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23 浏览次数: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满分60分)
  • 1.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 . 林则徐 B . 张謇 C . 左宗棠 D . 邓世昌
  • 2. (2017·青岛)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 3. (2019八上·渭滨月考)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

    A . 《林则徐》 B . 《鸦片战争》 C . 《火烧圆明园》 D . 《甲午风云》
  • 4. “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材料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   )
    A . 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B . 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C . 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D . 出使俄国,收回伊犁
  • 5.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 . 设立翻译馆 B . 创建第一支近代海军 C . 创办近代企业 D . 创办第一所新式学堂
  • 6.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 .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B . 开平煤矿 C . 湖北织布局 D . 汉阳铁厂
  • 7. 如表为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制定的部分条例,涉及学校办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据此可知,这些条例(   )

    学校

    条例

    京师同文馆

    《同文馆章程六条》《同文馆学习天文、算学章程六条》《八年课程表》《艺术章程六条》《出洋学生经费章程》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章程》《进士馆章程》《京师大学堂规条》《京师大学堂禁约》《京师大学堂详细规则》

    A . 体现了以生为本办学理念 B . 拟定于鸦片战争时期 C . 促进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 D . 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
  • 8. 第一条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铁路干线是(   )
    A . 南满铁路 B . 京张铁路 C . 平汉铁路 D . 粤汉铁路
  • 9. (2021·阳谷一模) 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 . 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 B . 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 C . 结果是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 . 结果是建立了民主政治
  • 10. (2022八上·平阴期中)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的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新道德,反对道德
  • 11. (2022·封开模拟) 朱春驹在《武汉起义杂忆》中写到:“由于辫发一旦剪去,则短期内难以再蓄,不像服饰可以轻易变换,因此民众对于剪辫的态度普遍迟疑,剪刀一动,蹄哭并作。”民众的态度主要体现了(    )
    A . 对蓄辫的十分喜爱 B . 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C . 对革命前景的忧虑 D . 对生活方式难以适应
  • 12. 陈独秀曾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对当时的北洋政府进行痛斥,提出国民要有理智与判断的自觉,才能避免亡国。据此可知,陈独秀认为救国救民之路在于(   )
    A . 发动武装革命 B . 革新政治制度 C . 解放民众思想 D . 提倡学术自由
  • 13. (2023·北京) 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 . 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 . 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 . 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D . 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 14. (2017·句容模拟) 某班同学拟举办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最应该选择在(    )

    A . 东京 B . 武昌 C . 广州 D . 南京
  • 15. 20世纪初“资本家”一词极少使用,1919年前后,“资本家”与“劳动者”在《新青年》成为高频词汇。该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
    A . 社会主要矛盾改变 B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 官僚资本不断膨胀 D . 民主共和观念流行
  • 16. (2019·济南模拟) 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B . 民主科学时代 C . 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 17. 有学者认为,1840 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新文化运动
  • 18. “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帆,引航的帆,啊……”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 . 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 C . “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第一次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D . “引航的帆”喻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 19. (2017八上·含山月考) 北平学生悲愤地喊出:“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这里描述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华北自治运动”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 20. 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 . 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21. 八十多年来,长征这一精神的源流,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导引出一幅现代中国的精神画卷。在漫无边际的草地上,红军青稞面吃完了,野草吃光了,生存陷入极度困难,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周恩来说:“有同志们活看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这仅有的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让战士们热泪盈眶。这支钢铁红军又开始了继续行军。从中,我们能感受到(   )

    ①舍己为人,勇于担当的高尚品质

    ②顾全大局。勇于牺牲的爱国情怀

    ③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

    ④维护公平,以苦为乐的道德修养。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22. 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直接证据是(   )

    ①1995年拍摄的电影《南京1937》

    ②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长度达105分钟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

    ③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约翰•拉贝在1937年详细记录的日军杀人暴行

    ④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夏淑琴全家9口人被杀7口,她被刺伤后从死人堆里爬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3. 小陈的家乡在近代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到祖国怀抱。他的家乡是(   )
    A . 南京 B . 西藏 C . 东北三省 D . 台湾
  • 24. 《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五四运动时期 C . 抗日救亡时期 D .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 25. 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华北事变 C . 八一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26. (2018八下·武邑开学考)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回顾历史,甲午战争中被日寇侵占的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回到祖国怀抱是在(    )
    A . 北伐胜利时 B . 抗战开始时 C . 抗战胜利后 D . 新中国成立时
  • 27. 下列人民解放军将领中,没有参加淮海战役指挥的是(   )
    A . 陈毅 B . 罗荣桓 C . 刘伯承 D . 谭震林
  • 28. (2023·张家界)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京解放 B . 挺进大别山 C . 百团大战 D . 淞沪会战
  • 29. 如图是1949年4月27日民盟苏州支部印发的《光明报•号外》(部分)。据此可知(   )

    A . 解放区完成土改农民踊跃参军 B . 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苏州 C . 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取得胜利 D . 江南地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 30. (2022·莲湖一模) “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呼声在中华大地回荡。空前的民主气象,竞办实业的浪潮,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
    A . 洋务运动的开展 B . 武昌起义的胜利 C . 五四运动的发展 D . “一五”计划的开展
二、材料题( 满分40分)
  •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勠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农副产品开始纳入世界市场,农民除受地主剥削外,还要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剥削。同时,条约所规定的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他们将战争的恶果转嫁到农民身上,给农民加上了更为沉重的新税。当时流行这样的民谣:“农民背上三把刀,徭役苦,租米重,利钱高”。而随着大量外国商品的涌入,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而沦为通商口岸“猪仔馆”买卖人口的对象。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的“一人冠冕”指的是哪一事件?此文发表后,为“戮此民贼,以拯吾民”、维护共和制度,进行了哪场斗争?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中相互关联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 32. 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一种新兴经济形式——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家应运而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封建经济的某些破坏,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主要出现在缫丝、棉纺、煤矿、船舶修造等业。在民族工业产生时期,地主和官僚的投资占一半左右,买办投资亦占颇大比重。但在20世纪以后,就主要是商人投资了。华侨回国兴办实业,占有相当重要地位;在爱国主义的思潮下。有不少工程技术人员和有志之士在艰难中集资创办新式企业。民族资本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限制和压迫,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二 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摘编自李占才,张凝《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材料三                         近代著名民族企业家(部分)

    陈启沅

    1859年赴安南(今越南)佐兄料理商务,经商致富。1873年,回国创办继昌隆机器缫丝厂。该厂采用自己设计的机器设备,雇工人六、七百人,出丝精美光洁,远销欧美,为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1881年该厂因同业竞争,被视为异端,南海知县下令停产。

    张謇

    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1895年,奉张之洞之命创办大生纱厂。1905年,张謇与马相伯在吴淞创办了复旦公学。1910年,连续三次在京发起以设立责任内阁和早开国会为号召的请愿活动。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愤然辞职。1917年,在张謇支持下,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在吴淞复校,此外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盲哑学校等。1918年10月23日,与熊希龄、蔡元培等人发起组织了“和平期成会”。

    卢作孚

    1910年,加入同盟会,从事反清保路运动,投身辛亥革命。1925年,创办民生公司,陆续统一川江航运,迫使外国航运势力退出长江上游。1938年秋,卢作孚领导民生公司组织宜昌大撤退,用40天时间抢运150万余人、物资100万余吨,挽救了抗战时期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国民政府嘉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初推动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各种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三,简述近代民族企业家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