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宣威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

更新时间:2024-03-19 浏览次数: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strong><span>(每小题1分,共55分)</span></strong>
  • 1. (2022高二上·浙江期中) 许倬云认为周朝“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作者旨在强调“周人统治的机制”(   )
    A . 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B . 具有原始民主传统 C . 利于权力的高度集中 D .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 2. 隋和唐初的宰相为三省长官,即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各二人。同时,又以各种加衔,如参掌朝政、平章国计、同知政事等名目参与宰相事务。这一现象( )
    A . 反映出文官制度走向成熟 B . 促进了中枢决策科学化 C . 推动了相权与君权的平衡 D . 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 3. 下表是《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对西汉诸侯国中“相”主要职能变化的相关记载。这反映出( )

    时期

    主要职能

    汉高祖时期

    在诸侯国中,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设置模式如中央

    文景时期

    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

    汉武帝时期

    侧重于在诸侯王国推行中央“汉法”

    成帝时期

    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

    A .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 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转变 C . 君相矛盾的缓和 D . 选官制度影响社会变动
  • 4. 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组成,每隔八九天便召开一次,讨论国家安全、对外政策、粮食供应、国家债务、官员审核、惩罚和罢免;执政官抽签和十将军选举也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据此可知雅典( )
    A . 民主制度达到鼎盛时期 B . 是建立在奴隶制度之上的民主 C .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 . 实行直接民主制
  • 5.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指出:“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这一纲领( )
    A . 扩大了国民革命阶级基础 B . 适应了民族战争需要 C . 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 . 加强了解放区政权建设
  • 6. 1906年,清政府颁布上谕,宣布“仿行立宪”。但在上谕中,清廷借口“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故而提出从官制入手,次第更张。清政府此举( )
    A . 废除了传统选官制度 B . 旨在压制革命派反清起义 C . 颇受封建士大夫拥护 D . 意图借立宪延续专制统治
  • 7. (2023·青冈月考)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都市化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农民不离本土,变农村为微小城市或准城市,其趋向则是连成规模,成为正式都市或者成为某个城市的部分。这里居民生活的条件、方式已与多数城市居民相同,其物质消费可以用超前、丰裕来形容。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民增收 B .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C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带动劳动力转移 D . 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8. 下图呈现的是西晋至北宋出身寒门子弟入朝为官的比例。这反映了( )

    A . 统治基础的扩大 B . 崇尚教育的思想 C . 儒家思想是主流 D . 重文抑武之风气
  • 9. 职官制度是中国制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不同类别的职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封建时代的国家治理情况。下表中内容描述的是( )

    “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

    《汉官典职仪》

    “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

    《通典·职官》

    “天子耳目,寄与台谏,则有内台,有外台。外台即监司是也”

    《宋会要·职官》

    “行省、宣慰司委行台监察,其余官府并委提刑按察司”

    《新元史》

    A . 古代中央行政制度 B . 古代官员监察制度 C .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D . 古代官员考核制度
  • 10. 美国《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得因为政党关系等政治原因被免职,也不得强迫文官参加政治活动或提供政治捐款;文官在政治上要保持“中立”;行政官员通过竞争考试进入政府,并被划入“职位分类”系统中,成为终身任职的官员,不与总统共进退。这( )
    A . 大大提高了文官的素质 B . 有利于政府行政效能提高 C . 践行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D . 消除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
  • 11. 有学者认为“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子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变,庞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该学者旨在强调科举制的废除( )
    A . 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 B . 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 C . 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D . 推动中国传统社会转型
  • 12. 唐律规定“殴部曲致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一等。其有惩犯,决罚致死及过失杀者,各勿论。”而部曲、奴婢即使是过失杀人,也要处绞刑。这种同罪异罚的现象体现了唐律( )
    A . 刑罚的相对宽平 B . 礼法结合的治国理念 C . 维护集权的目的 D . 继承儒家的民本思想
  • 13. 北宋吕大钧编撰的《吕氏乡约》,是一个建立在自愿联合基础上,有着教化、救济与公共治理功能的村社规约。这表明该乡约( )
    A . 意在削弱君权 B . 追求强化集权 C . 重在基层自治 D . 已和法律合流
  • 14. 在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开办了一些学校,学校以其宗教信仰、道德为主要教育内容,宣扬以“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等为主要内容的“十诫”。这反映了中世纪基督教( )
    A . 把世俗文化排斥在教育之外 B . 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 . 教会的训诫凌驾于法律之上 D . 严密控制人们的思想意识
  • 15. 全国道德模范是2007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举办的评选表彰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5个类型,该评选迄今已举办八届。道德模范的评选( )
    A .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B . 普遍提升了民众的道德素养 C . 说明道德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 D . 展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
  • 16. 如图是《清朝疆域图(局部)》。据图并结合所学判断,下列有关清朝的边疆管理举措对应有误的是( )

