶多走200米。我的设计者孙泽洲叔叔说,暂不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各项科学探测任务。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神舟”到“嫦娥”“玉兔”,再到“天宫”“天问”,展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宏伟蓝图。 B . 玉兔号有六个金属轮子,比苏联、美国的月球探测器体积小。 C . 玉兔号虽然体重约140千克,但是动作敏捷,能在月球上快速移动。 D . 通过网络投票为航天重器命名,拉近了航天人与普通民众的距离。
    2. (2) 请你根据材料三画线部分,分析玉兔语言的特点。
    3. (3) “嫦娥”“玉兔”“天宫”等,这些都是我国航天器的名字,请你结合材料谈一谈中国航天器命名的特点。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走,这足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脸割伤了,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了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儿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是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就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1. (1) 有很多人说老刘“命好”,而且各有理由,读完文章,你认为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 (2) 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 (3) 品味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⑴母亲一听,跟我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⑵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 (4) 请谈谈你对文章末段画线句子“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的理解。
三、作文
  • 9. 今年11月底,祖国大陆最南端的小城——徐闻,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沦陷了。新闻不断更新:大街小巷店铺关门停业,学校停课、网课,有封控有隔离,有情绪的慌乱与焦虑,也有态度的乐观与坚信,有政府的科学防控从容应对,也有民众的积极配合坦然面对……居家上网课的那段时间,你和家人常会谈起与疫情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

    请你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目,围绕“疫情”自立主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