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 1. 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四项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鸦片战争中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位总兵力战殉国 B . 洋务派掀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 .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D .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2. 流行音乐反映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表中的内容是我国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歌曲,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反映1949—1953年阶段特征的一项是( )

    阶段

    流行歌曲

    1931—1945年

    《松花江上》《四渡赤水出奇兵》《义勇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

    1949—1953年

    《东方红》《翻身农奴把歌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1956—1976年

    《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

    1978年以后

    《春天的故事》《七子之歌》

    A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B . 社会主义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D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3. 通过学习不同时期的史实,可以了解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下面是某教师教学课件中的内容,下列四个选项中对此内容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大河流域产生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详地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阿拉伯人对沟通东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A . 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作出伟大贡献 B . 大约从16世纪初至19世纪末,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C . 20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 D . 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15世纪,展现了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多元面貌
  • 4.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是这样评价拿破仑的: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雨果的评价体现了( )
    A . 唯物史观 B . 家国情怀 C . 实物史料 D . 时空观念
  • 5. 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三个渐进的“转变”……第二个“转变”是由农业国家、农业文明转到工业文明,这也是一个进程。促使欧洲文明实现第二个“转变”发生的直接因素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 B . 无产阶级革命 C . 思想解放运动 D . 工业革命
  • 6. 中外历史很多事件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下列事件之间有内在联系的一项是( )

    新航路开辟

    五四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巴黎和会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凡尔登战役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法西斯侵略暴行

    A . B . C . D .
  • 7. “总督可以随时宣布戒严;殖民政府可以不经过正常的法律程序就逮捕、搜查和监视任何一个印度人,并可以不加审讯就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等”此材料可以用来分析( )
    A .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过程 B .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的内容 C . 埃及华夫脱运动的结局 D .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背景
  • 8.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的示意图有利于我们学习。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示意图(部分),其中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

     A B C D

    A . A B . B C . C D . D
  • 9. 这是一场进行了40多年“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护了相对的和平。这场“特殊的战争”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是( )
    A . 反法联盟和拿破仑大军 B . 同盟国和协约国 C . 北约和华约 D . 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10. 某同学阅读的一份资料里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表现为两种形式,在欧洲是“冷战”,在亚洲是“热战”。下列事件,属于“冷战”中的“热战”的一项是( )
    A . 抗美援朝战争 B . 萨拉热窝事件 C . 苏联解体 D . 德国分裂
  • 11. 1946年丘吉尔曾说:“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它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自由中安居。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20世纪90年代,丘吉尔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组织是( )
    A . 欧洲煤钢共同体 B .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 . 欧洲共同体 D . 欧洲联盟
  • 12. 在某位同学的复习笔记里写着如下内容,该同学的笔记上①处应该填的内容是( )

    A . 新中国掀起学习苏联的热潮 B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C . 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与挫折 D . 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 13. 某历史小组的同学要进行“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专题讲座,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专题讲座资料库的是( )

    ①论文:《民族认同与德国的重新统一》 ②视频:《苏联的改革》

    ③地图:《拉美人民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④图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4. 1992年,中国第一次派部队参加海外维和行动。截至2020年9月,中国军队先后参加了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向刚果(金)、利比亚、黎巴嫩、苏丹等地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与这些维和行动有关的国际组织是( )
    A . B . C . D .
  • 15. 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是学好历史的能力要求。对下列历史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一项是( )

    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是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各有其形态、内涵和特点。

    A .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B . 现代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 C . 文化多样性成就精彩世界 D . 计算机网络改变人类工作方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16题10分,17题16分,18题14分,共40分。)
  • 16. 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收集整理的专题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序号

    时间

    事件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 B 

    1933年

    美国罗斯福“新政”

    1934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20世纪80年代后期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1. (1) 请将表中A、B处内容补充完整。请你给该专题取一个恰当的主题
    2. (2) 上表中①②③④四个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之处?
    3.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的哪些事让你感到自豪?我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结局截然相反,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7. 某班同学要召开一次“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主题班会,同学们查阅了资料,提出了一些疑问,请你参与解答。

    材料一

    项目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材料二 1919年1月18日,和会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主要战胜国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之后,最后拟定了对德和约。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1. (1) 材料一中的表格内容和图片信息与两次世界大战分别有何关系?
    2. (2) 材料二中的两场会议之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有哪些变化?
    3. (3) 材料三中的内容都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资料,请你选出可信度最高的资料并说明理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抗日战士表现出了哪些抗战精神?
    4. (4)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但今天世界上局部战争依然存在,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
  • 18. 某历史社团以“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为主题开展读书汇报活动。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查阅资料 了解事迹】

    土生白人在压迫当地人的同时对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也产生极大的不满,他们从启蒙运动中获得灵感,并且从同样曾是殖民者但已经独立的北美人那里获得鼓舞。1807年,拿破仑侵略西班牙和葡萄牙,美洲殖民地趁机展开了争取独立的斗争。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魏凤莲译《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

    任务二 【运用表格 归纳历史】

    人物

    主要事迹

    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林肯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孙中山

    俄国十月革命

    毛泽东

    新中国建国前后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

    任务三 【建构联系 阐述历史】

    1. (1) 上面材料中提到了“争取独立的斗争”,请你结合所学,写出关于这场斗争的历史信息。(至少答出两方面的历史信息)
    2. (2) 请你将表格中①②③④填上合适的内容
    3. (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起了重大作用。请你就“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起重大作用”为题(或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从任务二的表格中选取两项史事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