    A . ①地逐渐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 B . ②地册封达赖和班禅,并派驻藏办事大臣等 C . ③地平定准噶尔部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理 D . ④地建立都司、卫、所,对蒙古等族进行管理
  • 17. 唐朝天宝年间以来,大量西域使者、商人在长安留居不返。中央高级官员李泌说:“哪里有外来的朝贡使臣在京师居留几十年而不让他回去的?现在可以借道回纥或者海路回到自己来的地方……人生一世,应当乘时展用,哪里可以做一辈子客人,客死他乡呢!”这表明( )
    A . 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封闭 B . 政局变动影响对外政策 C . 对外交往由陆路转向海路 D . 传统的华夷观念的体现
  • 18. 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论述:“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治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其意在说明( )
    A . 主权国家发动战争并只能由其缔约结束 B . 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之中具有主体地位 C . 只有君主才能代表主权国家发动战争 D . 战争是解决国际之间争端的主要方式
  • 19. 195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中指出,处理关涉到少数民族工作问题时,必须和少数民族的委员充分协商。同年进行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时间推迟或暂不进行。这些举措( )
    A . 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 B . 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 C . 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 D . 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20. 2023年9月15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赞比亚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赞方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计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我国( )
    A . 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B . 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C . 践行了“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关系 D . 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21. 《马可·波罗行记》对于元代纸币使用有详尽的描述:“用此纸币以给费用,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臣民位置虽高,不敢拒绝使用”,使马可·波罗更为惊叹的是“此种纸币之上,钤盖君主印信,由是每年制造此种可能给付世界一切帑藏之纸币无数,而不费一钱。”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
    A . 元朝规定纸币为强制流通货币 B . 纸币在元朝商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C . 货币形态实现了从金属向纸币的全面转型 D . 该纸币制度为元末恶性通货膨胀埋下伏笔
  • 22.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从2016年10月1日起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除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外第五种货币。据此说明( )
    A . 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经济主导 B . 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 C . 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 D . 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
  • 23. 1944年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到20世纪五十年代,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一直保持强势的地位;1971—1973年,美国两次宣布美元贬值,停止履行外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一历程反映了( )
    A . 国际金本位制的逐渐崩溃 B .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C . 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 D . 多元化货币体系的确立
  • 24. (2023高二下·滕州开学考) 从商鞅变法到隋唐时期,政府重视对户口的清查和统计;明清时期,政府却重视土地的清丈。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   )
    A . 赋税征收标准发生变化 B .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 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 . 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 25. 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的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该赋税制度的要义是( )
    A . “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B . “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 C .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D .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 26. 东晋时期,政府为了照顾因战乱南渡士民,在长江南北和梁益通路设置侨州郡县安置侨人,并将“侨户”与当地土著户籍分列,“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并且不向国家纳租服役。这一政策( )
    A . 影响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B . 有利于江南农业生产恢复 C . 激化了南北方民族矛盾 D . 促进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
  • 27. 《续汉书》关于秦汉乡官职能的记载中说道,他们“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收赋税”“主民收赋税”。江陵凤凰山汉简也有印证乡官“主民收赋税”之语。史书及出土材料的记载可说明,秦汉时期( )
    A . 乡里行政的核心是经济职能 B .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C . 基层赋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D . 乡里民众流动管理日趋严格
  • 28. 由于汉代屯田的逐步开展,河西地区屯戍点相继设立了与之配套的粮仓体系。据考古发现,“居延城仓”“城仓”“北仓”等粮仓,一般都设在都尉府直接驻辖之地,“候官仓”“候仓”等粮仓设在候官所在地,“部仓”一般设在候官以下的各部候长的驻防地。汉代的这一举措( )
    A . 根本目的是发展边疆的经济 B . 为维护边疆的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C . 为丝绸之路的开通铺平道路 D . 刺激了中原民众向北方的大量迁移
  • 29. 二战后,西方各国意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来解决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 )
    A . 社区组织开始形成 B . 社区承担更多政府功能 C . 社区参与地方政府决策 D . 基层管理体制达到成熟
  • 30. 1993年,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通知》,宣布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995年年底,全国有沈阳、青岛等12个城市初步建立了城市居民低保制度。2002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这些低保制度的建立和推广( )
    A . 得益于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B . 推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进一步开放 C . 凸显出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D . 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 31. (2023高三上·杭州期中) 农业在西亚地区的最早起源大概不晚于8000年,在公元前6000年成为该地区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公元前5000 前后,东亚和中美洲地区的农业也得以传播开来。下列有关世界农业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农业文明由西亚地区传播到世界各地 B . 农业起源是三个地区不断交流的结果 C .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有三大起源地 D . 人类从食物生产者转变为食物采集者
  • 32. (2022·浙江模拟) “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推广(    )
    A . 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 B . 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 . 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D . 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 33.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2000—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由39.4%下降到29.2%;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49.1%下降到32.7%。结合时代特征,恩格尔系数变化表明( )
    A . 杂交水稻技术不断突破 B . 食品交流提升生活水准 C . 食品储备技术持续提升 D .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34. 二战后,美国政府官员、学者以及情报机构强调粮食的武器职能,视粮食为外交谈判的工具,利用资本推高粮食的价格,导致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粮食供给不足,使这些国家沦为美国的农业殖民地。美国的行为( )
    A . 加速了冷战对峙格局的形成 B . 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C . 威胁到全球粮食平衡与安全 D . 颠覆全球市场与国际分工格局
  • 35.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 B . 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 . 纺织业首先出现手工工场 D . 农村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 36. 1851年英国进行了一次人口调查,10岁以上的人口有1576万,就业人口达709万,其中妇女就业人口243万,占就业总人数的34.3%。由此可知当时英国( )
    A . 女工在工业中的重要地位 B . 保障了女工的政治地位 C . 工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 D . 开创机械化生产的先河
  • 37. 罐头食品的出现始于战争中食品保藏的需要。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食品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从而阐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从而实现了罐头食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 工业革命改变了民众饮食生活 B . 战争助推食品生产行业的变革 C . 罐头工业生产实现流水化作业 D . 农业科技进步保障了食品供应
  • 38. 宋代,上至皇室权贵、文化精英,下到地方士绅、市井小民,都流行用香为药、和香为食,更在日常诸事中与香为友。熙宁十年(1077年),仅广州市舶司购买并运至京师的乳香就达348673斤。这说明宋代( )
    A . 社会需求推动丝路贸易 B . 民众生活趋向世俗化 C .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D . 市民群体受理学影响
  • 39. 1531年,荷兰的安特卫普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交易所。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威尼斯、热那亚等地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
    A .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 . 西欧的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 . 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的纷纷建立 D . 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 40.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以实行行业内的合并达成“世界第一的全球规模经营范围”作为一种战略优势,如1995年,日本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成为东京三菱银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同年,英国的葛兰素公司成功并购英国另一大医药公司——韦尔康姆公司,跃居世界第一大医药公司。这说明( )
    A . 逆全球化暗流涌动 B . 跨国公司垄断市场 C . 产业结构快速变革 D . 国际经济竞争激烈
  • 41. 《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写道:“房屋面阔九间为皇帝专用,七间为王以上用,五间限贵族、显宦用,小官及庶人只能建三间之屋……在油漆彩画上,只有皇宫、寺观、贵邸方可用朱,一般官可用土红,庶民只用黑色。”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建筑( )
    A . 受到佛教文化艺术的深刻影响 B . 兼具行政、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C . 布局和装饰严格遵循礼仪制度 D . 体现建筑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
  • 42. 唐代前期,城市中主要居住着封建官僚、军队及其家属以及一些服务人员,这些人所需的农副产品大都通过俸禄直接获得。此外,手工业品也大都由官府手工业生产。因此,城市封闭结构并没有对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多影响。这可用来说明,唐代前期( )
    A . 政府在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B . 税制创新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C . 政府的扶持是当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D . 城市的经济职能进一步增强
  • 43.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

