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3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在黄河流域,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华县泉护村等遗址中,都发现了粟的皮壳。在半坡遗址中还发现了白菜和芥菜的籽种。在长江中下游,青莲岗、屈家岭、良渚等地的氏族部落已普遍栽种水稻。据此可知(   )
    A .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原始社会主要粮食产区 B . 我国在原始社会时期已普遍开始种植水稻 C . 我国原始农业发展呈现出种植区域化特征 D . 我国是最早具备完整农业生产能力的国家
  • 2. (2018高三下·莆田模拟) 春秋时期,晋国小宗曲沃伯经过长期战争推翻了晋国大宗翼侯,被周天子策命为晋侯,“曲沃代翼”最终完成。这表明(  )
    A . 争霸战争的成败改变血缘亲疏 B . 策命晋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 C . 血缘纽带对政治的束缚被冲破 D .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完全破坏
  • 3. (2022高一上·义乌月考) 刘邦部下郦食其曾评价项羽道:“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这反映了项羽战败原因是(   )
    A . 残暴杀戮部下 B . 重视提拔下层士兵 C . 统治政策失当 D . 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 4. 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 )
    A . 创立宗教组织 B . 反对暴政 C . 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 D . 提出了口号
  • 5. 《宋书.州郡志》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 )
    A . 北方人口锐减 B . 政权分立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江南得到开发
  • 6.  “和亲”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唐代和亲多达27起,终唐一朝,东起海隅,西达大漠北至碛北,都留下了和亲公主的足迹。下列诗句中赞同和亲政策的是( )
    A . 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 B .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C . 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虏雏更多 D .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尘为和戎
  • 7.  唐代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向皇帝奏事,史官随同,李义府等“奏请多畏人之知”,不准史官记录所奏内容。唐玄宗时,根据宰相宋璟建议又重新恢复了史官随同记录的制度。史官随同记录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
    A . 提高决策效率 B . 实现政事公开 C . 抑制政治腐败 D . 避免决策失误
  • 8.  野孤岭战役是蒙古攻金的一次重要战役,以下为若干记载。

    时金军号四十万,陈于野狐岭之北。……上(成吉思汗)麾诸军齐进,日未午大破之。

    (元)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

    八月,大元大兵至野狐岭,承裕丧气,不敢拒战,退至宣平。

    (元)脱脱《金史·完颜承裕列传》

    帝自将南伐,败金将定薛于野孤岭,取大水泺、丰利等县。

    (明)宋濂等《元史·太祖本纪》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野狐岭战役相关过程,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金史》主观色彩浓厚,完全为污蔑金兵之词 B . 《元史》属于第三方编修的正史,最具有说服力 C . 《元朝名臣事略》成书于元代,学术价值最高 D . 野孤岭战役相关史实应利用各类史料综合研判
  • 9. (2022高一上·泸州期中)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
    A . 加重人民的负担 B . 实现了富国强兵 C . 使北宋走向衰亡 D . 加强了社会管控
  • 10.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郑成功收复台湾 C . 康熙亲征噶尔丹 D . 雅克萨之战
  • 11.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 “某地区”应该是( )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A . 汉代江南地区 B . 唐代关中地区 C . 宋代太湖地区 D . 明代苏杭地区
  • 12. 谭嗣同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他的父亲谭继洵是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但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面临被砍头的命运时,作为封疆大吏的父亲没有为他求情,却为儿子写下一副挽联:“谣风遍万国九州,无非是骂;昭雪在千秋百世,不得而知。”据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
    A . 民族危机加速思想启蒙 B . 晚清政府高官思想保守 C . 维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 . 政治黑暗是变法的败因
  • 13. (2023高二上·宜春开学考) 下表最能用于说明( )

    长沙岳麓山民国初年部分英烈公葬归葬简介表

    人物

    逝世时间/地点

    归葬时间

    籍贯

    蒋翊武

    1913年于广西就义

    1916年

    湖南常德澧县

    蔡锷

    1916年病逝于日本

    1917年

    湖南邵阳

    黄兴

    1916年病逝于上海

    1917年

    湖南长沙

    A . 辛亥革命的动荡延续 B . 国民政府注重宣传英烈精神 C . 护国运动的曲折发展 D . 文化传统与革命理想的结合
  • 14. (2017高二下·江苏期中) 高玉在《“启蒙”与“救亡”》一文中认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 节节败退,甚至有亡国的危险, 中国的统治阶级曾经尝试实业救国, 曾经尝试改良社会制度来救国, 但均以失败告终, 于是一批留学海外或者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走向前台……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 材料中“实业救国”即洋务运动 B . 与“改良社会制度”相关的事件是戊戌变 C . 新式知识分子是新文化运动重要推动力量 D . 民族危机加深直接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 15. 1922年,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收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 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B . 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C . 提出了由国民运动转向土地革命的方针 D . 决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起,上海城市的中心区域在两个租界及其周围地区。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军械和造船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在上海诞生。……1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同欧洲、美洲、澳洲及日本、东南亚的航线相继开辟。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港的进口净吨位数已经跻身于伦敦等14个世界大港口之列。20世纪以后,上海在工业和交通的规模、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以及民主政治思想的传播诸方面,均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特点和研究理论》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武汉与上海的发展程度并无太大差异。鸦片战争后的十年,沿海的开放之风尚未吹到武汉三镇。从历史进程考察,1861年的汉口开埠,是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界标。从1861年汉口开埠通商到1889年张之洞督鄂期间,武汉在欧风西雨中已初露现代化的曙光——商业汉口、工业汉阳、文教武昌三足鼎立,各具风貌。政治经济现代化深刻地改变了城市的经济结构和与之相应的各种经济制度,并对城市政治、文化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邓正兵、华丽《武汉与上海早期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早期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海和武汉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上海、武汉为例,说明中国早期现代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有为在定国是诏的奏折中,先是讲变法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至于定什么国是,他只扼要讲了两句话“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话虽少,是讲出了要害问题的。

    但是光绪帝的定国是诏书却是说:“试问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 (1)  根据材料,在“定国是诏”的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异同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6月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发动“改订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是此次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形势,美国率先与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随后,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先后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1928年12月7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海关进口税则》,打破了过去均一税则和值百抽五的固定税率,把进口货物分为7类,税率从7.5%—27.5%各不相同。到1936年,平均进口税率达31.2%,最高税率达80%。1927年关税收入为107089330海关金单位,1936年达到310667955海关金单位。政府还在提高进口税率的同时,降低出口税率。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30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结果1931年美国纳税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比1914年高出41.5%。法案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7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到1931年底,参加抵制的国家达到25个。法国和意大利提高汽车的关税,印度提高布匹的关税。古巴、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立法机构相应通过新的关税方案。到1931年底,欧洲各国进口税比1929年提高60%—100%。

    ——摘编自高德步、王任主编《世界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美关税条约》《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案》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应对关税问题的历史启示。
  • 19.  汉字方正而优美,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浓缩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1年底,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1”活动揭晓。此次活动总关注量超过3亿人次,最终,“治”“疫”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际字。

    ——摘编自《“汉语盘点2021”年度字词揭晓》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以前的历史范围内任意选择一个时空(一个年份或时代;任何国家、地区或某范围),用一个汉字概括其历史特征,据此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史实予以阐述。(要求:汉字选用恰当,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