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4-02 浏览次数:1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哈尔滨迎来入冬的第一场雪。冰雪路面严重影响交通,但使用先进的清雪车能够提高清雪效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清雪车以柴油作为燃料,柴油是石油分解得到的产品 B . 清雪车的车体用到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 C . 清雪车的车体大量使用钢铁,车体喷漆起到防锈,美观,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 D . 清雪车行驶过程中实现了由化学能到机械能的转化
  •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读取液体的体积 C . 检验氧气 D . 测溶液的pH
  • 3. 下列实验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制作叶脉书签 B . 自制汽水 C . 钟乳石的形成 D . 海水晒盐
  •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 . 碳酸钠用于生产洗涤剂 B . 用食盐配制生理盐水 C . 硫酸用于精炼石油 D . 盐酸用于金属除锈
  • 5.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或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氢氧化钠做食品干燥剂 B . 用食醋除去水壶底部产生的水垢 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 .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 6.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铁锈和足量稀硫酸反应:红褐色固体逐渐减少,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B . 向氢氧化锌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 .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冒出白烟 D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 7. 下列应用、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 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l=MgCl2+H2O   复分解反应 B . 高炉炼铁:Fe2O3+3CO2Fe+3CO2 置换反应 C .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H2O+Na2SO3 复分解反应 D . 溶洞的形成:CaCO3+CO2+H2O=Ca(HCO32 化合反应
  • 8.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pH试纸测定健康人体血浆的范围是7.35~7.45 B . 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多饮用葡萄汁和苹果汁 C . 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洗发时,先用洗发剂,再用护发素 D . 碳酸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物
  • 9. 下列有关资源与能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因为海水淡化已经广泛使用,所以不用担心淡水资源短缺 B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C . 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工业上可以氯化钠为原料来制取氢氧化钠和氯气等 D .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长期食用过多食盐不利于人体健康,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 B . 用作消毒剂的是质量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 C . 可以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D . 用汽油清洗试管上残留的高锰酸钾
  • 11. 下列相关事实用粒子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相关说法

    解释

    A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二者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OH-

    B

    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氯化钠固体中不存在离子

    C

    CO有毒,CO2 无毒

    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一个氧原子

    D

    水银温度计测温度

    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2.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氮气和氧气

    ①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②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B

    黄铜和黄金

    ①加稀盐酸②加热后观察颜色

    C

    硝酸铵和氯化钠

    ①溶于水测温度②观察颜色

    D

    稀盐酸与稀硫酸

    ①分别滴加硝酸钡溶液②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3. 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 t2℃时,80g甲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20g水会析出12g甲 C . 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 .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 14.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铜粉

    碳粉

    空气

    在空气中灼烧

    B

    HCl

    CO2

    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C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

    适量碳酸钠溶液

    过滤

    D

    氯化钠

    碳酸钠

    过量稀盐酸

    加水、过滤、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5. 将6.2g碳酸镁和氧化镁的混合物加入150g7.3%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固体9.5g,则加入盐酸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  )
    A . 2. 2g B . 3.3g C . 4.4g D . 5.8g
二、非选择题(28~35题,共40分。请依据题意填写空白)
  • 16. 哈尔滨作为中国著名的冰雪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欣赏俄式建筑、品尝美食、参加冰雪活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大列巴是哈尔滨特产,制作大列巴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填俗称) 和有机酸的混合物。
    2. (2) 哈尔滨太阳岛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岛中的观光车使用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其中含有的酸是(填名称)。
    3. (3) 五常大米是哈尔滨五常市的特产,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用适量的(填俗称)改良酸性土壤。
    4. (4) 哈尔滨啤酒是黑龙江的特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酒精的化学式是
    5. (5) 冰雪是哈尔滨鲜明的标识,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填化学式)来消除,因为形成的混合物的比水低。
  • 17. 2023年11月21日,随着最后一面墙打通和最后一根钢轨铺设到位,哈尔滨地铁3号线北马路站与开通不久的巴洛克街区站实现“拉手”,标志着地铁3号线西北环实线轨道全线贯通,为哈尔滨地铁开启“十字+环线”网络化运营交上了一份满意答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制成地铁列车的钢轨材料是锰钢,该金属材料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
      A . 抗腐蚀性好 B . 密度小、熔点高 C . 韧性好、硬度大
    2. (2) 地铁中的某些部件是金属钛(Ti)制成的,钛的冶炼方法是利用二氧化钛和金属铝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的,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反应前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18. 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智慧小组的同学想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得到氯化钠晶体,进行了下列实验。
    1. (1) Ⅰ.除去不溶性杂质
      取少量粗盐,加足量水溶解,可通过方法除去其中不溶性杂质。
    2. (2) Ⅱ.除去可溶性杂质

      【选择试剂】同学们经过讨论,选择的试剂有: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氯化钡溶液。

      【探究过程】取步骤Ⅰ后的粗盐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滴加甲、乙、丙三种试剂的正确顺序最多有种,下列顺序合理的是(填字母)。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3. (3)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反思评价】

      靖博同学认为,上述实验可以将甲、 乙、丙三种溶液改成两种溶液,分别为(按加入的先后顺序填写溶质的化学式)。

  • 19. 分类、类比、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 (1) 很多化学实验的设计目的是探究物质的性质,在探究性质实验过程中也会发生物质的变化。

      根据实验探究的性质及实验过程中物质发生的变化,应将实验A和(填字母)分为一类,依据是

      A.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B.试验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   

      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2. (2) 从九年级教材中的“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看到碳酸铝一栏是“一”,解释为“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分解了”,实际上碳酸铝遇水就会分解(也叫水解),碳酸铝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Al2(CO33+3H2O=2Al(OH)3↓+3CO2↑。 碳酸铜和碳酸铝类似,碳酸铜在水中也会水解,请写出CuCl2和Na2CO3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磷酸盐和碳酸盐的溶解性规律一致, 请回答Ca3(PO42的溶解性(填“可溶”或“难溶”)。
  • 20. 实验室里现有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和装置:

    1. (1) 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若补充一种仪器(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发生,瓶内气体增多,,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水排出,所以液面下降。
    3. (3) Ⅱ.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若利用装置A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分,与收集装置相连的是(填“a”或“b”),瓶中盛装的试剂名称是

  • 21. 现有A、B、C、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黑色固体粉末,侯德榜先生为E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用两圆间的短线“一”表示两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转化及反应关系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A
    2. (2) 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C与F溶液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4. (4) 写出B溶液与E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无色溶液中产生
  • 22. 为了测定某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实验过程中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3. (3) 此碳酸氢钠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4. (4) 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g。
    5. (5) 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91g水(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 (6) 若要生产106t纯碱,需要上述碳酸氢钠样品的质量为t。
  • 23. 为深度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17中化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

    1. (1) 探究中和反应。

      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缓慢地全部注入烧瓶内,用pH传感器测得烧瓶内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①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②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所含溶质是(填化学式);

      ③下列试剂不能验证反应到达c点的是(填字母序号)。

      A.锌粒      B.硝酸银溶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氧化铁

    2. (2) 探究碱的性质。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为探究久置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步骤一: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

      生成

      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

      溶液变红色

    4. (4)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5. (5) 【总结与交流】在上述实验步骤一中,某同学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填“是”或“否”);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6. (6) 【反思与评价】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在探究溶液成分时,除要考虑选择适当的试剂、探究的先后顺序,还要考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