    A . 城镇化呈持续稳定增长趋势 B . 综合国力提升有利于城镇化 C . 对外开放直接推动了城镇化 D . 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体制创新
  • 44. 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复线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这折射出当时( )
    A . 列强支持清廷的新政改革 B .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 C . 商业的经营形式发生变革 D . 中国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
  • 45.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建立起以洛阳为中心的漕运体系,东吴建立起以建业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这些漕运规模一般较小,大多具有临时性。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漕运( )
    A . 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 B . 便利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C . 满足了割据政权的需求 D . 提高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 46. (2024·绍兴一模)  从狭义上说,运河是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从广义上讲,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下列对于这些世界知名运河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米迪运河——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的新通道 B . 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与南亚、东亚之间最近的水上通道 C . 伊利运河——将华盛顿与五大湖区联系起来 D . 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后来由巴拿马人民从英国手中收回
  • 4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由此可知,股份公司的出现( )
    A . 标志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B . 助推了近代工业结构的调整 C . 说明英国金融资本高度集中 D . 得益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 48. 20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合公路、水运、民航、铁路等各种交通运输手段,建立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联运,日益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交通建设关注的重点。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 . 交通联运网络成为不同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 B . 利于形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有序竞争的局面 C . 西方国家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 D . 交通运输速度和准确性得以保证
  • 49. 2019年,京张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为北京冬奥会增添了色彩。京张高铁在全球首次全线、全专业采用BIM技术,首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上第一列投入运营的智能高铁列车。这一成就体现了( )
    A . 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B . 高速铁路拉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增长 C . 中国铁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D . 现代交通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
  • 50. 鸦片战争后,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西医凭借其特有的消毒、化验等手段,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中国一些大城市还借鉴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改善食品卫生状况。据此可知,西医传入中国( )
    A . 推动了近代医疗体系的完善 B . 有利于中国的公共卫生改革 C . 严重阻碍了中医可持续发展 D . 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认可
  • 51. 《新全球史》中写道:“一战期间,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到一战结束时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一战并不是引发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作者意在( )
    A . 疾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主要原因 B . 一战时的交通及贸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C . 战争持续成为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因素 D .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了疾病的传播
  • 52. 唐显庆二年(657年),在苏敬的倡导下,唐朝政府开始了官修本草的编撰工作。“征天下郡县所出药物,并书图之”,基于药物产地品种的实地调查,唐政府纠正了以往本草的错讹与不实之处,开展了药物品种的整理和厘定,新增了药物114种,其中不乏一些源自域外的药物,共编撰《新修本草》《新修本草附图》《新修本草图经》等五十四卷。据此可知,唐朝官修本草( )
    A . 开创了官修医药学书籍的先河 B . 有利于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C . 推动了我国药材的选种和培育 D . 得益于雕版印刷术的快速发展
  • 53. 1981年,安徽嘉山县马岗和石坝公社部分大队的赤脚医生与社员群众,自愿签订医疗预防承包合同,医生签订的合同越多,得的报酬也多。许多赤脚医生积极钻研业务技术,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上述改革( )
    A . 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B . 激发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活力 C . 满足合作社农民的医疗需求 D . 提升了城乡的医疗保障水平
  • 5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它是以集体经济为依托,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到20世纪70年代末,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农村绝大部分人口。据此可知,这项制度( )
    A . 有力地保障了城镇居民的身心健康 B . 彻底解决了农村医疗资源缺乏问题 C . 与当时经济体制与发展水平相适应 D . 利于人们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
  • 55. 1907年3月著名知识分子温世霖、吴芷洲创办《醒俗画报》,图画“看吸烟之害处”“私贩烟土”“行同狗彘”是该刊某一期的其中三幅,据此判断,《醒俗画报》创办的动机是( )

