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

更新时间:2024-03-28 浏览次数: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第十九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我国杭州举行。传递火炬是亚运会的一项重要事项,本次火炬的燃料是甲醇。甲醇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易挥发 B . 可燃性 C . 有特殊气味 D . 可溶于水
  • 2. 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 3.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中大马酮(化学式为C13H18O)是其香味的来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玫瑰香味飘散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大马酮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 . 1个大马酮分子中含有9个H2分子 D . 大马酮中碳、氧元素个数比为13:1
  • 4. 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变小直至熄灭 B . 实验2中白瓷板下表面会被熏黑 C . 实验3中火柴梗接触焰心部分最先碳化 D . 实验4中子母火焰成功的关键是导管不宜过长
  • 5.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正确的是( )

    示例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比较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

    归纳法

    氯气、氯化氢由分子构成,所以含氯元素的物质都由分D子构成

    C

    对比法

    压缩等体积的水和空气,得出液体与气体分子的大小不同

    D

    分类法

    根据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 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图乙中Ⅱ可表示为Na'” B . 图甲中的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lO C . 图乙的粒子中,Ⅰ和Ⅲ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D . 图乙中的Ⅱ、Ⅲ和Ⅳ对应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 7.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个数有( )

    ①阳离子带正电,所以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③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的离子和原子电子层数一定不同

    ④因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⑤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⑥X的相对原子质量比Y小,则X的实际质量一定比Y 小

    ⑦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故由一种物质生成其它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⑧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动植物的呼吸属于氧化反应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 8. 某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甲)进行改进。如图乙所示,在容积为40mL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细沙,再加入过量白磷,将注射器的活塞置于15mL刻度处,连接好装置,夹紧弹簧夹,滴加水。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读数,注射器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8mL。(装置气密性良好,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引燃白磷)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甲实验,若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未及时塞紧橡胶塞,则测得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偏大 B . 利用图乙完成上述实验,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 C . 利用图乙完成上述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7.5% D . 图乙实验若未使用弹簧夹,实验前将活塞置于≥12mL刻度处,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二、非选择题
  • 9.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式。下图1所示是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其中的浓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为原料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所示实验可以观察到(填“A"或“B”)烧杯内液体变红。
    2. (2) 图2所示反应的生成物氨气(化学式为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3) 图2所示反应的表达式为 (填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采集了- ~瓶浑浊的河水,模拟自来水厂进行水的净化。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填 “引导水流”或“搅拌,加快过滤”)。
    2. (2) 物质Y可除去液体B中的色素与异味,物质Y的名称为
    3. (3) 该小组同学取少量的“净化水”于试管,向其中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其实验目的是
    4. (4) 若要将“净化水”转化为“纯水”,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

  • 11. 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甲的名称为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在A-E中选择,填字母标号),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填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
    3. (3)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是Zn(固)+H2SO4(液)→ZnSO4+H2。请从A-E中选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填字母标号)。
    4. (4) 若选用装置B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连接B与F,然后将F与量筒连接用于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装置B的锥形瓶内应放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②装置F的集气瓶内盛装空气或水均可达到实验目的

      ③应等装置B内空气排尽后再连接B与F

      ④若装置F内装满水,氧气应从b口进入F中

      ⑤若装置F的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气体体积的测量无影响

  • 12.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和B是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C、D是两种单质,C可以供给呼吸。它们之间的转化与联系如图所示(“→”表示某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 (1) C的化学式为
    2. (2) 写出A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3. (3) B→D反应的表达式为(写文字或符号表达式皆可)。
    4. (4) 若E为黑色固体,则C→E反应的现象为
    5.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C→B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②C→B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③物质C可以作燃料

      ④C→D的反应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

      ⑤C→E的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⑥物质E可能是空气污染物

  • 13.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某袋氮肥的标签,请回答下列问题。

    氮肥

    主要成分:硝酸铵(NH4NO3)

    净重: 50.0Kg   含氮:≥31.5% 

    贮存:保持阴凉干燥   施用:避免雨天施用

    1. (1) 氮肥是指含有氮的肥料,这里的“氮”指____(填字母标号)。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离子
    2. (2) 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 (3) 硝酸铵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4. (4) 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 (5) 每袋该氮肥中至少含多少千克硝酸铵?(杂质不含氮,结果精确到0.1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