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一节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同步测试(A)(2023-20...

更新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3高二下·新丰月考) 西方经济学者在研究环境经济问题时提出的一个名词:牧童经济。通过对牧童在草原上放牧时对牧草的漫不经心和随心所欲这一形象,形容传统经济模式轻视自然及其资源,无计划、无节制地任意开发,导致环境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材料分析,下列关于牧童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牧童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B .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环境治理要靠技术 C . 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治理牧童经济 D . 牧童经济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也会随着发展自发改变
    2. (2) 我国为了加强环境管理,积极应对环境问题,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与措施,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 针对工业企业污染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加快环境修复与绿化 B . 针对重污染天气,提前应急减排,实施区域联动降低污染程度 C . 推动向绿色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环境安全教育力度 D . 推动可燃性废弃物燃烧发电以及沿海地区固体废弃物填埋造陆
  • 2. 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氮肥,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石燃料,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等,使氮污染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据卫星传回的全球二氧化氮污染图显示,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浓度很高,这最有可能与这些地区(   )
      A . 大量使用氮肥有关 B . 工业生产中大量排放氟氯烃有关 C . 城市中日益增多的机动车辆有关 D . 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畜禽粪便有关
    2. (2) 我国是世界上氮素化肥使用量较多的国家,若无机氮的化合物随江河大量排入我国近海,带来的后果是(   )
      A . 抑制海水水面蒸发 B . 水体富营养化 C . 水循环速度改变 D . 海生植物大量死亡
  • 3. 读某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①可吸入颗粒物增加,大气能见度降低②臭氧层空洞③光化学烟雾污染加剧④酸雨频发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中国要解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禁止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 B .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C . 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替代煤炭等常规能源 D . 增大绿化用地面积,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 4. (2022高一上·汕尾期末) 图木舒克市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年降水量38.3毫米。2021年9月15~22日,广东援疆老师带领该市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为期一周的野外实践活动。图分别为图木舒克市简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附近拍摄的地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与图中地貌成因相同的是(   )
      A . 喀斯特地貌 B . 长江三峡 C . 黄土高原 D . 华北平原
    2. (2) 图木舒克市最容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是(   )
      A . 沙尘暴 B . 洪涝 C . 台风 D . 暴雨
  • 5. (2021高二上·长春开学考) 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法规的日趋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煤气净化技术已不能满足需要,显示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缺陷。下图为“焦炉煤气的干法净化生产流程图”。据此回答问题。

    1. (1) 若W是一个工厂,最适宜的是(   )
      A . 水泥厂 B . 钢铁厂 C . 玻璃厂 D . 砖瓦厂
    2. (2) 该生产流程的优点有(   )

      ①粉尘去除率高       ②根本上缓解全球变暖

      ③热回收利用率高       ④减少污染物质排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1高一下·芜湖期末) 读某地制糖工业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清洁生产的主要优势是(   )
      A . 提高蔗糖产量 B . 提高蔗糖质量 C . 减少废弃物排放 D . 提高蔗糖生产速度
    2. (2) 该清洁生产模式最可能分布在(   )
      A . 华南地区 B . 东北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华北地区
    3. (3) 该清洁生产模式,主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 . 生态性原则 B . 持续性原则 C . 共同性原则 D . 公平性原则
  • 7. (2018高一下·宁波期中) 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 (1) 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 围湖造田 B . 深居内陆,降水稀少 C . 植树种草 D . 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
    2. (2) 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    )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矿产资源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综合题
  • 8. (2020高二下·沭阳期中) 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 , 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 , 施用7种农药。下表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下图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2. (2) 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3. (3) 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 (4) 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 9. (2018高一下·平遥期末) 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2. (2) 据图提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