    A . 唤醒国民,校正陋俗 B . 传播西学,启迪蒙稚 C . 广播时事,教授新知 D . 倡导禁烟,强健体魄
二、非选择题<strong><span>(共45分)</span></strong>
  • 5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拿破仑颁布的《民法典》在遵循启蒙运动倡导的法学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了法国当地的习惯法、罗马法、王室法令和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已有的法律成果,确认平等、自由等原则,肯定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对封建贵族、教会土地占有的合法性,否定了封建特权,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民法典》维护了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斗争成果,保证了法国国内的团结稳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并随着法国后来政冶、经济形势的变化,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完善。世界各国的许多立法,也都对它有参照和借鉴,甚至把它视为母法。

    ——摘编自李曳白《拿破仑民法典:民法典上的英雄荣光》

    材料二 1931年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实践的源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处处蕴含着先进的法治理念。如在公民权利和义务具体条文中规定:“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苏维埃法律前一律平等”“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者,皆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点与现行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一脉相承,真正代表了最广大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进步。——摘编自《共和国法治从这里走来宪法实践的源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民法典》产生的条件及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与拿破仑《民法典》的相似意义。
  • 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人赵卫彦对银矿的采冶作了详尽的记载:“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以火锻为大片。”白银“计坑冶之盛,实始于宋代”。宋朝中央的制作机构文思院等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更大,而且宋代的“私家制作和买卖金银器皿的作坊行铺更多,也更为广泛。在汴京临安和建康等大城市中都有金银行或金银铺”。北宋初,河北兵已是“岁一遣使赐银鞋”。除鱼袋、鞍辔、束带之外,宋初以银为饰已很少列入禁条。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娶亲用银器、酒店饮食店乃至卖“冰雪”的器皿都用银器的情况。——摘编自王文成《唐宋之际白银使用的发展》

    材料二

    史料

    内容

    文献

    史料一

    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

    《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史料二

    “行在卫所军官俸米,俱在南京支给,缘路远无力运回……宜量派江南路远州县税粮内照数估直折收银、布、绢、缎匹,解赴北京,准作军官月俸。”

    《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三月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白银生产和使用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对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史料价值。
  • 5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它既指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也指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要在中央”是其基本形式,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

    统一的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实际,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不仅发挥出政治功能,也发挥出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卜宪群《“大一统”和“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解读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