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模...

更新时间:2024-01-18 浏览次数: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
  • 1. 物理学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关于物理学上一些事件和科学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体现了极限思想 B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等效替代法 C . 重心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 D .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得到的定义式
  • 2.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摔跤运动员适当增加体重能增大其惯性 B . 跳远运动员助跑能增大其起跳时的惯性 C . 战斗机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惯性不变 D . 物体在完全失重状态下没有惯性
  • 3. 北京时间2021年7月29日,在东京奥运会游泳赛场(单程50米),中国游泳小花张雨霏在女子200米蝶泳决赛中,以2分03秒86的成绩夺冠,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研究张雨霏技术动作时,张雨霏可被视为质点 B . 张雨霏夺冠是因为平均速度最大 C . 向后划水加速时,水对张雨霏的作用力大于张雨霏对水的作用力 D . 200m是路程,2分03秒86是时间间隔
  • 4. 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皮兜。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1.5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皮兜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

    A . 1.2kL B . kL C . kL D . kL
  • 5. 如图所示,4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起,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对4号小球施加一水平力F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3、4号小球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的正切值等于( )

    A . 1 B . C . D .
  • 6.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两端点相距8m,以v=13m/s的恒定速度逆时针运转,工件(可视为质点)滑上A端时速度vA=10m/s,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取g=10m/s2 . 工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受合外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7. 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 “下蹲”时先超重后失重 B . “下蹲”时先失重后超重 C . “站起”时先超重后失重 D . “站起”时先失重后超重
  • 8. 某质点的速度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0~6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 在6~14s内,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 . 在6~10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在2s末,质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3m/s
  • 9. 如图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光滑足够长的水平面上,木板的质量为M=4kg,木板的右端停放着一个小滑块,小滑块的质量为m=1kg,其尺寸远远小于木板长度,它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 当F>4N时,M、m间发生相对滑动 B . 当F>20N时,M、m间发生相对滑动 C . 当F>16N时,M、m间发生相对滑动 D . 无论F为何值,m的加速度不会超过4m/s2
  • 10. 质量为1kg的物块M水平向右滑上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如图甲所示,物块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B . 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是3s C . 整个过程中,物块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为9m D . 2s时,物体向右运动到最远处
二、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4分)
  • 11.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状态或静止状态,由这条定律可知,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
  • 12. (2018高一上·沈阳月考) 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⑴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

    ⑵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用L、 和g表示);

    ⑶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乙的反应时间为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3. 如图1是研究“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了消除小车与水平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做法是 ____
      A .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 .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能够静止在木板 C . 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2. (2) 在实验中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如图2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S1、S2、S3、S4、S5、S6已量出,则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3. (3) 有一组同学保持小车及车中的砝码质量一定,探究加速度与所受外力F的关系。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两条a﹣F图线线,如图3所示。图线中在轨道倾斜情况下得到的是 (填①或②),其图线没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14.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如图甲所示:

    1. (1) 为了使实验误差尽可能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
      A . 两细绳套必须等长 B . 每次都应将弹簧测力计拉伸到相同刻度并正视刻度 C . 拉橡皮筋的细绳套要长一些,标记同一细绳套方向的两点要远一些 D . 作图时铅笔要尽量细一些,图要适当大一些
    2. (2) 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3. (3) 图乙为某同学作出的力的图示,其中F′是理论值,一定与AO方向一致(填“F”或“F′”),对比图乙F与F′的关系可得实验结论: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6分)
  • 15. 质量为5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板上,用F=10N的水平拉力拉该木块时,木块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1. (1) 求木块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 (2) 若F的大小不变而将方向改为竖直向下作用于该木块上,则此时应加一个多大的水平拉力,才能使该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3) 若木块初始静止,用F1=6N的水平拉力拉该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
  • 16. 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产生明显的滑动痕迹,即通常所说的刹车线。由刹车线长短可以推算出汽车刹车前的速度大小,因此刹车线的长度是分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依据。
    1. (1) 若某汽车刹车后至停止的加速度大小为7m/s2 , 刹车线长为14m。求该汽车从刹车至停下来所用时间t。
    2. (2) 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一次一辆飞驰的卡车紧急刹车后,经t=1.5s停止,测得路面刹车线长9m,问该卡车是否违章?(假定刹车后卡车做匀减速运动)
  • 17. (如图甲,长L=5m、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木板的上表面由三段不同材料构成。质量m=1kg的小物块静止在木板左端O点,小物块与木板OA段、AB段、BC段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μ2=0.1和μ3=0.5。从t=0开始对小物块施加一水平拉力F,F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在第1秒末小物块恰好到达A点,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已知AB段长度L2=3.0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 (1) OA段的长度;
    2. (2) 小物块到达B点时小物块与木板的速度分别为多大;
    3. (3) 小物块到达B点后,再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与木板静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