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9 浏览次数:17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读我国某专题自然区划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自然区划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植被 D . 土壤
    2. (2) 图中各区域(   )
      A . 大小相近 B . 内部各要素都相似 C . 相互独立 D . 各有发展优势
  • 2. 读“我国某地1976年与2016年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地的农业要素中,呈上升趋势的是(   )
      A . 农业人口比重 B . 农业产值比重 C . 农产品商品率 D . 耕地面积
    2. (2) 下列地理因素或现象,与该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关联性较低的是(   )
      A . 地形因素 B . 气候因素 C . 城市化进程 D . 生态修复
  • 3. (2018高二上·汕头期中)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对我国投资。下图为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关于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Ⅰ阶段,地区分部布局在中心城市 B . 第Ⅱ阶段,子公司向周边城市迁移 C . 第Ⅲ阶段,公司总部迁至中心城市 D . 第Ⅲ阶段,地区分部集中于中心城市
    2. (2) 第Ⅱ、Ⅲ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土地、科技 B . 科技、市场 C . 市场、政策 D . 政策、土地
  • 4. (2019高二下·长治期中) 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
      A . abc B . cab C . cba D . bac
    2. (2)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
      A .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 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 .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 5. 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紧靠雄安新区。古白洋淀曾“汪洋浩渺,势连天际”,今仅存湖淀水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白洋淀湖区面积的变化对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 . 调节气候功能增强 B . 生物多样性减少 C . 降解污染物的功能增强 D . 湖泊对洪涝的调蓄能力提高
    2. (2) 白洋淀未来开发利用中,最适宜建(   )
      A . 生态保护区 B . 水运中转区 C . 湖景住宅区 D . 产业承接区
  • 6. (2019高二下·天津期中) 长期以来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总部”角色的多是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中国经济正在从“世界工厂”向“全球总部”角色转型。下图为“工厂”与“总部”要素流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工业制成品的流动 B . ②表示高附加值工业制成品的流动 C . ①表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D . ②表示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 (2) 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角色的转变,源于本国(   )
      A . 科技创新 B . 交通发达 C . 市场广阔 D . 劳动力充足
  • 7.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项 目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占全国的百分比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占全国的百分比

    水资源

    80%

    14.7%

    耕 地

    35.2%

    59.2%

    1. (1) 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 . 南方地多水少 B . 南方地少水多 C . 北方地多水多 D . 北方地少水少
    2. (2) 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 . 长江三峡工程 B . 淮河治理工程 C . 南水北调工程 D .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 8. 田纳西河流域在流域管理局的指导下,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统一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田纳西河治理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的资源是(   )
      A . 水资源 B . 煤炭资源 C . 铅锌资源 D . 土地资源
    2. (2)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经验对我国河流开发有极好的启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国江河水利、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 B . 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C . 我国重要河流开发应采用田纳西河开发模式 D . 借鉴田纳西河开发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流域开发
  • 9. 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C时间后,环境污染程度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高,环保投入大量增加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自然减轻 

      ③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技术进步        

      ④法律健全,禁止所有排污工业的生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 (2) 图中A-C时段,该地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 农牧业 B . 钢铁工业 C . 电子工业 D . 第三产业
  • 10. 下图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表现主要是(  )
      A . 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 . 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C . 新材料应运而生 D . 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2. (2) 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A . 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 . 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 . 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D .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 11. 读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0

    0

    26

    其他

    51

    3

    20

    1. (1)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有(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 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B . 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C . 对稀土资源进行鼓励性开采 D . 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份额
  • 12. 下图为“内蒙古煤炭行业循环经济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煤炭开采→焦化→煤化工”的工业链,它们之间主要形成(   )
      A . 信息联系 B . 商贸联系 C . 科技联系 D . 产品联系
    2. (2) 近年来,该地煤炭输出比重下降而电力输出比重上升,对当地的积极影响是(   )
      A . 改善空气质量 B . 减轻运输压力 C . 减少煤炭开采 D . 优化农业结构
  • 13. (2019高二上·青阳月考)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
      A . 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 . 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 C . 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其灭绝的主要原因 D . 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消失
    2. (2) 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 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 . 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 . 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进一步恶化 D . 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 14.     2017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对第21期“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进行了调整,并在相关网站进行公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国家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体现了国家在环境管理中(   )
      A . 是执行主体 B . 是被管理对象 C . 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 D . 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
    2. (2) 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 . 技术手段 B . 行政手段 C . 经济手段 D . 宣传教育手段
  • 15. 从2011年起,上海市全市18个街镇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试点,近百个居住区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及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目标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城市垃圾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逸和扩散,不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B . 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湖泊中使水体受到污染,湖泊的有效面积缩减,调蓄能力降低 C . 垃圾若经风化、雨雪淋溶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后,将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 D . 医院废弃物若已经经过消毒处理,则可以任意堆放,不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2. (2) 分类示范居住区创建,其好处是(   )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 16.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电力产能严重过剩,“电力援疆”成为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日前,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达成协议,2017年浙江将购入11亿千瓦时来自新疆的绿色电能。

    材料二  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变化。

    1. (1) 新疆和浙江两省区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可以从(填序号)等角度去比较。

      ①人口和城市        ②工业和农业

      ③气候和地形        ④水文和植被

    2. (2) 新疆为浙江发展提供绿色能源,浙江对新疆发展可提供的支持有和技术等。

    3. (3) 比较新疆和浙江两省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异同点。

      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浙江省

      相同点

      不同点

      第二产业比重一直最大

    4. (4) 简述“电力援疆”对浙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以占全国2%的河流径流量,承担着15%的耕地和12%的人口用水。由于水资源紧缺,沿岸各省区在黄河取用水时都遵循严格的水量配给。

    材料二  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下表为“黄河干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表”。

    1. (1) 黄河干流的径流量从兰州到河口有所(增加或减少),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2. (2) 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三大阶梯和不同的干湿地区,一方面为沿岸地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水源,另一方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黄河沿岸省区中,山西调用的水量季节差异明显小于其他省区,从用水结构来看,原因最有可能是
    3. (3) 近年来,黄河干流输沙量(增加或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和水库拦沙作用。
  • 18. 为评估农药施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程度,某农技推广中心选择生产条件相似,无工业污染的A、B两区进行对比试验。在作物生长期内,A区施用农药2次,用量1259.25g/hm2 , 施用4种农药;B区施用农药5次,用量2959.05g/hm2 , 施用7种农药。下表为“A、B两区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下图为“A、B两区两种农田有益生物密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照相关标准,分析农药施用对A、B两区水、土环境质量的影响。
    2. (2) 据试验结果,比较A、B两区有益生物密度的差异。
    3. (3) 简析A、B两区环境和生态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
    4. (4) 为保护生态环境,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施用农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